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
北辰青年在各大高校招聘掌門人的時候,收到了來自260所大學的475份申請書。有人好奇:“北辰青年社團做什么?職場分享嗎?”每次宋超都會告訴他,相比于求職加薪、賺錢購物,我們更關注這些命題:逃離浮躁圈、與自我對話、豐富體驗、探索城市、好奇而不獵奇、給世界帶來小的善意改變……
27歲的宋超身背無數標簽:北京大學美國法律博士、中國法律碩士,中山大學哲學學士、管理學學士,南斗咨詢執行董事,國際刑事法庭英文審判競賽中國區最佳辯手……就讀于北大期間,看到青年人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和迷茫,他創辦了北辰青年,并且選擇畢業后全職投入。
2015年5月23日本是周六,中山大學2012級本科生謝浩仍然起個大早,匆忙趕往越秀區廣州粵劇院,參加北辰學院安排的兩天一夜“角色體驗”封閉營。謝浩是北辰學院YES GO行動的第一期成員,這個公益學院有著嚴格的遲到懲罰機制,嚴重者可能會導致無法畢業或被開除,每個人都不敢怠慢。
周六全天是學習和體驗,全體成員被分到三個組:傳統粵劇、肢體劇和話劇。謝浩進入了肢體劇組。這是一個先鋒劇種,強調用無聲的肢體語言表達故事。謝浩與同組成員跟隨資深導師,在歡樂中體驗著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同時還編排出一個名為《孤獨》的肢體劇劇本。

晚上全體成員要集體住入青年旅舍。北辰學院安排了“深夜食堂”夜談活動,每組成員與白天的藝術導師面對面,聆聽這位平日里與他們的生活不可能發生交集的藝術人士的生活與故事。年輕人在一起話題總是或搞笑或沉重,一時嬉笑打鬧,一時嚴肅低語。
周日白天則是前一天所有體驗和學習的匯演。粵劇、肢體劇和話劇分別登上舞臺,肢體劇的無聲震撼、話劇的妙趣橫生、粵劇的精致驚艷,令在座的所有觀眾包括演員自己都感嘆不已。兩天時間,從懵懂接觸到趣味體驗,從藝術學習到藝術表演,從跟隨學習到深入對話,謝浩不僅深刻體會到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不易,更從與藝術從業者對話中感知人生百態。
這只是北辰學院YES GO行動6次封閉營的其中一次。與其他20名“小趴”一樣,謝浩也是從1000多人中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幸運留下來的。“角色體驗”是第5次封閉營,前4次中,謝浩分別參與了美食大Bingo之“戶外競技”、24小時為慈善組織募款之“公益實戰”、籌備線上發布會之“商業實戰”以及在山林生活2天1夜之“野外生存”。這六大板塊的活動,分別緊扣競技、公益、商業、戶外、藝術、創業幾大主題。
如今,將企業家、職場人士與大學生三種身份融入同一組織的YES GO行動像極了一場大party,吸引參加的人越來越多,活動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除了線下活動,在線上,宋超又成立了YES GO云學院。青年人可以加入YES GO云學院的興趣班級,每周領取“課表”,根據興趣參與到“云班級”的深夜臥談、My Day直播間、云課堂等進行討論,這種基于自我驅動式的成長機制,倡導自主學習、分享交流。之后,宋超又成立了YES GO商學院,幫助大學生跟企業對接。商業比賽、創意課堂、飛黃騰達行動等,均將YES GO模式帶入企業,打造企業內部的商學院,使得大學生、職場人士一起參與到企業的品牌推廣、市場營銷、拓展銷售、人力資源管理等方方面面。YES GO商學院在給大學生帶來寶貴商業成長訓練機會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極具價值的外部智力資源支持。
“有趣人類實驗室”是北辰青年更為多數人所知的項目。宋超對有趣人類的定義包括五個維度:好奇心、熱愛生活、終身學習、開放心態、內心溫暖。宋超希望,在這五個維度上采取行動,幫助青年人擺脫自我停滯狀態,擺脫無趣的原地打轉。他計劃帶領成員們用10個月時間完成100場有趣實驗。
曾參加YES GO訓練營的李丹,喜歡大自然,希望畢業之后能夠做與自然教育相關的工作,讓人重建與自然的聯系。但她內心還不是很堅定,不知道畢業后是不是真的要去做冷門的自然教育,還是應該和大家一樣去大公司工作。

因此李丹參加“有趣人類實驗室”時提出一個想法———讓10對男女進入深山感受大自然,北辰青年和她一起把這一想法變成了現實。李丹把參與者帶到深山,36小時里關閉手機,與外界隔絕,讓大家閉上眼睛聽大自然,走鄉土路,做一些手工。“這個活動非常高質量,也給了她很大信心,后來她畢業時就堅定地去了一家自然教育組織,我覺得她是真的在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樣去活。”宋超說。
2018年春節的時候,宋超在一個加油站遇到了一對騎摩托車回家過年的夫婦。他們說:“網上買票一個人要兩三百元,但兩個人騎一輛摩托車只要一百多元。”這是過年的時候,大多數摩托車大軍寧愿受凍、淋雨、冒著危險,也要騎摩托車回家的原因:便宜。
“老人和兩個孩子都在老家,再忙再麻煩也要回家團聚。”他們說,“一家人,本來就應該要在一起。”聽到這些話語,宋超心里萌生了一個想法:將摩托車大軍守護行動列入有趣實驗之一,護送他們回家過年。他們當中,有送外賣、快遞的小哥,有在建筑工地工作的大哥、大嫂,也有收廢品、開小店、賣菜的大姐。“跟他們同在一座城市,平日里受到這些城市工作者的諸多照顧,今年過年,就讓我們盡點能力來守護一程這些忙了一年的人們吧。”他找來20個小伙伴,為摩托車返鄉大軍送守護禮包,里面包括手套、毛巾、一次性雨衣等生活用品,創可貼、紗布、棉簽、碘伏等藥品,以及熒光貼、香皂、沐浴露。出發那天,他們為歸鄉人派發禮包,陪歸鄉人聊聊天,向歸鄉人說聲“新年快樂”。后來宋超還發現一個問題,有一些受傷生病無法騎行的人、或者突然城市頒布了禁摩法規而無法騎行的人,最后就真的沒能回家過年。所以小組成員們在原本守護送行的基礎上,還準備了一條巴士路線,從廣州出發,開向廣西,同時護送100位同路回家的歸鄉人一起回家。
100個有趣實驗紛紛落地,亮點紛呈:72小時互換專業,讓學生了解不同專業的內容;凌晨4點為校園守夜人送咖啡;陌生男女互道早晚安,互助早睡早起……知乎上有人提問:參與北辰青年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獲贊最多的回答是:剛開始很抗拒,結束后覺得超乎預期。
宋超清楚,要改變一個人太難了,北辰青年所做的也不過是幫助那些年輕人埋下一顆種子,提供土壤,讓大家直面想要的自己,然后去踐行,最終能長出什么是他們自己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