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虎 金鳳
本刊訊 7月26日上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建廷,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廷、扶貧辦主任楊志勇、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縣(市、區)組織部長、副縣長、扶貧辦主任、河曲縣委書記邊東圣,縣委組織部部長馬永峰深入舊縣鄉楊家洼村實地觀摩了解舊縣鄉實施“1388”精神扶貧進展情況。
楊家洼村是一個純農業村,多年來一直是舊縣鄉最窮的村子,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139人。按照縣委“1388”工程安排部署,舊縣鄉黨委與楊家洼村支部積極主動推動精神扶貧,以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為契機,實施黨建引領、思想引領、道德引領“三大工程”,通過村里的講習所、文化隊、“紅黑榜”、一約四會等方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升全村村民的精氣神,轉變村民的思想認識,拔掉思想窮根,做到了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德相結合,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齊抓,走出了一條精神扶貧的新路子。通過光伏電站、特色紅蔥種植、滲水地膜谷子、肉牛養殖四大主導產業將激發內生動力、產業扶貧與技能培訓充分結合,為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鞏固和提升了脫貧攻堅成效。
紅蔥產業是楊家洼村“一村一品”扶貧產業,去年以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紅蔥專業合作社,村支部書記劉興田擔任合作社法人并與農戶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村里建成可儲30萬斤紅蔥的存儲庫,徹底解決了村里的紅蔥銷售難和存儲難的問題。由于保底協議除去村民的后顧之憂,今年,楊家洼村有32戶貧困戶種植200畝,此項收入可達40萬元,戶均年收入12000元。而今,楊家洼村紅蔥種植面積逐年遞增,由2014年的50畝發展到今年將近300畝。
楊家洼村的講習所和文化隊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宣傳教育引導村民轉變思維。通過學習鼓舞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積極性,思想覺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舊縣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精神扶貧開展以來,楊家洼村也不斷排練出二人臺《看看紅蔥合作社》和《夸夸新時代講習所》等多部小戲,有7名貧困戶演員參加了現場會匯報演出,全村村民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在觀摩現場,見到楊家洼村“紅黑榜”代表,在場人員紛紛就他們是如何被評選以及評選道德模范、“紅黑榜”等典型來規范、引導村民所起到的效果進行了現場問答。通過評議活動,達到了“評議一件事、教育一群人、影響一大片”的良好效果,真正提升了楊家洼村村民的道德水平。
在實地觀摩中,市委領導強調,精神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一大短板,要發揮好干部的榜樣作用,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貧困戶感恩黨、跟黨走,鼓勵其樹立脫貧的信心,力爭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走上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