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尼瑪
摘 要: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的一項國家級頂層合作倡議。“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有效推進我國及世界的共同發展,并能夠拓展全新的發展機遇。西藏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地區,旅游發展在西藏整體經濟發展當中具有獨特的地位。西藏處于我國西部邊疆地區,肩負著維護我國西南邊境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任。因此,西藏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國的國防安全、西部大開發具有息息相關的聯系。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西藏全域旅游發展研究,來闡述當前西藏全域旅游發展現狀并提出了相關的發展建議。總體而言,西藏全域旅游發展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因此,更應該立足于西藏自身的旅游發展實際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與完善。在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契機下,西藏如何融入到這一國家發展戰略當中,把握好當前最佳的發展機遇,進一步促進西藏全域旅游發展,是當前西藏必須積極面對并亟待解決的發展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西藏全域旅游發展;研究
[基金項目:2016年度西藏大學“珠峰學者人才發展支持計劃”青年骨干教師項目]
作為我國面向“南亞大門”的西藏,如何來充分發揮自身的地緣優勢與區位優勢,在“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契機下,來有效促進自身的整體發展,是當前西藏必須考慮的重大發展問題。由于旅游業的發展,是國際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發展旅游業能夠有效構建起區域性的國際新型關系,進一步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渠道,從而有效促進區域性的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項目的交流與聯系。本文以西藏全域旅游發展作為研究對象,以此來闡述怎么樣在當前“一帶一路”背景下,來有效發展西藏全域旅游,以此來促進西藏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進而有效促進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的實現。本文立足于西藏構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旅游發展整體戰略,通過深入分析與研究西藏地區旅游業發展的現狀,進一步提出了西藏在全域旅游發展過程當中所具有的問題,進而提出了西藏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建議。
一、西藏構建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概述
當前,西藏在構建全域旅游發展的過程當中,面臨著諸多的問題,既具有自身的優勢,也存在不足之處。但是,從整體而言,由于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因此,西藏發展全域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對于西藏而言,必須把握好當前“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充分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尋找出適合于自身的旅游發展道路,構建起全方位、多角度的旅游發展模式,以此來較好地促進西藏全域旅游發展。
(一)當前西藏全域旅游發展現狀
我國在“十三五”期間旅游業發展規劃當中,建設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重大發展戰略,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西藏作為我國的旅游熱點地區之一,必須立足于構建體現出高原性、民族性的全域旅游示范區,以拉薩市、林芝市作為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發展契機,來推進西藏全域旅游發展。
