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誠
7月9日一大早,李云珠就在村里“逛”起來:到養殖場盤點上一周生豬銷售情況,在田間了解最近兩天豇豆收成,到茶園詢問農戶在種植上需要什么幫助,在大棚查看食用菌長勢。
見到忙碌的李云珠,不少村民說:“要是沒有李書記弄來的這些‘寶貝,沙堆發展不起來,我們也無法脫貧增收。”
李云珠是遵義市委組織部派駐余慶縣關興鎮沙堆村的第一書記,她帶著感情和使命,沉下身為村民辦事、靜下心為村集體謀發展,沙堆村的貧困發生率從14. 96%降至5.12%,脫貧139戶547人。
2016年5月,初到沙堆村的李云珠對當地情況一無所知。“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整整3個月,她早出晚歸,奔波在田間地頭、山間小路,足跡遍布37個村民組一家一戶,很快融入到沙堆村這個大家庭,也了解到沙堆村貧窮的最大原因是落后的基礎設施和缺乏經濟效益好的農業產業。
為此,李云珠開啟了“跑腿”模式,頻繁往返于遵義市、余慶縣相關部門,要項目、爭取資金,改善了村級辦公陣地,解決了部分地方吃水難題,爭取項目資金1000余萬元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房屋立面改造、沙堆村標準衛生室修建、沙堆村小學基礎設施完善。
“一定要讓群眾擁有穩定收入,過上好日子。”在李云珠看來,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所在。她曾經連續5天在35度高溫下,對沙堆村創建示范點項目進行調研,擬定了沙堆村脫貧攻堅示范創建方案,厘清產業發展思路。在她的積極協調下,爭取到300余萬元各方項目資金用于沙堆村產業項目的發展,并與溫氏集團合作,修建4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大棚,為村集體經濟積累增收46萬元;與貴三紅公司合作種植豇豆1100畝;流轉土地1000畝,與遵義廖元集團合作發展中藥材,惠及農戶123戶;引導群眾發展茶葉種植3800畝,修建食用菌培育大棚57個。
長期在組織部門工作李云珠深知,村黨支部只有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才能更好帶領群眾致富。駐村以來,李云珠帶領村黨支部班子每月黨課、每周例會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群眾會”的優勢,宣傳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她組織培訓班對160名貧困戶進行培訓,改變群眾“等、靠、要”思想,激發內生動力,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兩年來,沙堆村相繼被評為“貴州省衛生村”“全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村”“全縣優秀基層黨組織”,李云珠榮獲“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
“比起個人獲得的榮譽,我更想看到村民們發自內心的幸福微笑。”李云珠說,要贏得百姓的笑容,要在穩固現有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實現項目利益分紅,實現穩步增收脫貧;以產業扶貧為抓手,“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確保今年182人順利脫貧,沙堆村順利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