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宏
兩年前的一天,我的同事找出一家美國冰激凌品牌的視頻。這段視頻時長僅1分鐘,卻講述了最受全球關注的可持續發展議題——氣候變化,以及氣溫升高兩度對于冰激凌的影響,并號召所有人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這條視頻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上個月,我受邀參加費列羅公司第八份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在這份報告和相關的展覽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費列羅的公司理念——“全球視野,本土關懷”,費列羅強調在采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關注“人與地球”兩大主題,并早早就提出了2020年戰略目標。
前些天,一家名為“英特飛”的美國公司引起我的注意,這家生產和銷售地毯的公司提出“環保是英特飛的生命”,并推動該行業曾經的以前衛設計為先轉由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替代。
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說出來很多。上述公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盡管是行業的領軍企業,但受行業限制,其規模都不大,特別是和位列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相比;他們都處在競爭性非常充分的行業之中,也就是處于可能隨時被取代的市場地位中。
我常遇到這樣的問題:一些營業收入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的國內大企業,在對于公司影響和價值的講述中,缺乏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包容等宏大命題的理解和宣揚,認為這些宏大命題似乎距離公司的決策和運營比較遠;還有一些中小公司,覺得自己正處于業務發展的關鍵時期,忙于應對生產、銷售,無暇也沒有必要關注這些。遇到這些問題,我總會用上述冰激凌公司的視頻說明問題。
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分工越來越細,產業鏈越來越復雜,公司無論大小,都和全球共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關系密切。在可持續發展成為全人類共同目標的時候,忽視這些問題,就脫離了以可持續為重要特征的商業主流,也會喪失更廣闊的商業發展空間。
在消費者越來越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的今天,宏大的命題可以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一次天氣異常讓人們對于氣候變化更為敏感,一些物種滅絕或瀕危會引發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一些歧視性事件也會讓人們更深入地關注社會的包容性問題。這些關注應該讓每一個企業警醒,只有企業的關注和社會的關注產生共鳴,企業的商業機遇才會隨之而來。
蘋果公司今年4月初宣布,已百分百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前不久三星發出承諾,到2020年前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應。我認為,三星等公司的跟進,是在可持續壓力層面上做出的一次商業利益最大化決策。在這一點上,期待更多的中國公司跟進,謀求在可持續發展的宏大命題下推動商業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