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今年工作,要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穩和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是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三是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
2018年,這些新舉措你一定要知道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多領域推進“互聯網十”。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完善增值稅改革。
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
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取消流量“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深化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
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創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完善區域發展政策,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今年再進城落戶1300萬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異地扶貧搬遷280萬人。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推進“廁所革命”,促進農村移風易俗。
積極擴大消費和促進有效投資
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推動網購、快遞健康發展。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標準。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積極擴大進口,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合理調整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健全勞動關系協商機制,消除性別和身份歧視。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把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