根據中國西藏新聞網相關報道,截止2016年,西藏全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315.94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8%;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0%;旅游總收入達到330.75億元,同比增長17.3%;全區擁有117處A級風景區。通過這些實際數據可看出,西藏旅游產業呈現出規模化發展的良好態勢,西藏的旅游經濟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2016年,西藏投入巨資,對珠峰、納木措等7個景區開展全面改造,并以此作為發展試點,來進一步推進西藏的全域旅游發展。2017年,西藏將立足于高原性、民族性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重點在全區建設四個國家級、四個自治區的全域旅游示范區,以此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整體推進西藏全域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二)西藏旅游資源深層次分析
西藏居于中國大西南,世居民族是以藏族為主體,在中國是一個具有多樣化旅游資源的地區。全區地域內具有冰川、高原、盆地、丘陵、草原等多種地形地貌,以此,具有發展旅游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西藏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西藏具有多樣化的旅游資源,依據其屬性,可將其劃分為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兩大類。
1.自然旅游資源
山川湖泊:西藏具有多樣化的地形地貌,其中最為多見的是高原地形地貌。全區分布著眾多的山脈,其中就有全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山脈、昆侖山脈均分布在西藏,而這些險峻的山峰,較為適合發展登山旅游、探險旅游等旅游項目。西藏湖泊眾多,具有1500余個大小湖泊,約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33.3%,其中有享譽中外的雅魯藏布江、納木錯等江河湖泊。其流域周圍生態環境優美,并有較多的野生動物,是發展生態旅游的最佳之處。
2.人文旅游資源
藏民族飲食:藏族食品富有自身的特色,藏區通常是以肉類、奶類、糌粑來作為主食,酥油茶也是一種久負盛名的奶茶制品,是西藏的代表性食品。而這些藏族食品能夠提供豐富的營養,使人們在高原地區身體能夠較好地抵御寒冷。游客在藏區旅游時,可食用這些雪域高原特色食物。
藏民族節日:在西藏具有較多的節日,其中,藏歷新年是藏區最為隆重的節日;雪頓節,是以藏戲表演為主題的節日;望果節,是以慶祝豐收為主題的節日。這些豐富多彩的藏民族節日,也是當前的一個旅游熱點,因此,可進一步地發展節日旅游經濟。
二、西藏全域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當前, 西藏全域旅游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毋庸諱言的是,從西藏旅游發展來看,雖然旅游發展的形勢喜人,但是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交通運輸問題,是制約著西藏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對這些存在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有利于把握當前西藏旅游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并對今后的發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
(一)發展現狀
西藏地區發展全域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自然條件與豐富多彩的歷史人文條件。據相關統計顯示,截止2016年,西藏全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315.94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8%;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0%;旅游總收入達到330.75億元,同比增長17.3%。全區擁有117處A級風景區,西藏旅游業發展態勢較好。
(二)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西藏發展全域旅游業,雖然特色的景點較多,但分布在較廣的地域當中,因此,呈現出旅游資源的分散性,由于交通基礎設施的制約,未能有效形成旅游資源發展的合力。西藏享譽世界的旅游景點是布達拉宮、大昭寺等,這些代表性的景點也是全球游客必到的熱門景點。但是,對于西藏全區的山水旅游資源、人文歷史旅游資源發掘較少,缺乏全域旅游營銷宣傳,全區共同參與全域旅游氛圍不夠等問題的存在,也形成了西藏全域旅游資源整合力度較弱,未能有效彰顯出西藏全域旅游整體效益的現狀。
同時,由于旅游業集中在觀光旅游領域,未有效開發出高原登山旅游、高原探險旅游、藏民族節日旅游、雅魯藏布江漂流旅游、生態觀光旅游、高原農業旅游、雪山旅游等具有西藏雪域高原特色的旅游項目。當前西藏的旅游業還具有單一性,未能較好地拓展旅游的多樣性,沒有形成多元化旅游的發展態勢,缺乏特色旅游的開發與拓展,未能吸引到更多高品質、具有多元化旅游需求的游客。
(三)全域旅游缺乏發展的動力,項目支撐的力度較弱
