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普濤 宋忠亮
(1.中國礦業大學 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8;2.棗莊礦業集團高莊煤業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7605;3.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測處,山東 棗莊 277000)
高煤公司位于濟寧市微山縣境內,隸屬棗礦集團,核定生產能力300萬t/a。主采石炭二疊系3上、3下煤層,其中3上煤厚4.8m,3下煤層厚3.5m。1997年投產,初為水力采煤工藝,2000年9月開始采用高檔普采工藝,2003年改為綜采工藝并在西五采區進行了首采面回采。礦井為前進式開采布局,采用采區內下行長壁后退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方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頂板。因此當工作面回采結束,在面內低洼區形成局部老空積水,對開采下一個工作面構成威脅。高煤公司存在老空水防治難題。
高煤公司從1997年正式投產以來26項老空水探放工程實踐情況,期間共施工探放水鉆孔577個,完成鉆探進尺3970.3m,累計疏放水量542975.2m3。歸納總結,具有以下特點。
高煤公司地處微山湖湖區,為湖下隱伏式煤田,礦區及周邊范圍內無小煤窯、古井、老窯等威脅,礦井范圍內采空區皆由本礦自身采掘形成,積水主要分布于 1108、1109、3上505、3上508、3下505、3下508、3上510、3上509、3上1109、3上1102、3下509、3上1104等采空區,由于這些地點測量記錄、巷道素描等資料詳細清楚,積水邊界可以準確地計算,積水范圍清晰明確。
統計1997年以來高莊煤業公司的探放水工程,如圖1,2003年以前老空區積水探放工程數量比較少,1998年至2002年沒有老空水探放工程,2003年以后開始推廣高檔普采、綜采工藝,隨著礦井開采時間的延長和開采強度的增加,從此礦井每年都有探放水工程,2007年和2009年探放水工程都多達4項。1997年~2013年探放水工程數量、疏放的老空積水水量,均呈增加趨勢,詳見圖1(a)、(d)。
西一采區1108面和1109面探放水從2005年12月27日開鉆至2006年4月11日隱患解除,工期歷時3個半月。西五采區3上510材料巷掘進期間探放3上508老空水,從2006年3月27日持續到8月23日,工期持續6個月。3下506切眼探放3下504老空水,從2009年11月2日至2010年5月結束,工期持續7個月,詳見圖1(a~d)。探放水持續時間長,工作難度大,防治水人員長期處于加班、熬夜、連續上班等高強度緊張狀態,易于產生疲勞感,對探放水工作造成威脅。
高煤公司水文地質條件中等,水害威脅突出,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地測隊伍建設,設置了地測防治水專職副總工程師,成立了地質測量科,其中地質8人,防治水人員3人,測量人員10人,繪圖人員1人。成立了防治水辦公室,設置在地測科,有主任工程師任老空水防治辦公室主任,成員為防治水人員。
以上人員配置可以確保測量收尺、地質素描、礦井制圖等老空水防治基礎工作的質量,為老空水防治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作基礎。
高煤公司建立了以礦長為老空水防治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負責老空水防治技術工作,包括了地測科、設計室、掘進科、采煤科、機電科、通防科、安監處、調度室、鉆機隊和生產區隊等單位的老空水防治責任制度,涵蓋老空水隱患排查與閉合、探放水設計、審批、探放水工程施工、防排水系統的設計、安裝和運行、探放水過程中的通訊調度、安全監督與業務監督以及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構成一個完善的老空水防治制度體系。

圖1 高煤公司歷年老空水探放工程情況統計圖
全面的隱患排查包括年排查、月排查、月預報、臨時預報、周分析、周檢查、發放水害通知單和每天通報采掘進尺:(1)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在每年底對照下一年的采掘計劃,開展年度防治水隱患排查。在每月20日前后,對照下月采掘計劃,逐頭逐面開展月度地測防治水隱患排查。(2)每周進行一次防治水安全隱患周分析和周總結。當采掘地點發生變化時,及時開展水患補充排查,發現水患威脅,提供臨時水害預報。每周四開展一次全礦井防治水隱患現場檢查,下周一開展現場復查。(3)當采掘活動接近老空水時,提前下達水害通知單,經總工程師、副總和掘進科、采煤科等簽字后,發放相關領導和單位,確保其明確水害威脅,便于提前采取措施。(4)地測科每天早班會由測量組負責通報井下所有采掘地點進尺情況,確保防治水人員掌握全礦所有采掘頭面的進展情況,明確是否存在水害威脅。
