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榮
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改革出發原點就是理念創新。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變量,也是最大增量?;ヂ摼W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總臺)未來生存最大的變量,即挑戰;又是未來發展最大的增量,即機會。
總臺自今年3月合并組建以來,一直是我國媒體圈的焦點。它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大家議論的話題,從中判斷動向,分析走勢,預測可能的結果。特別是,3月中旬總臺6天中頻密地與中國BAT互聯網巨頭接觸交流;4月總臺下屬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云平臺、大數據、移動客戶端、信息化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7月31日,經總臺授權,下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正式啟動與中國移動在5G技術研發、4K超高清頻道建設、內容分發、大數據以及資本等六大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8月1日總臺與新浪進行了廣泛充分交流并達成共識??梢耘袛嗫偱_與新浪特別是微博的合作,可以拓展其自媒體、社交媒體等領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轉型的愿景似乎日漸清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2月19日召開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要求,“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边@向我國新聞媒體進入新時代,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全面系統的戰略要求。
從近來一系列舉措可以看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系統創新,向著全媒體發展方向轉型。
從總臺的系列舉措中可以看出,總臺的理念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在從傳統的廣播電視思維轉變成互聯網思維。擁抱互聯網,擁抱電信商,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媒體,而不再是簡單的“報刊+”“廣電+”,這種“+”其實就是習總書記說的:媒體融合不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物理融合,應該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實現化學融合。
內容與技術是全媒體發展的兩翼。傳統廣電媒體優勢是內容,劣勢是技術和平臺,如何將這種內容優勢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興平臺轉化為更大的發展動力,就需要互聯網的輔助與支撐。這里既包括硬技術,又包括軟技術。
習總書記在今年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說:“我們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就硬技術而言,BAT三巨頭、中國移動等具有云平臺、大數據、移動客戶端、5G技術應用、信息化平臺建設等多方面的技術優勢,它們技術上的長項正好可以彌補傳統廣播電視在互聯網時代技術上的短板。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總臺未來融合發展的契機,也是大力增量發展的動能。就軟技術而言,平臺是核心。媒體日益從單一的電視走向多屏,從電視大屏走向移動小屏,從二維屏幕走向全息無屏。這對于傳統的廣播電視來說,實在是顛覆性的轉場,根本性的流動。BAT三巨頭、中移動和新浪有著內容分發、場景多樣、移動互聯、社交媒體、自媒體、IP資源等眾多平臺及資源優勢,可以成為總臺拓展內容創意生產、流通消費的好機會。傳統廣播電視要加速布局和開拓網絡視頻、網絡音頻、視頻直播、直播+社交、視頻+社交等眾多新興業務平臺,將內容優勢轉換成最大的流量和數據,從而為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傳統廣播電視基本沒有談論過業態這個概念,因為原有業態非常單一,優質內容換取受眾,再將受眾轉換成廣告。但是這種業態模式已經顯露出其不具有強大的可持續性。習總書記在“2·19講話”中提到用戶正在分眾化、差異化。他們不只是在家里看電視,在汽車上聽廣播。傳統廣播電視完整的節目形態雖然影響力大,但是用戶的媒體消費已經碎片化到各個時空場景中了。用戶對媒體的消費是個常數,但是消費的時間、空間、方式、形式、結果等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向消費者提供移動化和創新的泛娛樂內容,廣播電視則可以借助它們的平臺更廣范地傳播自己生產的內容,提高版權收入和廣告收入。總臺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重新聚合場景化的用戶群,如何生成全媒體產業鏈,如何跨界布局全業態,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和引導力,這可能就需要向BAT以及中國移動等巨頭整合資源,優勢互補。當初美國亞馬遜的貝佐斯布局華盛頓郵報就可以看出這種業態布局的戰略。
總臺與BAT、中移動及新浪等的合作剛剛開始,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的開放合作舉措,對這些合作的最大期待其實還是習總書記要求的機制體制創新。這是媒體融合之基礎,是全媒體建設之前提。期待之一就是傳統廣電如何在擁抱互聯網過程中,重構全媒體的全新體制,這個是傳統媒體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中央提出合并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其實就是回應這個時代要求??上驳氖墙鼇磉|寧、湖南,乃至一些地市,特別是縣級廣電都加快了媒體融合的步伐,重組、重構、再造等已經成為改革主題,成為不忘初心,再次出發的基本舉措。期待之二就是傳統媒體如何在與互聯網的結合中,構建全媒體的全新生態。TMT,即電信、媒體和科技三者的整合和融合是未來信息與傳媒行業的發展趨勢。大勢所趨,順勢而為,構建后廣播電視時代的全媒體生態,煥發主流媒體的生命力。
放眼世界,最新的結構性變革就是今年6月13日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宣布AT&T;以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案合法,允許付費電視行業和電信運營商巨頭AT&T;收購包括HBO、CNN和電影工作室華納兄弟在內的時代華納旗下資產。整個TMT行業的結構性變革肇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媒體融合浪潮。1997年美國頒布新的聯邦電信法,開始了三網融合的歷史進程。從那時起,重組、聯合、融合等成了整個信息與傳媒行業的發展大勢。
大聯合、大融合、大重組的目的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大化。其手段往往有兼并、收購、整合、重組,實現資源互換、機構重組、資本運作等。其形式可以是內部的整合重組,可以是外部的兼并聯合;可以縱貫上下游,也可以聯動左右。信息與傳媒行業在聯合中共生、共存、共發展。
這樣來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開合作,擁抱互聯網符合行業發展規律,也符合時代發展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