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峰
【摘要】目的 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附近社區長期居住的經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實驗組患者給予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社區綜合健康教育,干預時間均為6個月。測量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干預后的自我管理水平。結果 干預后,實驗組自我管理得分、飲食控制、運動訓練、血糖監測、足部護理、高低血糖處理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開展的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加強了家庭成員疾病管理意識性,增強了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關鍵詞】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家庭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6.16..02
治療慢性疾病期間管理癥狀、調理生理和心理狀態的能力稱為自我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一種有效途徑就是糖尿病教育。針對糖尿病,對患者采取適當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控制血糖,提高其的自我管理水平,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因此,一種新的護理理念——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應運而生,其強調了護理應從家庭的和諧與健康上著手,使家庭共同攜手來維護患者的健康。因此,患者必須學會自我管理技巧。本研究探討了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附近社區長期居住的經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實驗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從43到82歲;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從43到82歲。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規健康教育模式
給予對照組常規健康教育模式:(1)組織調查員每月與糖尿病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當面指導和解釋患者的具體情況并給予相應的防治措施。(2)每月至少開展兩次糖尿病的公益性活動,包括血糖監測、糖尿病健康咨詢。(3)邀請專家來我社區進行糖尿病講座,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
1.2.2 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
給予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1)在通過醫療檔案了解患者的一般信息后,與患者及其家屬交談,掌握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搭建一個相互信任的氛圍,并初步確定其健康需求;(2)調查人員每月進行一對一的家庭訪視,在了解對患者及其家屬及其患者及其家屬健康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存在的問題,共同建立健康教育目標和健康教育方法。(3)與患者家庭保持密切聯系,實時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控制情況,進一步改善干預方案。
1.3 調查工具
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其包括了運動情況、飲食控制、遵囑用藥、血糖監測情況、足部護理、高低血糖預防和治療六個方面,使用5級評分,范圍從1到5分,1表示沒有做到、2表示很少做到、3表示偶爾做到、4表示經常做到、5表示總是做到。總分范圍從26分到130分不等。所有項目的累計分數是總分。得分越高,說明自我管理水平越高。得分指數=(總分/總分最高可能得分)×100%,將得分指數<60%定義為自我管理水平較差,60%~80%為標準,>80%是良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在干預后的血糖監測、自我管理得分、飲食控制、運動訓練、足部護理、高低血糖處理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 論
除了使患者獲得糖尿病防治知識,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還使患者實施來特定的自我管理行為,如飲食、運動、血糖監督監測。以家庭為中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通過對家庭成員的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指導和解釋,注重加強家庭成員的糖尿病防治意識[3]。對患者家屬起監督作用,以期醫護人員和家屬共同幫助糖尿病患者康復,它在糖尿病控制和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患者行為的改變與家庭的作用影響程度成正比[4]。
綜合上述,開展的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加強了家庭成員疾病管理意識性,增強了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謝錦桃,劉 軍,伍遠征,等.2011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診療標準執行綱要解讀〔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6):47-49.
[2] 孟范衛.社區門診II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健康教育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10;11(3):31-3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