通過全面的隱患排查,實現了礦井老空水排查無遺漏,防治無盲點。
高煤公司在老空水探放工作中形成了以隱患排查為起點,以竣工驗收為終點,包括探放水工程設計、組織、施工、排水、通訊、安監的閉合系統,并以日報、周報等手段進行過程管控,為探放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下面以1108面和1109面老空積水探放為例說明。
1108面和1109面為西一采區最低工作面,低于-370m水平,工作面回采后,兩個采空區充滿積水,其中1108面積水面積32304m2,積水量為71962m3,積水標高為-353.5~ -430.4m,積水深度76.9m;1109面積水面積24156m2,積水量70730m3,積水標高為-361.1~ -434.3m,積水深度73.2m。這兩處積水區積水量大,水頭高度大,施工難度大,對西七膠帶巷和西七軌道巷掘進構成了嚴重威脅,于2004年11月份經隱患排查查出。公司成立了探放水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探放水協調工作,強化了探放水領導與組織工作。
地測科提前一個月編制了《西一采區1108面和1109面老空積水探放鉆孔設計》,設計中確立了分步探放水方案,詳細明確了探放水鉆場與鉆孔布置、鉆機選型和固定、孔口管的結構、埋設、固定方法、打壓試驗方法、施工工序、施工組織和工期、通風、供水、排水和通訊方案,以及探放水材料消耗列表,施工組織中特別明確采用2班制,每班工作8h,每班隊長1人,技術員1人,材料員1人,維修加鑲焊1人,鉆工5人,共14人。設計經相關職能科室、地測副總、總工程師審批,與探放水工程進度日報、周報制度一起下發傳達至每位探放人員和地測人員學習。
探放水工作共歷時3個半月,分三階段共施工鉆孔8個,鉆探進尺269m,放出積水76396.8m3,累計發放探放水日報表43份,周報表10份,確保了探放水工程順利開展。
《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煤層中探放老空水需留設30m煤柱,但由于沿空掘進探放水過程中皆為下山探放水,不具備留設30m煤柱的條件,或者說留設30m后,根本就放不出積水。鑒于這種現實,目前國內多數礦井采用無水壓的沿空掘進“探-放-掘”循環的探放水方法。
但采用“探-放-掘”循環的方法,最大的安全隱患點在于生產掘進區隊為追求進尺而冒險掘進。高煤公司針對這種情形,建立了嚴格的探放水“允許掘進”通知單制度,每天由地測科根據現場實測和分析結果向生產區隊下發“允許掘進”通知單,生產區隊根據通知單規定的距離掘進,一旦超過允許掘進距離,地測科下達停頭通知單,并根據規定對工區進行處罰。
根據公司以往防治水經驗,老空水害的排查與探放是老空水防治的中心工作,但只做好這些仍不能保障老空水防治安全,還需要做好邊緣管理。零星工程施工、沿空掘進采空區鉆探、防滅火灌漿通報是老空水防治的邊緣管理“三項工程”。
(1)規范沿空掘進零星工程施工
沿空零星工程施工地點靠近采空區,煤(巖)體破碎,施工活動易透采空區,引發防治水和氣體事故,具有巨大的安全隱患。公司制定了零星工程施工管理規定。所有沿空零星工程,須嚴格執行“一工程,一設計,一審批”制度,將審批后的設計向地測科提交一份,經地測科確認安全后方可施工。沿空零星工程施工區隊應在工程施工完畢當天內通知地測科。地測科收到通知后1d內到現場進行測定,并及時上圖。
(2)開展沿空掘進鉆探,防治因采空區局部冒落不均引起的積水
采空區局部冒落不均可能引起局部積水,對巷道掘進構成威脅。因此,公司在沿空掘進過程中堅持每隔50m向采空區施工一個鉆孔,探測采空區情況,如果發現有局部積水,則制定探放水方案,開展探放水工作。
(3)實行防滅火灌漿周報制度
防滅火灌漿在一定條件下積存后,會造成較為嚴重的潰水事故。高煤公司實行防滅火灌漿周報制度,規定通防科每周向地測科提供一次數據,包括灌漿地點、時間、灌漿量,地測科及時進行安全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制定解決措施。
高煤公司為前進式下山開采,隨著開采范圍的擴大,上部老空水威脅日益增大,本文在認真分析高煤公司老空水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強化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做好老空水防治的基礎工作,通過強化老空水隱患排查、探放水過程管理、建立嚴格的“允許掘進通知單”制度,防范排查漏洞,完善探放水流程配合,嚴控探放水過程中的施工隊伍的冒險掘進,通過探放水邊緣管理,完善零星工程、老空局部冒落積水和防滅火灌漿二次積水防治。總之,通過以上措施,高煤公司建立比較完善的老空水防治體系,實現了老空水防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