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帥 趙佳欣 李佳利
摘 要:卷曲空間,這是作者的一個所謂定義,簡而言之是一個被三面合圍的陸地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我們所說的鄉土建筑群落在多次戰亂、政權更迭之中得以保護。并且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人們產生了和別的地方不同的觀點,讓這個地方得以生存、發展、繁榮,在古今都以留名。
關鍵詞:卷曲空間;模數社會;丁村
[1.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編號:SLRC2017001;2.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HB15YS074;3.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編號:HBWY2014-Y-A020]
所謂的卷曲空間,亦人云之“曲率不處處為零的空間”。曲率是說明一條曲線在一個特定點的彎曲程度的數值大小;而對于空間限于建筑學的邊緣,空間是由一個四面合圍所產生的,在于物理學之中空間是兩相而存在(相對于時間而言)。顯而易見如果一個空間它是平坦的,我們從這個空間經過走的就是直線;如果一個空間是卷曲的,我們從這個空間經過自然就是走的彎路。這不是難以理解的問題,而如果在我們不經過這個空間或者說沒人見證我們在這個空間如彗星般滑落的時候,在“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霧障中我們無法預知自己前進路線的前提下,我們不能去了解這個空間或者說我們對這個空間的現有認識就像是“霧中看花”“水中望月”,始終在通過這個也許不存在“結界”去兩可事物的本質。而現在這個模數化的社會對于一個事物的了解必須建立在對它所有數據整合的宏觀把握之下,才會做得出的合理分析。
在模數社會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都會更加簡單、快捷、方便,這是經濟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好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僅僅如此嗎?就說我們常用的“百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難以想象的便利,我們可以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沒有影響嗎?我們用百度去搜索自己需要的東西,往往不會馬上去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會有很多塵埃去阻隔,就像它平常阻隔聲音、光的傳播一樣。我們看不見不代表它不存在,我們在空間里行走,不論我們有沒有感受到作用力,它都是存在的,并且作用在我們的身上,因為什么都是相互,沒有單獨存在的不與任何東西發生聯系的事物。
我們用現代化既有模數去看丁村,仍然會忍不住去感慨它地理環境的優越,我們如果“尋向所志”就會像是五柳先生的“桃花源”一樣,緣于忘,終于始。讓我們現在去分析一個地方它的歷史發展,我們自己就會在模數的框架里去想象,模數框架仿佛以其真理性占據主導,而使我們亦步亦趨,這個框架固然是歷經考驗而留下來的普遍規律,但是這個普遍規律是否會出現變異(特殊),好像并不重要,也無人理會。以其包括:地理位置、經濟文化條件、社會環境……我們將它冠以“習慣”的帽子,這不無因為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以通過記憶去取這個地方所有我們需要的既有的東西。而這個丁村地處汾河轉彎之處,汾河呈一個幾字將其環抱在內,三面環水,其中一面坐落山崖之上緊鄰汾河水面,另外兩面一面緩坡一面較為平坦,適宜進出;與陸地交匯的一面被森林屏障阻隔,并不能輕易視之面貌,非村中之人不能尋其路。汾河上游多泥沙淺灘,水流速度快并不適合水運發展,而到了中下游流速趨緩,水面寬泛,非常適合水運交通的發展,丁村正是當時水運必經之地;離它不遠之處現還留有當時官府設立的驛站,明朝時曾在此設重兵駐扎,還多次加派官兵在此鎮守,說明此地同樣也是陸路交通的咽喉之所,這讓本來就是咽喉要塞之地的丁村更加傳奇的色彩。自古要寨咽喉之所必是官家重地,但是丁村并沒有因此而曝露于世間,甚至之后很多次的政權更迭、社會動蕩也都沒有影響到丁村的日常,如果我說這和它的環境無關,相信并無人愿贊同,以證此事,其原由自不必多言。正所謂“山明水秀人杰地靈”,地理位置這么優越的地方,想必也是人才輩出。而事實上雖然丁村人仕途并不輝煌昭著,沒有朝野重臣,但是在商業上的成就確是赫赫威名,盛極一時。在當時的皇商“晉商”中也是佼佼者,其名“太平商人”,太平商人中堅共分為五股,小小的丁村獨占一席,可見它的能量不容忽視。
