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珍 王婷婷
摘要:《高級財務會計》在會計學科體系中地位非常重要,是普通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后續課程,學生要學好該門課程,需要學好相關的前期課程。目前許多學校的學生學習該課程時,感覺無從下手,難度很大,本文分析了學生學習該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高級財務會計;合并財務報表; 特殊業務
《高級財務會計》是本科院校《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延伸,研究的是“特殊業務、特殊行業、特殊呈報”的會計理論與實務,是財務管理、審計學專業的選修課程,能否學好該課程對相關課程的影響很大,許多學生學習該門課程時,深感力不從心,內容很難掌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個體原因,也有課程本身的原因,也有授課教師的原因。
一、 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 許多業務內容特殊,學生平時學習接觸的少
目前盡管不同版本的《高級財務會計》教材內容不相一致,有的教材內容差別還較大,但是基本內容都包括企業合并、合并財務報告、外幣業務、租賃會計等特殊業務,這些業務由于特殊,在會計專業其他課程中都幾乎沒有涉及,學生平時課堂學習中接觸的極少,又因為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加之平時閱讀的專業書籍較少,因此,面對有一定難度的特殊業務,學生學起來感覺困難很大。
(二) 內容綜合性強,需要雄厚的中級財務會計基礎
《高級財務會計》與《中級財務會計》相比,不僅很多業務是特殊事項,特殊呈報,而且內容綜合性強,難度大,以合并財務報表為例,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在編制抵銷會計分錄時,既要求學生掌握《中級財務會計》的壞賬準備的提取、轉銷業務,還需要掌握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業務以及銷售收入的確認、成本結轉等有關業務,需要學生有良好的專業基礎。但是有些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中,不注重方法,不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死記硬背,學習《中級財務會計》時,對有些知識當時表面會了,但是實際沒有真正理解,所以隨著實踐的推移,許多知識漸漸都忘了,學習《高級財務會計》時,涉及的《中級財務會計》知識真正想起來的不多,所以,學習《高級財務會計》感到難度較大。
(三) 部分教師缺乏教學經驗,無法把握課程內容之間的銜接
目前,許多普通本科高校按課程劃分教研室,設置“基礎會計教研室”“財務會計教研室”“審計教研室”等,導致有的教師多年承擔一門課程或兩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如有的教師只講授《基礎會計學》和《會計模擬》課程,有的只講授《中級財務會計》,當這些老師講授《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時,由于缺乏教學經驗,對課程之間的銜接把握不好,導致學生學習《高級財務會計》吃力。
(四) 部分教材照搬會計準則和西方財務會計內容
目前《高級財務會計》版本很多,內容不盡一致,有的教材不僅內容新穎,而且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如東北財經大學劉永澤教授主編的《高級財務會計》教材,與此相反,有的教材內容陳舊、龐雜,照搬會計準則和西方財務會計內容,教師和學生不易理解,實用性很差,不利于會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二、 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 對高級財務會計的特殊業務要有正確的認識
在會計學專業本科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中,《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是密切相關的專業必修課程,而且排序清晰,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和漸進性。但是,《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每門課程包含的具體內容卻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的學校針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有所不同,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有所差別,不同學校教師對專業認識的不盡一致所致。一般專家學者認為,第一,高級財務會計應包含特殊業務、特殊事項,第二,一些難度大的會計業務應歸屬于高級財務會計。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正確理解《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的劃分,正確認識高級財務會計的特殊業務,注意把握他們和一般業務的不同,正常業務的處理一般是從起點到終點,應用的是正常思維,但是對于編制合并財務報表調整分錄這些特殊業務,有很多時候分析思路不是傳統的正向思維,而是逆向思維。
(二) 學好《中級財務會計》,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
《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是密切相關的會計專業骨干課程,在學習《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時,諸如外幣業務的核算、企業合并等業務,許多會計業務的核算原理遵循的都是中級財務會計核算原理,因此,需要學生必須學好《中級財務會計》,牢固地掌握中級財務會計的理論和核算方法,只有這樣,學習《高級財務會計》才能輕松自如。
(三) 專業教師應輪崗授課,注重把握課程內容之間的銜接
在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各高校之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培養質量的競爭,要想培養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必須有優秀的師資作保障。因此作為會計專業的教師,不但動手能力要強,而且,理論教學水平要高,知識面要廣,為此,教師不能多年只教一至二門課,應實行輪崗授課,講多門課程,從而更好地把握不同課程相同內容的講授,深入了解不同課程內容之間的銜接,如在講《中級財務會計》存貨、固定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內容時,有些問題要重點強調講解,因為許多內容《高級財務會計》還要用到。
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特殊會計業務具體處理方法,更要在講授會計理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總結規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的引領作用,對于學生學好《高級財務會計》是非常重要的。
(四) 加強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它直接體現培養目標,因此,各轉型高校為培養適應科學技術發展要求的應用型會計人才,必須加強教材建設,《高級財務會計》教材要突出實務性,對理論知識的闡述以“必須”“夠用”為度,科學合理劃分《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的內容,二者既要有所側重,又要相互聯系,避免重復,以便于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形成知識的系統化和遞進性。此外,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但是不要照搬準則的內容,要通俗易懂,便于教師教學組織和學生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倉萍萍,王奇杰.高級財務會計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J].財會通訊,2014(22).
作者簡介:張秀珍,王婷婷,吉林省長春市,長春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