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美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故事教學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激發興趣;教學策略
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愛的一種閱讀方式。由于孩子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普遍存在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喜歡模仿的特點。因此,故事對孩子具有一種普遍的吸引力,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加上孩子強烈的探索欲望,故事正好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空間和機會。下面就如何開展故事教學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一點心得。
一、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優勢所在
1.故事教學能夠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對話、單詞的教學通常機械而乏味。但如果將學習內容用有趣的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效果就會有明顯的不同。想象力豐富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學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時還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學生被故事中有趣的插圖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所深深地吸引,而且故事中句子的重復率很高,也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學生的語感,增強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故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由于故事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根據故事的教學內容,適時創設恰當的情境,通過模仿和角色表演,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使其全面感知,幫助學生由對故事的感知、理解進而上升為對故事的復述和表達,從而真正地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3.故事教學有利于文化意識的滲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有益于接受全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養國際意識。在教學中我們選取的這些故事蘊涵著中西方文化的精華,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把文化中的籠統元素直觀形象化,進而容易被學生接受。英語故事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文化滲透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真正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二、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實施策略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開展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能有效率,學生才會喜歡學英語。接下來我將和大家一塊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1.在選取英語故事的時候,我們本著激發學生的興趣為目的
英語故事教學作為一種比較實用的教學方法,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平臺。通過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讓學生感知文字、圖像、語言等,對學生進行多種不同的感觀刺激,英語教師生動形象的授課方,深深地吸引了學生,使他們在游戲中能注意力集中,獲得有效的教學效果。此外,有趣的故事才能吸引學生,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2.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
為了能更加有效地開展故事教學,課前的準備工作是不容小覷的。課前,我們要制作精美的教學用具,比如:頭飾、相關的圖片、單詞卡片等,為了讓課堂更加有趣,通常我們還會制作課件,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真實,充滿了樂趣。此外,教師也要提前熟悉故事,把握重難點,并設計好每個教學的環節,為上好課做充足的準備。
3.認真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開展,大體有以下幾個教學步驟:
(1)整體感知故事。在學習故事中,我們往往會采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帶著問題去整體感知。或者采用倒敘的方式,告訴學生結果,那么自然學生就會問為什么?這樣去聽故事,避免了機械地去聽,學生的目的性強,也會積極地思考,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2)突破重難點,進行新詞、新句的操練。(3)再次熟悉故事。
(4)熟讀故事。(5)復述故事。
復述故事是考查學生對故事掌握情況的一種有效方式。它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故事的需要來選擇其中的一種。比如,在我執教的“Climbing the hill”這個故事中,因為故事比較長,也比較難。我就采用了選取關鍵詞語,讓學生根據這些關鍵詞來進行表演并復述的形式,學生比較喜歡。當然了,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復述故事,這樣可能就大大地降低了難度,學生的參與度比較廣。通過創設有趣的情境,也為語言賦予了生命力。
4.創造性地改編故事
在英語故事的學習中,我們要學會有創造性地改編,如果一味地講一些學生熟知的故事,卻不對這些故事進行改編,慢慢地學生就會對故事教學失去興趣。我們可以采用續編故事和改編故事的方式來開展故事教學,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地去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改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采用用漢語說說自己的想法的方式,然后慢慢地學生就學會思考,轉變用簡單的英語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在執教新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art C Story time時,我就采用了續寫故事的方法。我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情景:新的學期又開始了,聽說又要來一位新老師。給學生提供語言支架,讓學生嘗試去續寫故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激活學生的舊知,又能鞏固新知識,使學生真正地能做到學以致用。
總之,故事教學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引入到課堂中,但是我們必須要以新課標為標準,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導學生真正地投入到故事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真正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董燕萍.雙語心理詞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對稱模型[J].現代外語,199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