當時的丁村人在沒有我們現在這個大數據化模塊社會的技術支持下就能發現此中奧妙,并將之置于中心無限擴大,以此為支點發展商業,而且主次分明,有圓有方。以小商品、雜貨倒賣起家,兼營各類的物品,在做大之后又做了很多副業,包括洋行、商行……之類,循序漸進,如畫卷般平鋪展開,梅花處處開。如果說他們沒有敏銳的商業眼光、精明的商業頭腦,那又是什么可以引起如此盛情?以此也不得不佩服當時的丁村人思維活泛、靈動,還有為了生活而思考得來的智慧。
對于這個以商業起家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的丁村,也不會僅僅因為商業而受到所有人的注視,在那個封建王權刻意營造的“士農工商”商為末微的社會,一個商人無論他成功與否都不會在社會上被承認,因為其社會地位在一開始就被定位,終其一生。因此出于自身的原因在掙了錢之后商人只能“衣錦還鄉”,再加上當時的情趣消費并不完整,除了日常生活花費,所剩余的錢除了對自己的老宅進行改修擴建或者購置新宅之外,并無別的出處,所以建筑越建越大,越建越精美,再加上沒有經歷社會的動亂,被大規模破壞,其對建筑學的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事有窮盡,人有終”——即使你是阿基里斯(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出生之后被其母親提著腳踝倒著浸在冥河水之中,所以除了腳踝之處,均被歷練,刀槍不入。這也是其弱點,固有“阿基里斯之踵”一言,所以即使強如阿基里斯也還是有小卻足以致命的弱點)。到后來匪患當道,商業不景氣,門市多關門閉市,資金回撤,縮小營業范圍,其后輩子弟無所作為,多染上大麻癮,也走上了商人的老路,整個家族開始走向衰落。我們現在通過衛星定位得到的圖像可以看出它住宅的分布,就如同我們穿過一個卷曲空間留下的軌跡一樣,隨著卷曲空間的空間變換曲折而變化。不僅僅如此,看丁村寨墻開門的方向也是如此,“左青龍,右白虎,前有名堂,背有靠山”,在一個風水中“腰纏水”的卷曲空間,有序分布。
如果這是我用我們說的規律、習慣去分析所得,那現在它是否適合丁村的整個發展狀況,而不至于使我們走向別的方向,我不能做出肯定的回應,因為我也是在路上,一邊走一邊瀏覽風景,隨手摘取美麗果實的幼童。但是在我看來變異是不容消滅的存在,它的存在是使我們能夠辯證看自己的契機,也是我們能夠在“巨人肩膀上”走得更高更遠的機會。所以這個框架應該隨著人類的辯證一直豐富,除了我們一直用的那些(萬能)條件,為了一些特殊的情況我們也應該提出新的方法來使它不斷完善(因為沒有什么是完美無瑕的)。其實不止上面所說的這些原因,我們也可以用別的科學去證明,因為知識在本質上是相通的,只要我們能夠將它上升到了一個足夠的高度,既然如此那么我們用數學、生物、化學的觀點去分析它可以嗎?這是我所想的,我也想嘗試一下,我把數學的元素加入到里面,希望可以達到一個不同的效果。我覺得肯定不止數學的元素可以指引我們,那如果現在我用化學的藥劑反應來分析它,那是否也會得出不同的看法,那物理呢?
這個藍色星球萬有引力是否存在,不止在我們在討論,各科學者也一直爭吵不休,沒有定論。但是在牛頓的理論之中是顯然存在的,并且產生作用,而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之中引力是因為空間的彎曲才產生的,引力究其根本是如何產生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冠以習慣的地球公轉就是地球自我的慣性行為。而丁村所在的卷曲空間是慣性行為還是引力所形成的曲徑折躍我們可能無所得知,但是正是因為這個存在著的跳躍空間,讓丁村有了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而這里的優勢是否會上升,近而對天文學發展有所影響,我無法準確說明,并作出相應的預判,但是其對建筑的影響卻是千真萬確。
人類知識庫這個摩天大廈,不為風之搖曳,不為心之跳躍,不為人之所動,以其權威性來塑造它在人心中的地位,但是它是人所創造,不應為它所羈絆,而棄之未來。應有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氣魄來在這個注定沒有風景的路上一路向前,不為所動。
參考文獻:
[1]李秋香.丁村[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