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
胡家村有位胡子爺爺,肚子里裝著數不清的故事,孩子們最愛聽他講故事了。今天,又到了胡子爺爺的“故事時間”,講些什么呢?胡子爺爺清了清嗓子:“不如,就說說我們‘胡姓的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胡姓和陳姓其實是一家。”胡子爺爺剛說了個開頭,小聽眾們就瞪大了眼睛,“胡”和“陳”怎么成了一家呢?
胡子爺爺拈著胡須,繼續說:“胡姓最早是出自媯(guī)姓,一個古老的姓氏。我們的祖先,是西周時期一個叫做‘媯滿的人,他建立了陳國。他去世之后,謚號是‘胡公,后人也就尊稱他為‘胡公滿了。胡公滿的后代,一部分人以國為姓,姓陳;還有一部分人以他的謚號為姓,姓胡。”
謚號,古代帝王、大臣、貴族等去世后,根據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封號。據說,“文正”和“忠武”分別是評價最高、最為難得的文官和武官謚號。
“原來是這樣呀!”孩子們恍然大悟。
“以前,胡姓在《百家姓》里排158位。現在,按照人口排名,胡姓已經排到了全國第15位。”
大家聽了,心里不由得生出一股自豪之情。
胡子爺爺說:“我肚里的故事,都是書上看來的。不過,我們胡家有個人比我還愛讀書,為了讀書到了不要性命的程度。”
“是誰呀?”有人急忙問。
“他叫胡適,是民國時期的大學者。胡適給自己立下過規矩:每天讀書不少于6小時。到了晚年,大概感覺時間更為寶貴,胡適更是夜以繼日地讀書。有一次,他心臟病突發,經過醫生的奮力搶救總算保住了命。第二天,助手走進病房,只見剛剛從死亡線上逃回來的胡適竟然坐在病床上看報。助手連忙勸阻,前來檢查的醫生也要沒收他的報紙雜志,胡適向醫生‘求情:‘我是個有看書習慣的人,讓我看些輕松的東西吧。醫生拗不過他,只好答應讓人讀書讀報給他聽。”
天色晚了,胡子爺爺說完了胡姓的故事。哦,不對,胡姓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在每一個胡家人的身上,故事還在繼續發生、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