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靖利
在生活中,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表現在方方面面。春節過后,面對將要返?;蜻h行的兒女,長輩們總是費盡心思地準備各種吃穿用品,把兒女的行李箱塞得滿滿的。更有一位老母親為遠行的兒子做煎餅和咸菜,讓兒子的行李超重30多斤。有人說,行李箱里裝的不是行李,而是父母深深的關愛與長長的牽掛。于是乎,“塞滿行李箱的愛”的話題在朋友圈傳遞,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相信你一定也感同身受。而我們除了感受長輩們的關愛之外,也應該思考:我們可以為長輩們做些什么呢?
從臘腸到干果,從小家電到大饅頭,從特產小吃到手織毛衣……又到離家返程之日,一位老母親做的煎餅和咸菜,讓兒子的行李超重30多斤。連日來,“塞滿行李箱的愛”在朋友圈里傳遞,萬千網友為之眼圈一紅,心頭一熱。
每一個臨走的行囊,都塞滿沉甸甸的愛。在匆匆的旅途中,父母不經意的回望會瞬間刺痛我們塵封已久的柔軟情愫。
舐犢情深、萬愛之源,萬千父母不約而同地以塞滿行李箱的方式,表達他們對遠行兒女的疼愛與不舍。這份疼愛貫穿一生,樸素而真摯:他們不圖兒女富貴顯達,但求兒女平安健康;他們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兒女吃飽穿暖。行李箱里的各色吃食,一袋袋、一瓶瓶,皆體現出父母對兒女的關心愛護與深情牽掛。
父母的愛又何止體現在行李箱?從“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到“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沒吃飽飯”,父母的愛可謂無處不在。臨別之時,父親愈發沉默,母親則愈發啰唆……無論年齒多長,父母的關愛都一如既往,無須華麗的辭藻,不用費力地煽情,從古至今,源遠流長。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本W友們曬出的件件行李箱之所以觸動人心,引發齊刷刷的“淚目”,或許是因為短暫團聚之后再次離別,所以這份感受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更濃烈。也許是因為我們平日里對父母之愛習以為常,所以才忽視了他們在離別時的感受。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北M管父母從不圖兒女回報,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這份愛。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為人當盡孝道,而陪伴無疑是最長情的告白。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當今社會快速變化,人們為工作廢寢忘食,為生計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間真情,不要在遙遠的距離中割斷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遺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兒行千里母擔憂。對父母之愛最好的回饋就是修身、慎獨,不讓父母擔憂,篤行人間正道——忠誠老實、誠懇待人,砥礪品德、剛正無私,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讓這份愛,升華為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間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