橴宸傳奇
音樂一定是要聽的嗎?未必。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女孩梅麗莎,就能畫出一曲音樂來。并且,看過她畫出的音樂的人都直呼有抵達心靈的震撼。
梅麗莎十五歲那年,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與別人不同。那天梅麗莎和往常一樣在聽歌,伴隨著音樂,她仿佛置身于一個奇異的世界。她興奮地對媽媽說:“這首歌太美了,它是橙色與紅色的完美搭配。”媽媽有些詫異地看著她,隨即摸摸她的腦袋,以為她在胡扯。她卻繼續篤定地說:“真的,媽媽。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我能夠看到各種不同的顏色,如同旋渦一樣,色彩斑斕、絢爛無比。并且不同流派的音樂擁有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組成一幅幅畫面,伴隨著音樂閃現在眼前,就像一場奢華的視覺盛宴。”
看著女兒言之鑿鑿的樣子,媽媽擔心女兒患上了妄想癥,于是便帶她到醫院檢查,經過醫生診斷,梅麗莎是一名“聯覺癥”患者。所謂的“聯覺癥”是在大腦分析一種感官信號時與其他的信號有了交叉,能夠看到聲音里的不同色彩和形狀等。
女兒的與眾不同,讓媽媽有些驚慌,她怕女兒不被世俗接受,就要求女兒可以顧自地感受音樂的色彩,但不要在別人面前說出來,畢竟這個世界是從俗的,她不希望女兒被人另眼相看。梅麗莎聽從了媽媽的建議,小心翼翼地掩藏著自己的“特異”感覺。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梅麗莎對于音樂的色彩愈發地清晰。一次在跟音樂老師一起聽吉米·亨德里克斯的《Little Wing》時,她分明看到了高貴的冰晶藍、融入瑰麗華美的紫,高貴而又神秘。生機盎然的鵝黃,如同流淌著的水晶,傾瀉而下,美極了。她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看到的畫面說了出來。老師被她描述的畫面震撼了,鼓勵她說:“你為什么不把你所看到的畫出來呢?”梅麗莎這才意識到自己忘形了,于是便對老師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老師鼓勵梅麗莎:“音樂,對于大多數人是用來聽的,而你剛才描述的畫面不啻為對音樂的另一種解讀,極具張力和美感。畫出來,一定可以成為另一種驚艷。”老師的鼓勵,讓梅麗莎不再感覺自己是異類,她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學習繪畫,用畫筆把音樂的美麗描繪出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學習,原本對色彩就很敏感的梅麗莎,終于掌握了繪畫的技法。作畫之前,梅麗莎會靜靜地聽一會兒音樂,跟隨音樂,她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音樂所表現的顏色、形狀,然后再將這些零散的畫面通過顏料表現在畫布之上,勾勒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看到自己親手畫出來的音樂,梅麗莎欣喜異常。
看了梅麗莎畫出來的瑰麗的音樂畫面,老師贊嘆不已。梅麗莎更加自信、積極起來。在接下來的日子,很多音樂大師的作品,都成為她練習的對象。爵士樂大師查理·帕克的音樂在她的畫筆下散發著藍色的光芒;約翰·列儂的《Imagine》,則波光漣漪、神秘而又炫麗。梅麗莎畫出的音樂,帶給人們無限想象。
漸漸地,梅麗莎畫出來的音樂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追捧,人們在她的畫面中,清晰地感受到音符的跳躍。梅麗莎的每一幅作品都有著獨特風格,有著抵達心靈的震撼力量。
梅麗莎深深地愛上了音樂畫的制作,她決定終生致力于音樂畫的創作。
世界如此奇妙,每一天都有驚喜上演。苦樂哀愁皆是一天,遇到非常事件時,你可以選擇漠視、抱怨,也可以選擇積極、有利的一面。積極的態度可以讓荒園開滿鮮花,如果人人都能夠選擇積極的人生態度,那么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