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珊珊 閆潤楠 金潔
摘要:我國已經迎來了網絡化和數字化時代,我國圖書情報學也由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研究內容不斷得到拓展,學科交流的主要載體就是學科領域核心期刊,可以將研究的實際狀況反映出來,有利于綜合研究的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圖書情報學研究的演變研究,主要為了更好的了解我國的圖書情報學的發展情況,有利于確定有效的措施促進圖書情報學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圖書情報學;研究;演變研究
我國在20世紀發展的圖書情報學,這也是一門年輕的學科,準確的理解圖書情報學歷史和發展以及演變等方便,可以總結圖書情報學的過程和發展,確定其發展規律,構建新的學科體系理論基礎,促進學科更好的發展。
一、圖書情報學研究對象的演變
圖書情報學研究對象每一次發生演變都促進圖書情報學學科體系不斷完善,并且促進圖書情報學得到整體的發展。在1807年的一個德國人提出了“圖書館學”這一概念,后來在20世紀90年代實施了信息革命,使人們的生產和傳遞方式都由此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圖書情報機構的工作對象也成為了信息資源,知識成為圖書情報學的研究對象。知識經濟興起,圖書情報接也將知識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圖書情報學的任務需要揭示知識的生產和傳播.在知識管理思想影響下,圖書情報學也由此發生變革。圖書情報學主要研究對象和核心內容就是知識,以知識為中心,由此也調整了圖書情報學的內容和學科體系,當前圖書情報學研究的主旋律就是重組和創新,通過研究知識管理,也可以促進圖書情報學研究更加深入,逐漸完善圖書情報學的理論。圖書館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具有緊密的關系,實施信息技術改革可以促進圖書情報學科發展,信息技術革命促進圖書館實現網絡化和數字化,使圖書館傳統的辦館理念和服務模式得到顛覆。此外社會環境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社會的安定和活躍的學術空氣,可以促進圖書館情報事業的發展。
二、圖書情報學的研究重點和熱點
統計分析當前我國圖書情報學的研究文獻,統計方法可以分類論文題名,實施語義判斷,并不是單件的利用檢索工具檢索統計詞匯頻率,這樣一來供給分析的結果也會變得更加可靠。可以統計分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有關圖書情報的研究課題,以論文設計的主題為基礎,圖書情報學研究重點主要包括圖書情報學理論研究和信息資源建設、開發、利用等。圖書情報學研究的熱點主要包括信息檢索、圖書情報學理論以及信息資源等。此外一些主題文獻也具備龐大的數量,例如信息用戶和信息需求以及情報教育等,一些主體的文獻數量雖然比較少,但是卻具備突出的增長速度,例如信息構建、情報從業人員、信息倫理等。
三、在知識發展領域當中圖書情報學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知識創新和生產
針對數據、信息、知識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等級分類,知識是最新啊存在的,隨后被分類和描述,實現了結構化,成為信息。信息通過規則和標準描述,成為數據。人們的需求和原有知識結構促進知識生產,這也是外界刺激的結果。信息轉變為知識,那么信息就要被人腦處理和加工,知識轉變為信息,那么知識就要成為文獻、圖像、詞匯等標記符號。知識管理需要重視繼承信息管理方法,拓展知識管理的功能,加強管理隱形知識。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技能可以制約隱形知識的發展,因此知識管理需要管理知識本身,實現組織和分配知識語義層次的組織和分配。因此無論是組織和挖掘線性知識,還是顯化隱形姿勢,主要是為了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傳播和分配知識。
(二)知識挖掘和共享
知識管理屬于一個完整的過程,不能被人們分割,在知識處理系統當中不能知識挖掘和獲取知識,需要更加關注知識生產過程中的績效。知識源要關注知識能力和知識產品,實現價值評價,知識用戶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要具備個性特征,這樣才會具備實效性和針對性,這樣才可以實現知識產品價值。存在大量的隱形知識,如果知識利用技術是無法發現和索引這些知識的,介入知識管理者可以有效發揮出這一功能,知識管理者可以是一個團隊,促進知識的有效發現和生產,營造出知識共享的氛圍,建立有效的知識生產環境,可以傳播隱形知識,實現知識創新,促進隱形知識和線性知識互相進行轉換。在當今社會當中非常缺少智力資本,因此在社會資源當中智力資本的地位也更加顯著。要想有效的管理知識,需要加強組織和整理知識,促進知識實現增值,標識知識的特點,并且建立索引,實質是服務的質量不斷得到提升,通過有效分配知識,獲得大量先進的技術。
(三)充分認識知識管理的持續動態發展
知識管理呈現著持續動態發展,不能知識通過建立模型來實現。知識內容具有即時性和沿邊形,其內容和類型不斷發生變化和創新,因此也不斷出現新技術和新觀念以及新思想。用戶的需求也開始變得多樣化和復雜化,因此需要加強挖掘實時知識,設置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建設知識管理系統的過程中不斷增加后續資金的投入,使管理不不斷得到深化和升級。知識管理需要解決利益主體之間的權益關系。知識就是財務,我們在某個系統和其他人那里獲取知識是比較難的,這就導致知識分享和利用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我們需要利用動態和實時的觀點對于我們的研究實踐給予有效的指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圖書情報學科的研究,屬于跨學科的研究領域,這門學科仍在不斷發展變化,雖然圖書情報學科成熟度比較低,事業也比較分散,缺乏明顯的邊界,并且具有很強的交叉性,但是無論其內涵和外延如何發生變化,圖書情報學科在未來的發展過程將成
參考文獻:
[1]馬瑞敏,倪超群.基于作者同被引分析的我國圖書情報學知識結構及其演變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37(6):17-26.
[2]開濱,彭菲菲.近十年來國際圖書情報學主流研究領域及其演變過程分析研究[J].情報科學,2016,V34(5):4045.
[3]王平.本土化探索下的國內圖書情報學演變路徑探析——基于歐美LIS發展的對比[J].情報資料工作,2010,31(3):10-13.
[4]劉宇,凌一鳴.論圖書館學學科認同的構建——從學科史視角到學科制度視角的演變[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9):30-33.
[5]姜鑫,馬海群.2014年我國圖書情報學研究進展述評——基于CSSCI來源期刊的文獻計量分析[J].現代情報,2016,36(4):17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