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數學天才,他也是瘋子,一度變成一個廢人。然而,他最終從瘋癲中蘇醒,并站到了諾貝爾領獎臺上,而這一切,都因為他的背后有個她。2002年,根據他們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美麗心靈》榮獲四項奧斯卡大獎,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納什和妻子艾麗西亞·拉爾德就這樣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他有才華就夠了
1952年,獲得博士學位的納什來到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教師,那時,他僅僅24歲,被學生們稱作“孩子教授”。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來自薩爾瓦多的艾麗西亞美麗優雅,她的夢想是成為居里夫人第二,她渴望和一個優秀的人結婚,共同續寫居里夫婦的傳奇。年輕英俊、才氣逼人的納什無疑能滿足她對未來的所有想象,盡管這個“孤獨的天才”孤僻怪異,但在一個仰慕他的學生眼里,有才華就夠了。
最終,同樣魅力出眾的她成功贏得了他的傾心,他們開始頻頻約會。1957年2月,納什和艾麗西亞舉行了一個小型的私人婚禮,一對璧人羨煞旁人。
婚后,才華橫溢的兩個人相愛相惜,納什依舊專注于數學的思考,解決了一系列重大課題,突破性的論證在數學界光彩奪目,他不僅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職位,還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數學界最閃耀的明星之一。然而這些都不能令納什滿意,他一直在爭取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德獎”,因為一些研究結果還沒有來得及發表,這一獎項最終與他擦肩而過。一向自視甚高的納什無法容忍自己的失敗,他非常痛苦。多年的埋頭研究已使他精疲力竭,就在這時,沒有心理準備的他發現艾麗西亞懷孕了。
種種壓力之下,納什的行為更加古怪了,講課時會突然語無倫次,他常常低著頭在大樓里走來走去,甚至光著腳走進餐廳。隨后,更壞的情況發生了,納什沖進麻省理工的教師休息室,聲稱來自外太空的國家在《紐約時報》上給他發送了密碼信息。
他瘋了,仍是她的白馬王子
納什被診斷為妄想型精神分裂癥,數學天才被強制住院。就在納什住院期間,艾麗西亞生下了他們的兒子。
納什痛恨醫院,害怕病房,稍有好轉后,在律師幫助下出院。幾天后,他取走所有的退休金,宣布要去歐洲。把新生兒留給母親,艾麗西亞堅持要和他一起去。從巴黎到盧森堡又到日內瓦,整整9個月,她跟著他游蕩了大半個歐洲。受幻聽幻覺折磨,他精神緊張、目光呆滯,常常蓬頭垢面、光著腳丫在大街上晃悠,當他宣布要放棄美國國籍時,無助的艾麗西亞不得不求助于美國大使館。
在大使館幫助下,他們被遣返回國。艾麗西亞把家搬到納什的母校普林斯頓大學附近,她堅持認為,普林斯頓寬容的數學圈子于他的健康有益。他沒有收入,她找了一份工作,承擔起養家糊口的任務。
病魔依舊控制著他,她不得不再次把他送進醫院,看著他昏迷、抽搐,像個被殘忍虐待的動物,痛苦同樣蠶食著她。
她幫他解開了愛情方程式
半年后,納什出院,在同事幫助下開始一些研究工作,并發表了患病4年來的第一篇論文。然而情況并沒有好轉,他怨恨艾麗西亞把他送進醫院,他對她越來越冷漠,還威脅說要傷害她,甚至有一次差點把兒子溺死在浴缸里……心力交瘁的艾麗西亞提出了離婚申請。然而,愛情不講規則法律,她的心仍然牽掛他。她重新把到處流浪的他接回家中,并發誓再也不會把他送走。
不久,普林斯頓的學生發現了校園里的奇怪現象,不是黑板上用很小的字體密密麻麻寫滿了方程式和密碼,就是辦公室門口有一大堆寫滿數字的草稿,他們把那個經常穿著紅色帆布鞋游蕩的神秘人稱作“普林斯頓的幽靈”。學生們也注意到,他的身后,總有一個人在跟蹤他、保護他。此時的納什已被全世界遺忘,沒有人相信他能回到常人的世界,只有艾麗西亞,始終像一杯溫開水,給予他永恒的溫暖。
在和諧寧靜的家庭氣氛中,納什的情緒逐漸穩定。奇跡終于出現,在和精神疾病斗爭了30年之后,他的理性回歸了,不止變得謙恭有禮和藹可親,還能做數學題了,會用電腦了,可以和同事們一起討論學術了。與此同時,納什的名字開始經常出現在一流經濟學雜志的論文標題里。“納什還活著!”隨著他康復的消息傳開,學術界沸騰了。人們紛紛猜測他一定是服用了什么最新藥物,事實上,從1970年開始,唯一的藥,就是來自艾麗西亞的愛。
她的不懈努力終于讓命運妥協,更大的驚喜來了。1994年10月11日清晨,納什接到了來自斯德哥爾摩的電話,因為在博弈論方面的奠基性工作,他被通知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5年5月24日,因乘坐的出租車失控,納什與艾麗西亞雙雙遇難。另一個世界,她仍然陪著他一同前往。納什的一生,仿佛只為解開那個神秘的愛情方程式而來,他成功了,愛情有解,艾麗西亞早已給出了答案。
(摘自《幸福·婚姻版》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