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
曾經在《動物探秘》里看到過一則故事:草原上燃起了大火,大火燒到一處蟻穴,危急時刻,無數只螞蟻迅速抱成團,形成一個龐大的蟻球,向火場外滾去。雖然最外層的螞蟻被大火燒焦,但內層的大部分螞蟻卻逃出了火場,保住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團結合作,方能成功。
古往今來,懂得團結合作的人,往往都能取得成功。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群雄逐鹿,曹操勢力逐漸強大,他統一北方后,準備南下奪取劉備的荊州和孫權的江東。公元208年,曹操領軍南征,共20多萬人,聲勢浩大,勢不可擋。而當時劉備的兵力弱小,孫權的兵力也無法抵擋。劉備派諸葛亮到江東聯合孫權。兩軍精誠合作,最終在赤壁大勝曹軍,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佳話,從而也決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面對強大的曹操,如果劉備和孫權各自為戰,無疑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所以,他們精誠團結,才能憑借長江天險,在赤壁一戰中打敗強敵,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這就告訴我:人與人之間,需要團結合作。
維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紀德國杰出化學家,可是他們兩人的性格迥異:李比希激烈、爽朗,像一團烈火;維勒平和、沉穩,像一盆冷水。按說,這樣性格相反的兩個人,無論如何是走不到一起的,可他倆感情卻出奇好,親密無間。生活上,他們相互扶持;工作中,他們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學研究。他們的共同研究,對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做出了貢獻,他們也因此而成為有機化學的創始者,真可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維勒和李比希,依靠著精誠的合作,創造了科學史上的一段傳奇。相反,那些不善于團結合作的人,也往往把自己推向失敗的深淵。
想當年,太平天國起義之初,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打得清兵望風而逃,不到幾年,便取得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可就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之后,幾大天王好大喜功,相互猜忌,最終發生內訌,導致楊秀清被殺,韋昌輝被誅,石達開出走……最終,一盤散沙般的太平天國在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啊!金田子弟辛辛苦苦建立的太平天國,由于內部的不團結,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戰場上的團結合作,能戰勝強敵;科學上的團結合作,能取得成功;商業競爭中的團結合作,能實現雙贏……所以,唯有團結合作,方能鑄就成功。
湖北宜都市外國語學校
(指導老師 蕭 竹)
點評
文章采取“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先通過一群螞蟻團結一致逃離大火的故事引出中心論點,然后精選三則事例來論證中心論點:孫、劉聯軍于赤壁大勝曹軍,維勒和李比希精誠合作開創有機化學,太平天國起義由于內訌而失敗。中外結合,正反論證,充分有力,文末總結全文,重申中心論點。文章語言簡練、嚴密,論據典型、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