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同志飽含深情的這句話,直抵人心、催人奮進、意味深長。
這是一個改天換地的新時代,我們都是有幸親歷的見證者。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受創傷、歷經磨難。而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1978年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幾代人目睹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滄桑巨變;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正在日益成為現實。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此之近,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這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新時代,我們也應是無愧于后人的開創者。站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歷史節點上,我們正在開創的事業前無古人,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嚴肅提醒:“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的這一警示,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把“忠誠敬業、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公仆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開路先鋒的拼搏精神打好頭陣,以舍我其誰的歷史擔當造福子孫。
這是一個大有作為的新時代,我們更應是腳踏實地的建設者。如今,美好藍圖已經繪就,階段目標已經確定,對于全體中國人特別是廣大黨員干部來說,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都應成為奮勇爭先的“運動員”,而不是站在場外的“旁觀者”。在挑戰艱巨、機遇空前的新形勢下,需要大力倡導“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求真態度,需要自覺踐行“少一些空談、多一些實干”的務實作風。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實踐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把舵,作為8900多萬黨員中的每一個體,都需要“加滿油、鼓足勁”,帶領廣大群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爭做出彩的中國人。
改革開放40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深切體會到,只有“厲害了,我的國”,才有“幸福了,我的家”。而一個國家的分量和力量,來自每一個體的“質量”。在這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我們既是幸福的受益者,更應是頑強的奮斗者和睿智的創造者。讓我們以排頭兵的使命感、主人翁的責任感、先鋒隊的精氣神,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無愧于我們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