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于婷
摘要:公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社會經濟的重要命脈,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公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需求以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加大,公路事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公路系統內部正發生著體制改革等一系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這些新形勢迫切要求公路職工盡快適應公路建設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文化水平、專業技術水平等,努力打造一支懂管理、有技術、會實干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為實現公路事業大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關鍵詞:公路;教育;培訓;研究
近年來,全省公路系統能夠認識到職業培訓的重要性,開展了一些培訓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來說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公路交通大建設、大發展,公路建設、養護、管理、路政執法任務繁重,工學矛盾突出。工作學習不能兼顧。二是培訓機構不健全,人才缺乏。沒有形成專門的培訓機構,培訓不成體系,缺乏專業的從事培訓工作的人才。三是培訓形式單一,手段不夠靈活,大多以現場集中授課為主。四是公路工程、養護等方面新技術、新材料發展日新月異,公路執法法律法規與時俱進調整,但是相關培訓跟不上實際變化。五是培訓考核機制不健全,培訓效果難以把控,難以實現培訓全覆蓋、系統性。這些都制約了公路職工培訓效果,影響了職工素質的提高。公路行業迫切需要搭建科學有效的平臺、完善職工教育長效機制,切實提高職工綜合素質,為適應當前公路大發展需要提供堅強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精心策劃、科學規劃打造公路職工教育平臺
(一)完善職工培訓機構。探索建立部、省、市級公路職教中心,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統籌開展全省公路行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
(二)制定周密培訓計劃。培訓計劃要涵蓋職工思想政治、道德建設、具體業務、綜合素養等各個方面,實現公路各項業務全覆蓋。在系統規劃公路各項業務培訓的基礎上,深入調查、了解實際需求,以公路建設、養護、管理、路政執法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
(三)創建多種培訓方式
1.建立公路職工教育網絡培訓平臺。以建立各級公路職工教育培訓機構為契機,組建公路職工教育網絡培訓平臺或者公路遠程教育網絡平臺,充分利用流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負載均衡技術等先進技術,科學設置課程模塊、考評方式,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全方位的服務,提高培訓內容的生動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培訓對象之間的互動,培訓對象的廣泛性、連續性,節約教育成本。
2.建立江蘇公路職業培訓微信公眾號。充分利用微信實時、方便的特點,為廣大公路職工提供實時、便捷的各類學習信息服務。增加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的“微課堂”,充分利用職工零碎業余時間,提高學習靈活性。同時設立在線學習測試,自動打分出成績,后臺定期排名考核。
3.建立公路職工培訓APP,設立課程超市、學習筆記、互動專區、成績記錄、經驗交流、意見建議等專區,針對工作人員具體崗位量身定制相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及時提醒相關課程進度及完成情況,針對培訓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回復,提高在線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
4.建立公路網絡培訓全時云,提供電話與VoIP融合,6路視頻共享,桌面、文檔、白板共享,在線聊天,會場鎖定,舉手,點名,Outlook、微信、QQ、通訊錄邀請開會方式,會中外呼參會人等功能,各種培訓隨時進行,充分調動參培人員的積極性。
5.充分運用QQ群、WIKI站點、公路協同工作平臺等手段進行學習信息推送、信息交流互動等,實現培訓信息無死角、全覆蓋,隨時隨地,想學就學。
6.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發展情況及時開辟相應的學習方式,以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職工教育培訓,提高培訓效果。
多樣化、個性化的培訓方式可以滿足學員多樣化的需求,每個職工都能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方式,實現“特別重要的培訓現場學,一般業務等課程集中遠程學、時間相對充足的職工網絡平臺學、時間零碎的職工手機平臺學”,更好地克服工學矛盾,提高培訓效果。
二、以“學習為本”建立公路職工教育長效機制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全黨來一個大學習。”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第三天,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總書記向全黨發出號召。在當前全國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拼搏的大環境下,公路系統要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以“學習為本”建立公路職工教育長效機制,打造“學習型公路”,為公路在新時代實現大發展、大跨越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一)高度重視,領導率先垂范。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全省公路系統只有高度重視公路人才培養、職工綜合素質提升,才能為開展好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各級領導只有以身作則,先學一步,才能更好地帶動廣大職工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加大投入,保障培訓資金。探索設立公路培訓專項資金,作為公路人才培養投入,為搞好各項培訓工作提供資金支持。
(三)加強考核,引入競爭。在省、市公路工作考核中,將職工培訓開展情況、學習效果進行綜合排名考核并進行通報,獎優罰劣,充分激發各單位開展職工教育培訓、職工參加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與相關高校合作、建立公路職教人才庫。加大與行業相關專業機構、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合作,同時充分利用行業內部經驗豐富、業績突出、有資歷的同志,發揮他們傳幫帶的作用,建立內外結合、科學合理的師資隊伍及相應的人才庫。
(五)激勵創新,完善機制,鼓勵終身學習。要在全行業打造崇尚知識、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創新光榮、學習光榮的行業氛圍。增強職工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勵職工“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為建設“學習型公路”提供不竭動力。
美國《財富》雜志曾指出:“未來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基于學習型組織的公司。”同樣的,未來最成功的行業,將是那些重視學習的行業。做好公路行業職業教育培訓工作,打造“學習型公路”,才能為公路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好地發揮公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行官作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