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敏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慢型克山病、擴張型心肌病患者5種血液微量元素水平。方法 納入2010年3月~2016年6月克山病患者30例作為A組,納入同期28例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作為B組,納入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C組,對3組人員血清中Cu、Zn、Se、Mn、Cr、BNP與cTnl水平進行測定,對比分析3組人員的血液微量元素水平。結果 對比三組血液微量元素測定結果,Zn、Se、Cr、Cu元素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Mn元素水平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A組與B組患者血清Zn、Se、Cr、Cu元素水平均顯著低于C組(P<0.05);其中Zn、Se元素含量變化最為明顯,A組與B組比較除Se、Cu含量有顯著差異外,其余3種微量元素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慢型克山病與擴張型心肌病患者血液中的Zn、Se、Cr、Cu元素水平均顯著低于健康者,其中Zn、Se元素水平與心肌細胞損傷、心腔擴大有關。
【關鍵詞】慢型克山病;擴張型心肌病;血液微量元素
【中圖分類號】R5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6.16..02
克山病是一種以心肌損傷為主要特征的地方性疾病,首次于黑龍江克山縣發現,患者主要表現為心臟擴大和新功能不全。現階段克山病的發病原因并不明確,諸多研究發現,該疾病的發生與微量元素的缺乏有關,其中硒元素的缺乏將導致心肌損傷,通過口服亞硝酸硒可改善患者的病情[1]。基于此,本研究對比分析了慢型克山病、擴張型心肌病患者5種血液微量元素水平,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0年3月~2016年6月克山病患者30例作為A組,所有患者均符合克山病診斷標準,男22例,女8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45.45±6.38)歲;BMI20~24 kg/m2,平均BMI(22.33±1.42)kg/m2。納入同期28例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作為B組,所有患者通過X線、心電圖和心臟彩超確診,排除心臟擴大發生器質性病變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46.03±6.22)歲;BMI19~25 kg/m2,平均BMI(22.04±1.38)kg/m2。納入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C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5.83±6.17)歲;BMI19~26 kg/m2,平均BMI(21.32±1.19)kg/m2。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檢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通知書。3組性別、年齡與體質量指數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采集5 mlA、B、C三組空腹肘靜脈血,經每分鐘3000r離心10分鐘,將獲得的血清置于-80℃保存,在檢測時從冰箱中取出血清樣本測定Cu、Zn、Se、Cr、Mn、BNP與cTnl水平。Se元素采用采用分光光度計與配套2,3-二氨基萘熒光法試劑盒測定;Cu、Zn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試劑盒與配套儀器測定;Cr、Mn元素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試劑盒與配套儀器測定。BN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盒測定;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配套試劑測定cTnl水平。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比三組血液微量元素測定結果,Zn、Se、Cr、Cu元素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Mn元素水平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A組與B組患者血清Zn、Se、Cr、Cu元素水平均顯著低于C組(P<0.05);其中Zn、Se元素含量變化最為明顯,A組與B組比較除Se、Cu含量有顯著差異外,其余3種微量元素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3 討 論
克山病與擴張型心肌病是臨床上兩種表現非常相似的心肌病,尤為突出的是慢型克山病。我國發現的克山病經歷了爆發流行、平穩低發與散發的不同階段,通過對病區人群預防補硒,急型、亞急型克山病發病率得到明顯的降低,對控制克山病的流行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慢型克山病與擴張型心肌病患者血液中的Zn、Se、Cr、Cu元素水平均顯著低于健康者,其中Zn、Se元素水平與心肌細胞損傷、心腔擴大有關。
參考文獻
[1]劉 源,王秀紅,田曉露,等.慢型克山病與擴張型心肌病患者血液微量元素測定分析[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3,32(2):201-20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