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興君
著名出版家王云五,享年91歲,是典型的散淡型長壽人物。他只受過不足五年的學校教育,卻做過胡適的英文老師;他沒有任何學歷,卻發(fā)明了著名的“四角號碼檢字法”;他編的書更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學科知識領域,并使商務印書館成為當時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出版社。他的養(yǎng)生長壽之道,值得后人借鑒學習。
王云五是一個經(jīng)營有方的商人,對于每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勤奮和精明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出身商人之家的王云五從小就養(yǎng)成了計算的習慣。他12歲回廣東老家,經(jīng)常與一位堂伯父去趕集,隨伯父學習心算和珠算。王云五去上海之后,不甘就此輟學,白天在店里學生意,晚上進夜校學英語,刻苦學習加博覽眾書。此后,王云五在出版業(yè)、教育業(yè)、圖書館行業(yè)等多方面都有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勤奮。而勤奮也給他帶來了健康與長壽。
王云五一生儉樸,衣著以棉布為主,最愛穿布襪、布鞋。他對晚輩說過,棉布是植物的纖維,是最自然不過的成分,穿布鞋、著布襪,腳可以接著地氣。他說,我們身體是由地、水、火、風、空五種元素組合成的,身體的氣血盡量朝下方,挨著大地,才能穩(wěn)定,也才能夠成長。而且腳是我們人的兩根,腰是主軸,如果腰跟腿僵硬了,人就開始老化了。做人,就要能隨時隨地腳踏實地,不要虛浮,心念要常常放在腳底下。如果腳跟站穩(wěn)了,氣血也就暢通活絡了。

王云五很重視大腦的保健和養(yǎng)生,每天必做頭部按摩。他常用的按摩方法有頭側按摩,兩手大拇指同時按兩側太陽穴,用較強的力量做旋轉揉動,先順時針揉動12次,后逆時針揉動12次;還有頭頂按摩,兩手插入頭發(fā),從前發(fā)際到后發(fā)際,做梳頭動作10次,然后兩手拇指按住兩側太陽穴,其余四手指按住頭頂,以中度的力量從上向下、從下向上做直線按摩。這些按摩,延年益壽,使他保持了旺盛的工作熱情。
王云五為人處世簡單淡泊,有一種簡樸的生活觀。他日常飲食不喜鋪張奢靡,若是廚師在飯食中加一小碟時令野菜,那是他最高興的。薺菜、馬蘭頭、枸杞芽都是他喜愛的野菜。他認為進補還是應該多吃一些沾著地氣的食物,也就是蔬菜,而最好的選擇就是蘿卜,他愛吃的有蘿卜粥、豬肺蘿卜杏仁湯。簡單的飲食,也促使了他淡泊的性格,更有利于他的長壽。
王云五的起居習慣是早睡早起,信奉蘇東坡的養(yǎng)生格言“早寢以當富”,意思是睡得早比腰纏萬貫還要好;還說“每天起得早,八十不覺老”。在臺灣,王云五常和一位亮心禪師一起下棋,結下了君子之交。亮心禪師教了王云五一種養(yǎng)身法“飲光”。所謂飲光就是對著朝陽,放松身體,讓毛孔張開,接受陽光的沐浴,這是一種禪宗養(yǎng)生法。早上太陽溫和,又能讓老年人吸收、補充熱量,因此最利于養(yǎng)生。
王云五的“飲光”鍛煉術不僅在一些國民黨元老之間流行,有趣的是,已故蘇聯(lián)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生前曾接受了一位來自“東方國家”的保健師的勸告,在克里米亞療養(yǎng)地試行此術。他的秘書回憶道:“增加了這個神秘的內容后,我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他(勃列日涅夫)變得步履輕快,因吸煙而困擾著他的肺氣腫也消失了。可惜他不是個善于持之以恒的人……”假如他堅持下去,蘇聯(lián)的歷史也許會是另一個樣子。
王云五是一位奇人,他瀟灑地往來于政、商、學界之巔,書寫下人生與時代的傳奇。情志開朗,恬淡虛無,豁達酒脫,是他防止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因素。毫無疑問,當我們回望來路時,他是一道不容錯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