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舟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劇,國內外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要想獲得長遠可持續發展,科技、人才、創新與改革成為重要驅動力。特別是人力資源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企業年金也被納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如何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最大程度發揮企業年金激勵作用,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成為討論的焦點。
關鍵詞:企業年金;人力資源管理;激勵;作用
一、背景介紹
早在2005年開始,隨著《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企業年金基金管理運作流程》等系列企業年金管理細則的出臺實施,為我國企業年金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指導與保障??偟膩碚f,企業年金是對年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一種補充,屬于企業員工退休后的一種延期支付收入,可以看作企業薪酬福利結構的組成部分,是企業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利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促進長遠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的激勵和保障功效。隨著企業年金的不斷發展,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發揮的重要性日漸突出,有人力資源管理“金手銬”之稱,引起各大企業的廣泛關注,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企業年金與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一)關于企業年金的認識
我國企業年金是建立在企業自愿基礎上的,通過對自身經濟實力和狀況的綜合評估,作為企業員工薪酬福利體系的一部分,成為員工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二支柱。在“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下,不少企業在國家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采取企業與員工雙繳費的模式建立了企業年金保險,不僅能有效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還能提高企業員工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水平,為員工退休老年生活提供較好的保障。
在很多人看來,企業年金與養老保險相同,都是老年生活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實二者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首先,在保障作用上,基本養老保險是對員工退休后基本生活質量提供保障,而企業年金提供的則是基本生活保障外的更好的物質生活選擇,因此可以視作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其次,企業年金相較于商業保險保障性更高,保障作用更大,它是企業與員工雙方共同完成的,而商業保險是商業社會發展的產物,屬于商業經營性行為,繳納費用與保障作用深受保險合同約束,保障功能更小。可見,企業年金的作用和功效更大,在一些發達國家,企業年金在勞動保障上發揮的作用遠遠超過基本養老保險,受到不定好企業與員工的重視,成為社會保障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據相關數據統計,到2016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超過2.3億,占總人口的16.7%,65歲及以上的超過1.5億,占總人口的10.8%,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8億,大大增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壓力,因此為了確保老年生活質量,加快企業年金的完善發展勢在必行。
(二)企業年金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與效應
第一,企業年金有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激勵作用。眾所周知,勞動力市場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企業需要招聘更多高質量的勞動人力資源來創作更大的價值,人才需要獲得豐厚的福利待遇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平臺。企業年金從某種層面來看,就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資本,為求職者提供強有力的誘因,獲得優先挑選高素質、強專業人才的利器,有助于解決企業招聘難的困境。對于企業而言,招進人才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在社會大環境影響,企業人流流動性逐漸加強,特別是一些重要崗位人才的流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加上人才的斷層,影響到相關工作的開展,甚至會導致企業陷入破產危機,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這種情況下,建立了企業年金的企業所具有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企業年金延期支付的特點能一定程度上對員工產生一定的吸引和約束作用,為員工退休生活提供較高層次的生活保障,滿足員工的安全需求,讓員工感覺到企業的關懷與呵護,提升歸屬感和忠誠度,就能有效的激勵員工發揮創造、革新精神,進一步挖掘內在潛力,提高工作績效。同時針對不同的崗位員工設計相適應的年金方案,在提高企業年金靈活性、可調節性的基礎上,能進一步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促使員工延長服務年限,降低關鍵崗位人才流失的可能,為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保障與支持。
第二,企業年金有助于加強薪酬管理,改善勞動關系。企業年金屬于員工薪酬福利的一部分已成為共識,可以看作企業支付給員工的部分遞延工資。在現代薪酬理論下可以知曉,不同企業崗位的差別薪酬待遇更利于人力資源的激勵,因此在建立企業年金時,有差別的提供年金待遇,將年金多少與員工的貢獻、績效、服務年限等掛鉤,能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快企業目標的實現。從薪酬管理角度注重企業年金的完善發展,能大大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和質量。同時,完善的企業年金制度也能一定程度改善企業勞動關系,緩和企業與員工間的矛盾,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的長遠良性發展。在許多發達國家中實現了EET的年金稅收政策,具有延遲征稅的效用,有利于緩解企業員工的養老保險負擔,潤滑企業和員工的關系,建立長遠的合作關系。
三、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企業年金建立具體策略
(一)政府建立健全企業年金相關法律規范,提供年金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建立年金不僅僅是企業與企業員工的事,更是整個國家的事,有助于緩解政府的財政負擔,因此政府必須積極參與企業年金建立。在參考國外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法國的企業年金法律法規后,結合我國社會實際情況,制定更多有利于企業年金發展的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法律法規環境,為企業的年金建立提供法律法規支持。在《企業年金試行辦法》、《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基礎還要進一步檢驗完善,構建相對完善的企業年金法律法規體系。同時,為了提高企業建立年金的積極性,政府還應當針對企業年金提供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就企業與員工繳納的企業年金采取稅前列支、計人成本的優惠政策,企業員工個人繳納的年金費用部分應當免除個人所得稅,并將該政策在全國大范圍內實踐,真正體現企業年金的稅收優惠;二是政府應對企業年金形成的基金投資運營提供優惠政策,并對其運營收益免稅,確保企業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轉變企業和員工的觀念意識,積極參與企業年金建立計劃,幫助企業提升人才競爭力,有效保障企業員工的老年退休生活,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
(二)企業要加強年金方案的設計,構建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體系
企業年金作為員工薪酬的一部分,是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途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企業年金的建立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而很大部分來自企業,因此企業必須多方面的加強自身發展,確保成為企業年金的強大資金后盾,并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構建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體系,作為吸收與激勵企業員工的長期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同時,企業年金要在效率原則指導下,根據不同的崗位和員工的工作績效、年限長短等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的年金選擇方案,年金收益的高低與員工的貢獻直接掛鉤,直接影響員工的利益,更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大的企業利潤。對于貢獻更大的員工以及處于關鍵職位的員工,企業可以從政策上給予更大的照顧,有利于突出企業的靈活性以及員工的差異性,達到人力資源管理的效果。
同時企業要加快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建立,積極為企業年金的實施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提升企業員工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積極參與到企業年金建立計劃中。當然關于企業年金的設計與實施方案,也要保障公平性,杜絕摻雜個人感情色彩,影響企業年金實施的公平,這樣才能真正促進企業年金的更快更好發展,給企業帶來更多益處。
四、結語
總的看來,企業年金對國家政府、企業以及企業員工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在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的社會背景下,政府要積極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幫助緩解政府的財政負擔。企業通過年金的建立也能達到吸引更多勞動人力資源,創造更大經濟效益的目的,企業員工的老年退休生活也得到一定的保障,百利而無一害,應當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吳猛,關于企業年金的人力資源激勵作用相關問題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24:352.
[2]祝春揚,探析企業年金的人力資源管理效應[J].山東紡織經濟,2015,4:52-53.
[3]王璐沙,企業年金的人力資源管理效應及其理論解釋[J],經濟師,2017,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