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姿茗
感冒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皆可發病,冬春季節發病率高,老年人、兒童及抵抗力低下者是感冒的易感人群。臨床常見的癥狀有發熱、頭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該病雖屬自限性疾病,大多情況不吃藥打針在一段時期內也能夠恢復,但是患病期間往往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筆者通過臨床實踐發現,在背部膀胱經和督脈走罐,可以大大減輕患者感冒的不適癥狀,使患者較快恢復。
本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齡最大為68歲,最小4歲;病程1~3天。所有患者均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頭痛、全身酸痛癥狀,少數患者有發熱癥狀。
患者俯臥在床上,使背部充分暴露。在背部均勻涂抹上適量橄欖油,在走罐時起到潤滑的效果,也可以減輕疼痛。選取適合患者體型的玻璃火罐,檢查罐口是否光滑,以免劃傷患者。用閃火法將火罐拔在大椎穴,從大椎穴沿督脈向下推至腰陽關,在沿此向上推至大椎穴,在督脈上下反復推罐,直至皮膚潮紅出痧,然后將火罐留在大椎穴。另取一個火罐拔在左側膀胱經上的肺俞穴,從該穴沿膀胱經第一條側線向下推罐,推至大腸俞,再從大腸俞向上推至肺俞穴,沿此路線上下推罐,直至皮膚潮紅出痧,然后將火罐留在肺俞穴。右側膀胱經走罐與左側操作相同。力度不要過大,以患者耐受為度。大椎穴和兩側肺俞穴留罐10分鐘,然后起罐。最后用干棉球將患者背部橄欖油擦拭干凈。囑患者多飲水。

痊愈:感冒癥狀3天內消失;好轉:感冒癥狀3天內明顯減輕或者7天內消失;無效:感冒癥狀7天內無明顯減輕者或者加重。
共30例感冒患者,其中痊愈8例,占26.67%;好轉19例,占63.33%;無效3例,占10%。總有效率為90%。
感冒為風邪侵襲人體肌表,侵犯肺衛而致病。在人體正氣虛弱的情況下更易發病。走罐療法歷史悠久,屬于中醫外治療法之一,簡便易行,見效快且無不良反應。《本草綱目拾遺》曾記載:“罐得火氣合于肉,即牢不可脫……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水氣出,風寒盡出。”可見走罐可以祛風散寒,通經活絡。督脈為陽脈之海,行于脊背正中,上達巔頂,全身陽經經氣皆會于此脈,督脈總督全身陽氣。陽氣者主衛主表,督脈經氣盛,則衛陽始旺,腠理致密,能夠防御機體外邪。督脈走罐能夠疏通督脈陽氣,從而暢達十二經脈之脈氣,振奮經氣,祛邪外透,從而緩解感冒癥狀。大椎穴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能夠解表清熱,疏風散寒,通陽理氣,清心寧神,是全身諸陽經匯聚之穴,在大椎穴留罐能夠起到祛風解表,清熱的作用。感冒屬于中醫學表證范疇,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背部為足太陽膀胱經分布的區域,人體背部屬陽,風為陽邪,易犯陽位。所以,選擇背部足太陽膀胱經分布區走罐來治療感冒,能夠疏通膀胱經,激發經氣,解表通絡,快速減輕或消除感冒時人體全身酸疼的不適癥狀。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能夠調理肺氣。肺主宣發,外合皮毛,本穴留罐可以宣降肺氣,治療外邪侵襲所致之外感表證,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癥。
總之,背部督脈和膀胱經走罐療法具有祛風散寒,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調血行氣等作用,能夠排出體內毒素,增強機體免疫力,扶正祛邪,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本療法簡便實用,療效迅速,屬于綠色療法,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