吳輝
2017年12月17日,網貸之家聯合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浙江互聯網金融聯合會共同舉辦了2017互聯網金融行業高峰論壇暨第六屆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峰會。現場有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從業者,《理財》雜志記者受邀參加并就互聯網金融科技的運用、P2P理財的相關痛點采訪了點融網、團貸網、向上金服、微貸網、鑫合匯、廣信貸、前海惠農等平臺。
綜合借款利率連續三年下降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這十年,網絡借貸模式在滿足小微企業和普惠人群借款需求的同時,也在降低借款成本上發揮了作用。
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網絡借貸行業服務的小微企業累計業務成交量超2萬億元,P2P網貸小微企業借款從2013年成交量僅124.32億元,至今已高達8722.8億元,翻了超70倍,且仍然保持上揚的趨勢;P2P網貸平臺中涉及“三農”業務的累計成交量已達1023.46億元,且一直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偏遠地區各省份的借款個人或企業的數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自2013年以來,網絡借貸涉及個人消費業務累計成交量超4500億元,最多有778家平臺涉及該業務;個人消費業務成交量從2013年起,一直保持高速增長。
從借款成本看,2015年網絡借貸行業樣本平臺年化綜合借款利率為26.4%,2016年急劇下降為22.47%,2017年為21.61%。
科技為P2P平臺加分
會議現場,點融首席執行官羅龍翔、向上金服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袁成龍、微貸網副總裁汪鵬飛、鑫合匯首席運營官史林代表互聯網金融平臺分享了做普惠金融的實踐和體會。
羅龍翔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技術驅動可以解決傳統金融機構未滿足的市場需求。新技術實現新的借貸市場,比如區塊鏈技術,可創造新式供應鏈金融。羅龍翔還表示,合規是互聯網金融機構立身之本,是行業規模化的必要條件,也能建立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平臺則需要更高的道德標準。
如何運用金融科技為傳統金融覆蓋不到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務呢?袁成龍提到,第一點,在監管合規的框架下要去做一些創新,創新體現在模式上、業務上、服務上。第二點,就是要用更多的數據,通過集合和處理線上很多散落在各個地方碎片化的數據。第三點,互金企業,因為組織機構靈活,所以整個行業里面能夠更加開放共享,形成生態圈。第四點,通過線上+線下領域合作。
汪鵬飛從汽車金融市場揭示了普惠金融市場機遇的冰山一角。貸款、租賃購車方式接受度較低,汽車金融滲透率38%;科技創新不足,只有約30%的客戶一天內審批成功;汽車金融市場參與主體以商業銀行(占比60%)為主;二手車市場非金融手段購車比例為85%,金融購車為15%。
史林表示,消費金融領域已經初步形成了金融科技的網絡生態。無論是做資金撮合、大數據、云計算、支付,還是做底層架構、系統保障的,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里面,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于至少能夠看得見的閉環金融網絡。
平臺大比例退場是大概率事件
2017年12月13日,銀監會下發了最新的關于P2P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工作,要求2018年4月之前完成主要P2P機構的備案工作,最晚不遲于6月。
著名財經評論人陳宇認為,2018年3月、6月之后,網貸平臺不會大比例通過備案。而真正按照管理細則去備案的話,目前的P2P公司都不符合備案的規則,再加上各個地方對備案的家數都會有一個數量的限制,因此平臺大比例退場是大概率事件。
陳宇認為,技術對于提升平臺風控沒有那么有用。技術在風控領域里面的有效性,目前的極限值大概在8個點,即有風控的平臺和沒有風控的平臺借款利率差了8個點(至少在現金貸領域存在這樣的差異)。不過,陳宇同時也表示,相信任何一個企業想要成為一家知名的金融機構,要做一家負責任的機構,必須要做風控。
Q&A:
袁成龍
向上金服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畢業于北京大學元培學院,金融數學學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理財》:如果讓你用幾個詞來概括2017年網貸行業的整體發展以及2018年的環境,你覺得是什么?
袁成龍:講到這個行業,我們不得不關注到一點事實,就是過去幾年高速無序的發展,實際上給整個行業積累了風險。2017年,包括2018年上半年不得不提的一個主線,就是行業的監管問題。整個2017年,都可以認為是行業的監管年、整改年、退燒年,它就像冬季一樣,很多的同行都在蟄伏。不像以前百花齊放,該低調的低調,該蟄伏的蟄伏,都是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2017年12月銀監會也發了好幾個文件,基本上2018年4月合規備案真正開始做起來,6月結束,所以我認為監管備案就像春風一樣,真正落實了以后整個行業會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有規范性的生機,有約束下的生機,所以如果2017年是冬天,那么2018年就是春天。
《理財》:近期的監管動作頻頻,對平臺有何影響?
