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嫻靜
摘 要:文章從分析北京市個案社區甄選的現狀及其問題入手,分析個案社區中人員甄選現實的情況,提出較為完善的改革思路與政策建議,以促進北京市社區工作者甄選機制的制度化發展,為新時代北京城市化建設中涌現的大量新興社區作為借鑒參考。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社區工作者;甄選機制
[本文為作者主持的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社區社會組織的培育與發展》(項目編號15JGB127)研究成果之一。]
一、城市社區工作者甄選現狀
(一)個案概況
北京市順義區香悅四季西區社區成立于2014年11月,地處于馬坡新城,隸屬于雙豐街道辦事處,北至順興街,南順恒大街,東至乾安路,西至和安路,轄區占地面積27.1萬平方米,共有43棟別墅,27家商鋪,26棟住宅樓,45個單元,總戶數2768戶,常住人口2471人,流動人口510人,人口結構相對復雜,是順義新城內占地面積最大,集兩限房、商品房、別墅、商鋪等多種類型建筑的綜合性住宅區。社區居委會現有社區工作者13人,其中,居委會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員11人。隨著城市建設和社區發展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進,社區居委會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第一”的思想,處處事事以“方便居民、簡化程序、減少環節”為原則,本著處理問題“快速、方便、利民、實事求是”的方針。秉承積極建設“平安、綠色、和諧”社區,組織壯大志愿者維穩巡邏隊伍,力保社區穩定,積極倡導垃圾分類,創新開展豐富多樣的社區活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社區的平安、和諧、安定做出最大貢獻。
(二)社區工作者甄選現狀
北京市社區工作者甄選機制是參照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北京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北京市居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等法律條文和行政條例實施的。北京市社區工作者的甄選機制種類有選舉制、選任制、社會招錄等。社區黨組織專職工作者通常采取選舉和任命方式,社區居委會專職工作者采取選舉方式,社區其他專職工作者(社區服務站人員)采取社會招錄方式。
隨著順義新城建設,大量社區涌現,在成立居委會前期,普遍采取籌備組試運行模式。順義區香悅四季西區居委會前期為居委會籌備組(試工作1年),甄選居委會籌備組社區工作者采用的是社會招錄的方式,通過街道組織的統一報名、筆試(類似于事業單位綜合性試題)的方式層層篩選,確定籌備組人選。香悅四季西區社區籌備組成員共13人,其中組長1人,副組長1人,組員11人,平均年齡為33歲,學歷水平為本科6人、大專6人、高中1人,有3人曾有過社區工作經驗,2人已考取社會工作者資格證。
經籌備組1年期的試運行工作后,在街道辦事處指導下,由社區黨組織組織召開社區居民會議(80%以上居民戶代表參加會議),推選社區選舉委員會并上報給街道指導組,確定居委會成員的職數,確定提名候選人(多為籌備組成員)的時間、地點及人數。居委會成員指主任、副主任及委員,其中與社區黨組織交叉兼職不得少于5人。社區居委會選舉采用直接選舉方式,即全體有選舉權居民進行選舉的方式。現香悅四季西區居委會成員為13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組員11人,全部為居委會前期籌備組成員。
二、城市社區工作者甄選存在的問題
(一)街道干預力強
街道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其作用應當是指導協助居委會工作,但在香悅四季西區社區居委會的整個組織建設、成立的過程中,街道辦始終扮演著策劃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首先,居委會籌備組人員的社會招錄條件是街道辦設置,人員甄選也是由街道辦進行選拔的。其次,在居委會成員選舉過程中,街道辦選委會對候選人提名有間接干預,其籌備組成員“理所當然”地被提名為候選人。在投票結束后,街道辦會“操作”投票結果,讓候選人順利當選。同時,在整個投票過程中,街道還會要求居委會做好投票前的居民動員工作,做到居民積極參與度高,投票會場氣氛熱烈、程序規范。
(二)居民參與度低
由于香悅四季西區社區是新興社區,人口性質較為龐雜,因此,在居委會選舉過程中,突出存在著居民參與度低的問題。一是社區居民參與選舉投票的意識薄弱,參與度低,普遍存在事不關己的心態,不能直接將手中的權利發揮運用,在“社會人”向“社區人”的轉化關系中,沒有做好思想和行動上的準備。二是由于住房種類多樣(如:公寓樓)導致社區內流動人口比例相對較大,人戶分離現象普遍存在,讓流動人口主動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中來十分困難,這給居委會選舉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三是能夠主動積極參與投票的居民多數為社區網格化人員(黨員代表、樓長、小組長)及中老年人群體,存在著年齡結構和階層結構的失衡。
(三)選舉規范性差
社區工作者的職位重疊,例如社區黨組織成員與社區居委會成員高度重合,不重合的多數還是離退休人員,不直接參與社區工作。因此在社區居委會選舉的前期準備過程中, 由社區黨組織組織召開社區居民會議,推選社區選舉委員會,實際上就是由居委會成員討論推選社區選舉委員會。這一現象的出現反映了現行社區選舉規范性差的問題,社區居委會可通過與社區居民之間建立的人際關系網來挑選適合的候選人,以達到最終順利當選的目的。這種“形式選舉”實際上是脫離了居民生活,加深了居民對居委會行政化的誤導。
