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丹
深麥色的皮膚,炯炯有神的目光,他像牛一樣耕耘,像虎一樣敢闖。耕耘在自己成長的土地上,他帶領鄉親百姓種田種出了新希望、新高度。為穩定當地糧食生產和帶動青年農民回鄉創業致富,他不辭辛苦,積極奔走。他正是長沙龍虎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虎?!?5后”的他先后獲得全國種糧售糧大戶、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優秀農民工等榮譽,還曾受習總書記親切接見并參與座談。
“發展現代農業,讓農民有專長,讓更多的青年農民在鄉下種田,組織更多人培訓更多的年輕人,帶領家鄉人民致富”是他的夢想,他說雖然路很長,但始終堅信,只有奮斗才能實現夢想。
袁虎1985年出生,雖然屬牛,但因名字中有一“虎”字,大家伙兒都親切地稱他為“虎哥”。他是農民的兒子,經過歲月洗練,從“打工者”成長為一名“創業者”,在家鄉的土地上一步一個腳印,成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2009年,在廣東正處于事業上升期的他,了解到家鄉種糧難、效益低時,心中為之所動,決定放棄高薪高管工作,返鄉務農。
長沙市望城區地處湘江中下游,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長期以來都是“魚米之鄉”,袁虎下定決心在這片沃土之上干出一番更大的事業。經過與村組干部、農戶協商,農業合作社成立了,先后流轉土地3640畝,入社農戶286戶,輻射帶動種糧面積12000余畝。袁虎一步步帶領鄉鄰走上了規?;N植優質水稻的糧食產業化之路。
袁虎做事精益求精,他以自己流轉的土地為平臺,著手培訓當地合作社農民。為了更高效地種植,袁虎認真總結生產經驗和科學技術,無償地將所思所得傳授給他們,使生產上有技術學,管理上有典型看,收入上有效益比,還為大家零利潤代銷生產農資服務。
2009年以來,合作社入社農戶平均畝產增加100多斤,每年增產糧食72萬多斤,年生產成本降低150多元/畝,幾年來,累計為當地群眾增加收入6000萬元以上。
2013年,圍繞“科技化、機械化、產業化、年輕化”的現代農業發展目標,袁虎成立了長沙龍虎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他先后投入建設資金3800多萬元,購置日產240噸的精米生產線和日處理量500噸的稻谷烘干中心等一流設備,采購先進的插秧機、播種機、收割機,配套建設了大米加工車間、稻谷烘干中心、連棟育秧大棚、糧食儲備倉庫和科研培訓樓等基礎設施,為當地糧食生產提供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
幾年來,家鄉的農業發展成果可人,在袁虎的帶領下,公司先后為當地種糧百姓提供優質秧苗近12000畝,烘干稻谷近18000噸,生產優質大米近10萬噸,年培訓當地農民近800人,公司年產值2565萬元。而袁虎的企業也先后被評為市級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優秀企業、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項目建設先進單位等,生產的“新康香米”榮獲中國中部國際農博會金獎。公司注冊的“袁虎”牌商標,被評為湖南省著名商標,袁虎帶頭發起的隆平高科種糧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全國農民示范社。
糧食生產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糧食安全更是事關每一個人。而袁虎時刻將“保證糧食質量”作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底線和良心。
在收到蟲情預報時,袁虎轉發大量的短信提醒鄉鄰一定要及時下田噴灑農藥,確保在病蟲繁殖爆發前將之消滅,從而大大降低后期需要的農藥。
為大面積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袁虎積極組織開展綠色防控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最大限度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付出總有收獲,幾年來,他帶領合作社農戶累計減少使用農藥近1800斤、化肥近280噸,回收利用農作物秸稈近百噸。
一方面是抓安全生產,一方面是提高糧食品質。袁虎先后與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等農業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積極選育高產優質的糧食品種。
2014年對于袁虎來說,尤為難忘,這一年,他積極爭取袁隆平院士的“三一豐產工程”,當年,所播種的水稻達到了周年畝產1200公斤的產量目標,為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為積極響應全省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袁虎與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合作,先后投入資金近300萬元,重點解決稻田重金屬鎘的修復治理問題。通過幾年的不斷探索,袁虎總結出在科學劃分稻田土壤、水體重金屬污染程度等級的基礎上,以集水區為基本地理單元,開展水源環境生態整治與灌溉水重金屬凈化、重度污染稻田生態治理與有效利用、輕中度污染稻田生態修復與安全清潔生產等技術,通過引用無污染的溈水河流域水源,減少湘江河流域灌溉用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灌溉水對水稻生產的重金屬污染,從而保證了糧食生產安全。經過幾年時間的治理,目前種植的水稻全部符合國家重金屬檢測標準,袁虎用實際行動為全省糧食生產重金屬治理提供了強有力榜樣。
袁虎是返鄉創業的杰出代表,他也時刻關注著當地青年人的發展和就業?!皞€人富是小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袁虎牌大米走俏,而袁虎本身也成為了青年心中的楷模。
作為新型職業農民,袁虎積極參加共青團湖南省委組織的“湖南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典型事跡報告會”,用自身的經驗,向高校、縣市區的青年代表,宣講創新創業政策和農業科技知識。近年來,袁虎先后參加報告會57場次,影響青年兩萬余人,其中覆蓋青年農民5000多人。同時,袁虎還專門組織了一批青年機耕隊伍,進行義務農機培訓,從種植技術到全套農田機械設備操作進行全面指導,帶領了一大批年輕人從事農業生產。
家鄉的發展時刻牽動著袁虎的心。如何以自己擅長的技術幫助家鄉百姓脫貧奔小康是他最為關切的。自扶貧攻堅開展以來,袁虎主動參與湘西扶貧工作,先后對接永順縣萬坪鎮上坪村、龍山縣洗車河鎮產業扶貧工作,每年先后20多次下村走訪貧困戶,多維度探索扶貧模式。
在袁虎的引領下,農機專業合作社、糧油種植合作社開展得有聲有色,他還組織當地貧困戶采用扶貧資金入股的形式,在本村流轉土地800余畝。為了幫助鄉民科學種田,提高產能,袁虎給他們帶去了優質品種的稻谷、栽培技術,以及良好的管理模式,使他們節約勞動力,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此外,袁虎帶領鄉親們開拓思維,實行訂單種植,高價收購原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奮斗的青春總是激情滿懷,在與鄉親們攜手致富的路上,袁虎敢于擔當,積極貢獻青春力量。有人說他如同猛虎,不知疲憊。湘江兒女豪情萬丈,在稻田里建功,正是他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在未來,他希望團結更多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為“中國夢”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