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杰

時下的居民家庭里,差不多都安裝了空調。可是三四十年前呢,幾乎還沒有人見到過空調這玩意兒。大概是20世紀的80年代初期吧,四川北路上開了一家空調專賣店,光顧的人不少,真正買的人不多。原因有二:一是買不起,更怕費電;二是貨缺難買。當時都是單一的品種——單制冷窗式空調,功率也不大,啟動之后噪聲倒較大。安裝的時候要在窗上卸掉一塊玻璃,把沉重的空調機固定上去,再密封好。夏季一過,春秋冬季都得閑著。好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是飛快的。過了沒幾年。就推出了壁掛式的,還有大功率的柜式機。再后來,有了吸頂式的,甚至中央空調系統,現在又有了便攜式的移動空調機。真是五花八門,眼花繚亂啊。
現在無論是坐在家里還是待在辦公室里。夏天要是沒有冷空調、冬天要是沒有熱空調,就會覺得日子太難熬了。受罪似的。大家是否設想過,空調問世才幾十年。之前的千百年是沒有空調的,古人是怎么度過炎炎夏日的?據說古代有冰窖。就是在冬天把冰塊藏入地窖里,待到夏天取出一些來,做成冰鎮飲品,防暑降溫。蘇軾曾這樣描述夏日的閨怨:“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古人沒有空調,有冰塊降溫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大多數人家是沒有這樣的享受的。李白就沒有這種待遇,他寫過一首詩,題為《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堂堂大詩人,也只得搖扇袒胸,去林中納涼。
其實,大自然有它自己的四季更替規律,人為地去打破它,未必是上策。俗話說。心靜自然涼。為什么就不能靜下心來,感受陣陣的清涼,而非要開空調去制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