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富 曹惠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將脫貧攻堅上升為國家戰略。中牟縣審計局全體干部職工更是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充分發揮審計職能作用,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積極做好扶貧攻堅各項工作。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要求,中牟縣審計局把總審計師何兆見派駐到黃店鎮武家村任第一書記,帶領五名工作隊員專職做好脫貧工作。武家村是省級貧困村,主要是沙土地,以種植業為主。貧困戶5戶,貧困人口11人,主要是因病或因殘致貧。按照幫扶措施“N+2”標準,針對武家村貧困戶制定了詳細的幫扶措施,確定了5名科長為幫扶責任人,夯實了七項工作措施,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確保了貧困戶全部按時間節點脫貧。
繼續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新建自來水項目
駐村工作隊積極與縣水利局溝通聯系,與黃店鎮水廠對接,為村里建設村村通自來水項目。該項目從5月開工,至6月底結束,惠及全村171戶村民,結束了傳統的打井飲水歷史,解決了群眾飲水安全問題。
2.改建通村道路
駐村工作隊和交通局深入武家村,通過調研、測量,總投資75萬元的通村道路,于2017年5月底竣工,全長500米,保障了群眾的安全出行。
3.改造農村電網
經協調,黃店鎮供電所更換了部分低壓線桿,新鋪設7根高壓線桿,變壓器從100千伏更換為250千伏,解決了電路老化、電壓過低問題,讓村民用上了放心電、安全電。
4.籌劃文化活動服務中心
為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文化活動日益增長的需求,經積極聯系、上報,村文化活動服務中心項目已經審批,計劃建設200平方米的圖書閱覽室、文化活動室,文體廣場面積1000平方米,高標準舞臺1座。計劃下半年開工建設,預計年底前投入使用。
關愛群眾,開展送醫下鄉看病活動
1.2017年開展送醫下鄉活動,先后聯系縣醫院、中醫院、鎮衛生院為貧困戶進行體檢、白內障和兩癌篩查,并建立健康檔案。
2.關愛大病患者,送他們進醫院治療。在縣長潘開名等領導的關懷下,經多方聯系,把患病貧困戶夫妻武昌、張丹丹兩人送到縣人民醫院進行免費康復治療。
刮春風、送溫暖,把幫扶工作做到群眾心里
自春風行動開展以來,我局迅速行動,籌集資金1萬元,購買電磁爐、滅害靈、蚊香等用品,對貧困戶進行慰問。幫扶責任人也為他們送去了衣服、食品等生活用品。
多方協調,用政策解決群眾困難
針對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進行了篩選,對3戶低保貧困戶向民政部門進行了申請,幫他們申請五保戶,提高了救助標準,對1戶貧困戶幫他們申請了低保戶。
駐村工作隊對未辦理殘疾證的3人向殘聯進行了申請,對行動不便病人上門鑒定,辦理了殘疾證。還協調縣殘聯為1名行動不便貧困村民送去輪椅1輛。
通過扶貧政策,解決了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渡過了難關,提高了他們戰勝困難,脫貧致富的信心。
把群眾當親人,真心為群眾辦實事
1.維修房屋
在進村入戶走訪中,發現有2戶群眾有房屋漏水現象,經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商議,立即采取措施為貧困戶和困難群眾維修房屋,聯系縣法院拿出資金2萬余元對1戶貧困戶房屋進行了修繕,村委拿出600元聘請專人對1戶困難群眾房屋進行了維修,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2.送羊到戶
1戶貧困戶有發展養羊意愿,我們幫該戶積極上報,利用鎮政府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這一契機,包村干部、村兩委為貧困戶送去2只待產母羊,幫他們發展養殖業。
發揮駐村作用,化解村民矛盾
針對2戶村民因土地邊界問題,10年時間互不往來,隔閡較深。2017年4月27日,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實際情況,重新丈量兩家土地,確定耕地邊界,雙方對處理結果比較滿意,一場歷時10年的土地邊界糾紛得以成功化解,鄰里重歸和睦。
理清思路,謀劃產業項目和金融扶貧
1.發展特色農業,打造草莓種植基地
根據武家村地理位置和農業種植特色,經村兩委商議,計劃發展大棚草莓50座,項目投資采取政府補貼和農戶出資的方式。項目實施后,預計每個大棚凈利潤2萬元。該項目已上報,等待批復。
2.發展冷藏保鮮業,計劃建設冷庫1座
經村兩委商議,計劃建設保鮮冷庫1座,項目投資采取村集體和農戶投資入股、利潤分紅的方式。項目建成后,可儲藏3000噸大蒜等農產品,能帶動貧困群眾就業28人,預計每噸收益350元,年收入達105萬元,既解決了村民本地就業問題,又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
3.充分利用金種子惠農資金,加大金融扶貧力度
今年以來,武家村將扶貧小額信貸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扎實推進,通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宣傳動員,與黃店農商行聯系,在評級授信的基礎上,根據群眾發展需要,幫助符合條件的農戶盡快申請貸款。截至目前,黃店鎮農商行為武家村102戶放貸400余萬元。
中牟審計人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緊緊依靠縣扶貧辦、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的作用,和村兩委一道,認真謀劃,真抓實干,結合該村實際,調動各方面因素,充分利用國家扶貧和各項惠農政策,挖掘當地資源,吸引社會資金和技術,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努力實現到2018年達到生產基礎設施完善、生活設施齊全、農業生產產業化、農民就業本地化的小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