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媛莉 馮剛
《綜藝報》:前作《甄嬛傳》是否給你造成壓力?
汪俊:雖不擔心對比,但與《甄嬛傳》的比較確實是挑戰之一。《如懿傳》整體基調偏文藝,沒有甄嬛開掛式的酣暢淋漓,劇情節奏相對較慢,沒有太多宮斗內容。內容和風格上的差別還是挺大的。
《綜藝報》:《如懿傳》如何呈現不同的女性角色特征?
汪?。喝珓≈饕越巧蟾庞?0個,她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也天然構成了劇中的人物關系。有觀眾認為《如懿傳》的節奏慢,但我覺得慢有慢的好處。慢節奏的語言、場景,能夠盡可能幫助劇中人物展現出自己的獨特個性,讓觀眾記住數量眾多,但形象和性格絕不重復的女性角色。
《綜藝報》:有觀眾反映前兩集節奏稍慢,第三集才進入正題,且前兩集的演員造型和狀態不理想,創作時為什么不直奔主題?保留前兩集的原因是什么?
汪俊:這部劇寫如懿和乾隆的情感歷程從青梅竹馬逐漸過渡到后面的慘烈。我們希望有一個前史交代背景,有的觀眾覺得這些鋪墊慢一些。如果用閃回的方式敘事,只能做情節上的彌補,很難有情緒上的代入。
關于演員,我們當時也考慮過用年輕演員。歷史上,從弘歷大婚到乾隆登基只有6年時間,間隔很短,很難找長得那么像的年輕人來演,其實也沒幾場戲就過渡了。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這部劇打磨時間很長,拍前兩集的時候,演員經歷了將近9個月的拍攝,其間周迅一共才休息三四天,她那時候狀態不好。我也沒拍過這么長的戲,熬得精疲力盡,當時也沒想到這些因素。我也蠻心疼演員們,最后再拍年輕有朝氣的戲,確實安排上有一些失誤。
《綜藝報》:這部劇不像一般后宮劇沖突強烈,而是娓娓道來,你為什么偏愛這種風格?
汪?。簺_突從前幾集就有了,到阿箬陷害如懿,沖突就很強烈了,后面還有很多有張力的事件。前面之所以稍微平淡一些,我想營造一個真實的后宮生活氛圍。我看到一個網友的總結特別好:“《如懿傳》后宮太有味道了,炭火旁的栗子在烤著,噼里啪啦炭火聲、梆子聲、鐘聲、喜鵲、烏鴉,所有這一切都把后宮的日常氛圍營造得非常真實。”正是這些鋪墊,觀眾看到后面會更有代入感,介入的情感會更多。因為觀眾相信生活在后宮的這群人很鮮活,有點后宮浮世繪的感覺,他們的喜怒哀樂更加勾住你的心。從我個人趣味和整個制作團隊的趣味來講,這樣做是必須的。
《綜藝報》:現在觀眾口味變化特別快,可能大導演、大明星、大IP都不管用了,有的“爽劇”反而受到大家歡迎。你是否會去考慮觀眾的喜好,追求趨勢流行?
汪?。喝绻髌吩絹碓綔\薄化叫流行,那我寧可不跟這個流行,寧可堅守自己的操守,堅守自己的美學觀和三觀認同的價值觀。我認為,恰恰是如懿的形象立起來了,大家接受了,這是最大的創新和流行。如懿的價值觀和命運走向跟其他劇中的女主角不一樣,主題很深刻。
《綜藝報》:你覺得《如懿傳》在整個清宮戲創作中占什么位置?和其他同類題材劇的最大差異是什么?
汪?。哼_到一個什么位置,這個我們說了不算。我只希望大家提起《如懿傳》,都能記住這是一部良心劇,我們是很用心在做。從制作、拍攝等方面都讓它在一個水平之上。
至于和其他宮廷劇的區別,在于這部劇的女主角人設不一樣。傳統意義上的宮廷劇,尤其以嬪妃日常生活為主的后宮戲,大部分女主角從逆境一路升級打怪,逆襲成功,最后站在了勝利者的頂峰,一般都是這樣的套路?!度畿矀鳌非∏∠喾?,如懿贏得了皇后的地位,也曾經贏得皇帝的心,最后她失敗了,跟皇帝的情感分崩離析,實際上她是個loser。但我覺得如懿更了不起,她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逆襲,這個可能更高級,或者更文學,美學含量更高。如果這戲成功,會給后宮劇提供一個比較好的范本,這個探索非常珍貴。我們開創了不一樣的后宮戲,商業戲模式有一個新品種出來,意義蠻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