旅游產業想要獲得較好的發展,就必須有旅游項目來進行支撐。從當前西藏發展全域旅游來看,其旅游產業發展的大項目較少,因此旅游項目支撐作用并不明顯。當前所具有的旅游項目還未能展現出起良好的輻射效應,難以發揮出全域旅游的引領作用,項目支撐的力度較弱。另外,由于旅游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后,通往偏遠地區的交通道路建設,由于受到高原地區高海拔、高原復雜地形、高原氣候的限制,其交通的通達性較弱,通達時間較慢,游客難以便捷地進入西藏。進出西藏的交通方式,是以航空、鐵路、公路運輸為主,尤其是航空運輸,這樣就必然會增加游客旅游成本,對于西藏旅游業的發展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旅游景區的綜合接待能力、整體服務水平等諸多方面都有待提升,難以發揮出全區旅游的綜合效應。
(四)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亟待提升,管理水平不高
現今,西藏大型旅游景點與一些餐飲酒店企業,大都具備專業的管理團隊,其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較高。而小型的旅游服務公司以及景區的農家樂當中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綜合素質較低,未經過正規與系統的培訓。這樣必然會導致旅游景區的服務標準不統一,服務水平也具有差異性,難以讓游客感受到優質的服務,從而增加了游客對旅游服務水平、服務質量的投訴量,使得旅游產業難以獲得較好的發展。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培訓,重點是強化教育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讓旅游從業人員明確自身是西藏旅游的窗口,必須以優質的服務、良好的態度來讓中外游客真正感受到西藏旅游最佳的一面,并進一步統一服務標準,有效提升服務水平。
三、西藏發展全域旅游的建議
西藏發展全域旅游具有較好的條件,但是,僅僅具有優質的旅游資源還不夠,必須針對于西藏旅游的實際情況,來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學性的發展建議,有效地促進西藏旅游產業朝向縱深的程度發展,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必須具備全域發展意識,統籌規劃科學建設
西藏發展全域旅游,首要的一點在于,必須具備全域發展意識,統籌規劃科學建設。應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學習與借鑒國際與國內發展全域旅游的先進理念與成熟經驗,并對全區的旅游資源、旅游市場、旅游產業進行深入的實地調研,廣泛征求行業內的意見與建議,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構建起“雪域高原、大美西藏”的大旅游理念,進一步推進開展全域旅游的分析與研究,將旅游元素有效滲透于西藏的社會經濟發展當中,統籌安排“旅游、住宿、餐飲、購物、娛樂、體驗等各個旅游要素”,有效整合景區與城市規劃,構建全域景區的合作與互動。在西藏整體旅游規劃當中較好地實現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將旅游規劃與城市的整體發展規劃相互統一,將旅游景區的改造升級、旅游項目建設納入到城市發展規劃當中,科學合理地統籌使用旅游資金、旅游用地,并有序推進旅游項目的實施,促進全域旅游的目標的實現。
(二)推進落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游配套
想要發展全域旅游,首先要推進落實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真正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促進景區與景點無障礙通達能力的提升。立足于已開通川藏、滇藏、新藏三條入藏公路大動脈以及青藏鐵路,來進一步拓展西藏區內的交通網絡,并開展通達景區與景點專線公路建設,從而有效地構建起通暢的內外部旅游交通網絡。開展前期調研工作,對于景區與景點存在交通阻梗的地方,來進行公路路網建設,并在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下,來建設旅游環線,使各個景區與景點能夠通過路網來進行有效的連接,形成西藏旅游的交通運營網絡。第二,改進與完善景區與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在景區與景點做好旅游標識的建設,建設好停車場、住宿、餐飲、公廁等配套設施,使游客在旅游時能夠進行深度旅游。在景區與景點進行深度旅游,從而促進旅游消費、提升旅游附加值,營造規范的全域旅游服務體系。第三,構建景區景點配套服務。出臺一系列有利于旅游發展的政策,吸引區內與區外的旅游資金投入,引導景區景點的農家樂進行改進與完善,并探索“旅游公司+農家樂”的旅游發展模式,充分利用藏區農牧民集居地來開展“藏區民宿體驗游”等旅游項目,以此來彌補藏區農牧民集居地旅游配套設施不足的實際問題,從而探索出適合西藏發展全域旅游的新途徑。
(三)彰顯自身特色,整合各項旅游資源
西藏旅游的主要景點大都是圍繞著“雪域高原、宗教建筑、冰川雪山、溫泉之旅、草原牧歌”為主的高原旅游來展開,結合“西藏全域旅游”的規劃,進一步推進西藏旅游標準化建設,貫徹落實標準化管理,較好地提升西藏旅游的知名度。