(四)參選人員素質不高
香悅四季西區社區居委會籌備組甄選社區工作者采用的是社會招錄的形式,社會招錄方式是指由街道辦組織統一安排報名、筆試。社區工作者缺口大,上崗時間要求緊張,除了年齡、學歷等硬性條件,對社區工作經驗以及持有專業資格證等無具體要求限制,且筆試內容多以與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考試類似的綜合類試題為主,對社區專業性基礎知識和理論考察較少。因此通過此類形式進入到社區工作的社區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基層服務經驗,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
三、完善城市社區工作者甄選機制的路徑
(一)合理劃分社區與街道權力
在厘清社區居委會與街道辦的職能范圍方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居委會有落實人事權、資金支配權和資產管理權。而在現實工作情況中,居委會除了承擔這些工作任務外,還要接受大量的街道派發任務。因此,想要讓居委會真正達到自治的目的,就必須要把街道的行政工作收回街道,僅就法定的工作任務落實下派給居委會,對居委會起到協助指導作用,而不是直接領導,損害社區組織的自治原則。在社區居委會的人員甄選、人事任免等事務上,應由社區黨組織以及社區居民代表會議等居民自治組織討論決定,街道辦應當把這些應由社區自主管理的事務權交還給社區,讓居民真正選出“社區帶頭人”。同時,要建立社區居委會對街道的評議考核制度,使街道與居委會兩者起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積極作用。
(二)培養社區精神和意識
在宣傳工作方面,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宣傳形式,向不同年齡層級和社會階層的廣大居民進行宣傳,鼓勵居民主動參與到社區公共事務中來,形成“社區人”的自治意識。充分利用社區網格化管理,調動黨員代表、小組長等網格化管理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居民群眾的動員工作。在選舉期間,適當發放生活用品或紀念品等進行物質激勵,通過物質補償措施保障居民參與度。首先,社區居委會在日常工作中要著重解決居民反應迫切的問題,提高居民對基層管理滿意度,從而增加對社區公共事務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可以通過建立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社區信息員、社區論壇、社情民意等多種民主自治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拓寬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路徑,努力提升社區居民“社區人”意識,初步形成社區自治體系。
(三)調整社區和政府的權責
從社區角度。首先,社區居委會作為自治組織,主要目標是服務于居民,而不是成為街道的“派出機構”,去行政化,找準自身定位,將居民的切身利益與工作掛鉤,提高居民的參與效能感,問題解決在社區,逐漸培養居民“社區人”意識,達到社區“自主自治”目標。其次,一方面社區在資金使用上要合理規劃,規范資金使用,形成管理制度,提高綜合效益,減少財政上對政府的依賴;另一方面,要拓展社區資金獲取渠道,逐漸建立資金長效投入機制。社區居委會要努力提升組織自身影響力,通過本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捐等社會性集資形式,建立資金自籌機制。
從政府角度。政府自身明確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并且規定了街道擁有街區的綜合協調權,但是卻并未對街道提供其他相關保障措施。政府部門將大量的工作下派到街道,造成街道工作量繁重,而街道的績效考核權同樣在政府部門,所以在這種業務量大且績效壓力大的情況下,街道也會無奈把工作下放,使社區居委會逐漸淪落為幫助完成街道工作的“工具”,阻礙社區發展。因此想要徹底改變社區行政化趨勢,其根本措施還是要厘清各級政府的職責關系,改革城市管理運行體制,完善法律,為社區創造“自由呼吸”的空間。
(四)建立多元化甄選指標體系
社區工作者對社區服務工作的影響至關重要,社區工作者的水平直接決定了社區治理水平、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的高低。香悅四季西區社區工作者普遍年齡偏大,教育水平較低,社區工作經驗及社區專業理論知識欠缺。為了更好地提供專業的社區服務工作,必須提高社區工作者素質和專業水平,建立多元化的人員甄選指標,逐步實現社區工作專業化、職業化。
第一,通過社會招錄的形式甄選社區工作者時,在考題方面,不再使用類似于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綜合考試試題, 而是單獨出題,主要考察社區服務工作的專業知識及社區服務意識等,以達到社區工作者人員甄選專業化的目的。
第二,除了年齡、學歷等硬性條件設置外,要特別甄選所學相關專業、曾具有社區工作經驗、已取得社會工作者資格證的候選人,對于上述類別的候選人,可以提出優先考慮的辦法,以此提高社區工作者隊伍職業化和專業化程度。
第三,在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的同時,要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晉升制度等長效機制,既吸引高素質人才向社區流動,又要留得住。同時政府可出臺相關補貼政策,鼓勵大學生村官等高知群體投入到社區基層的工作中,提升社區服務隊伍的整體水平。
作者單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