袁成龍:未來幾個月,是很多平臺整改的沖刺階段,按照現狀,對于平臺來說還是比較難的日子。其實合規監管到現在這個階段,是完完全全進入深水區了。之前形式上的合規比較容易做,比如去除超級放貸人,包括銀行存管等之類,通過技術的手段,花點功夫也能做到。但這次57號文再次強調P2P不得撮合與最高人民法院規定不相符合的業務,意味著我們整個行業一定要壓低費率,有一部分高費率就要擠出去;再次強調客戶對于風險的承擔,真的打破剛性兌付,需要有一個過程;再次強調關于期限的問題。
現在各地方的合規備案細則還沒有出臺,我認為大的套利空間肯定是沒有的。
理財:備案完成后,投資人如何選平臺?
袁成龍: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成熟的投資人。別人怎么幫助你,那都是別人的能力,要讓自己的資金保值增值安全,還得靠自己。
張萬新
廣信貸副總裁,2010年進入互聯網科技行業,曾就職于百度等大型知名互聯網金融平臺。
P2P理財還有吸引力嗎
《理財》:有數據顯示,因為合規成本比較高,很多平臺的收益率一降再降,對投資者來說,P2P還有吸引力嗎?
張萬新:網貸行業降息是普遍的現象,央行整體利息的降息是誘因,另外是這個行業可持續化、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使網貸行業整體利率有一定的下降,但是相對銀行這樣的機構來講還是比較高的。對投資人來說,普通投資人可以選擇的投資方式并不多,主要有銀行理財、網貸理財、股票、基金、信托、房產這幾種模式。對普通投資人來說,一、投資金額有一定的要求;二、如果投資股票,基金這樣的資產,就需要對整體股市行情的分析比較了解,對個人專業的判斷能力要求比較高;三、網貸平臺利率比較穩定,而且投資門檻比較低,收益完全可以跑贏銀行,所以投資人對網貸降息處于比較合理也是比較認可的趨勢,從2017年整體的交易額大幅度增長就可以看出來。截至2017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已經超過6萬億元,而2016年同期這個數字是3.1萬億元,幾乎翻了一倍。
《理財》:你提到目前投資者可投資的平臺不多,那這種情況下,個人投資金額如果有十幾二十萬元的話,可以重倉P2P平臺嗎?
張萬新:這需要根據家庭資產的配置情況做選擇,監管機構要求我們做投資人風險綜合測評,如果投資人通過風險測評,可以按照測評指導做適合自己的資產優化配置,我雖然是一個網貸行業的工作者,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并不建議投資者重倉某一家平臺,或者是將全部的資產投資到P2P里面,P2P是一個投資渠道,投資人應該理性對待。
呂勝云
前海惠農總裁,有超過20年企業管理經驗,中國注冊會計師。
什么樣的資產端更安全
《理財》:P2P平臺各有自己的特色,投資者選擇什么樣的資產端更安全呢?
呂勝云:這要看平臺歷史的積累,這個很重要,因為有很多平臺給你的收益很高,為什么給的收益高,第一,這個平臺可能是一個新的平臺,需要吸引陌生的流量;第二,這個平臺如果沒有做過資產端,或者積累的經驗不夠多的話,就會有一種心理膨脹,風險意識會差很多,所以我一直強調,做金融的一定要有意識沉淀,因為不經歷過很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當中會有什么樣的風險,所以很多平臺第一年發展得不錯,第二年、第三年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對策的問題,尤其是很多中小平臺,會出現風控的問題,借款人到時間還不了款就會導致平臺產生逾期,給投資人造成損失。
《理財》:資產端有做消費貸、車貸、房貸、小微企業、“三農”的等等,怎么選擇?
呂勝云:首先,不要去進行行業區分,我相信做車貸的一定有非常優秀的平臺,同樣做房貸的、“三農”的都會有好的平臺,但是做投資的時候不能說車貸非常好就去投車貸,車貸里面不是所有的都是好的。其次,可以對資產端做了解,可能中小平臺收益會更高,風險也沒有那么大,哪個行業都有好的平臺,也有差的平臺,要去做功課了解這個平臺,不是看資產端做的哪類資產。如果是保守性的投資者,建議做分散的投資安全性更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