一是促進西藏旅游的轉型升級。構建“雪域高原、大美西藏”的旅游理念,整合西藏各個景區景點,發展具有雪域高原特色的觀光旅游,并形成一年四季西藏旅游的旅游概念。另外,作為旅游主管部門,應引導當前西藏全區的旅游景區景點的聯系與互動,形成西藏旅游發展的整體效應,加大西藏旅游的宣傳與推介,進一步拉動西藏的旅游消費,提升旅游附加值,使西藏旅游經濟獲得可持續性發展。
二是提升旅游項目的引領效應。構建“人間圣地·天上西藏”的旅游品牌的宣傳與推介,在西藏積極主動地創建國家5A級景區,并持續性推進西藏全域旅游的發展。借助于西藏拉薩市、林芝市正式納入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規劃的發展契機,充分發揮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帶動效應,加快推進西藏大型旅游項目的規劃與建設。進一步加大西藏旅游的宣傳力度,讓西藏旅游的品牌深入人心,拓展西藏旅游的影響力。
三是開發西藏旅游特色產品。開展好布達拉宮、大昭寺等宗教建筑、知名旅游景點的保護利用,深入發掘其中所蘊含的藏文化內涵,提煉與升華藏文化的精髓,促進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發雪域高原系列的特色旅游產品,促進西藏旅游發展。
(四)進一步強化宣傳推介,做好全域旅游營銷
做好西藏旅游品牌的宣傳推介,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做出精確定位,進行重點營銷。借助于“人間圣地·天上西藏”的旅游品牌的宣傳與推介,并與國際、國內旅游機構、各類傳媒進行緊密合作,做好全域旅游營銷,進一步提升西藏旅游知名度,拓展旅游領域,吸引更多旅游者來西藏進行深度旅游。二是做好藏文化傳承與發展,借助于舉辦傳統的藏族節日,來開展節日旅游。例如,傳統的藏族雪頓節、望果節等豐富多彩的藏民族節日,也是當前的一個旅游熱點,以此來提升藏族節日旅游的影響力。依托西藏美麗的自然風光的良好的旅游條件,來進一步整合西藏的景區景點,并做好旅游活動策劃,可將高原探險、高原登山、高原河流飄流等旅游活動舉辦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賽事,增進西藏旅游的知名度,通過節日旅游、賽事旅游,來有效提升西藏旅游的國際影響力。三是拓展宣傳推介的渠道。與時俱進地進行宣傳語推介,可充分運用“信息時代”當中網絡化的宣傳模式,借助于開展“雪域高原系列微電影展播”、“雪山之夢”征文活動、西藏旅游形象大使大賽、西藏旅游主題宣傳語征集、西藏旅游Logo征集等形式多樣的網絡宣傳活動,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來進一步增進西藏旅游的知名度,從而讓西藏旅游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并有效吸引全球旅游者的到來。
四、結語
總之,西藏發展全域旅游,應構建起以拉薩作為中心點,東西南北四條精品旅游環線為輔的模式,并打造茶馬古道、唐蕃古道、新藏旅游文化廊道,將拉薩定位為國際文化旅游城市;構建林芝國際生態旅游區、岡底斯國際旅游合作區,打造珠穆朗瑪峰生態文化旅游圈、康巴文化旅游圈、羌塘草原文化旅游圈、象雄文化旅游圈,以此來構建起由點及面全面覆蓋的全域旅游發展態勢,突出鮮明的雪域高原的特色旅游,充分發揮出西藏全域旅游的良好效應。在“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的指引下,西藏旅游不僅僅是以往傳統的主要面對國內旅游市場,而是面向南亞、東南亞,乃至全球旅游市場的國際區域性發展的全新格局。西藏應依托于自身面向南亞的區位優勢,具備全球旅游區域發展的視野,在“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的全新形勢下,持續性整合旅游資源,進一步優化西藏的旅游項目,創新發展旅游投資融資平臺,積極促進西藏旅游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以此來成為促進西藏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從而真正實現西藏全域旅游發展的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萬學道.對發展全域旅游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N].中國旅游報,2017-11-14.
[2]王發莉,達瓦薩珍,才央卓瑪.全域旅游背景下拉薩市“旅游+”問題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09):98-100.
[3]王慶生,張行發.全域旅游開發的若干思考[J].城市,2017,(07):56-61.
[4]姜文穎.新理念背景下延邊旅游業發展研究[D].延邊大學,2017.
[5]劉呈艷.少數民族地區全域旅游發展探析——以西藏拉薩市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6,(06):72-76.
[6]徐寧,圖登克珠.“一帶一路”背景下西藏邊境旅游發展的戰略選擇[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2):147-152.
[7]馮海輝.“一帶一路”建設與西藏跨越式發展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6.
作者單位:
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