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韻
目前,歐盟和美國之間的雙邊貿易規則談判正在進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TTIP)的目標之一是制定規則并解決包括美國和歐盟之間地理標志在內的懸而未決的貿易糾紛,以實現穩定的貿易關系。
由于美國和歐盟對地理標志采取的保護模式不一致,地理標志成為本次談判中分歧較大的議題之一。本文探討了美國和歐盟在保護地理標志方面的立場,結合歐盟與加拿大之間簽署的CETA協議中關于地理標志的規定,認為TTIP談判可采取CETA的談判模式,雙方就地理標志問題可以做出適當的妥協并達成雙贏的結果。
歐盟將地理標志定義為“用于識別產品起源于某個特定國家,地區或地區,其品質,聲譽或其他特征與其地理起源相關的領域的獨特標志” 。具體的地理標志保護分為三大類:受保護的原產地名稱、受保護的地理標志和傳統特色認證食品。地理標志被認為能為促進歐盟農業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額外目標,為歐盟農產品打開新的市場。美國作為歐盟地理標志產品的最大的市場,地理標志產品占美國從歐盟進口食品和飲料的30%。
地理標志問題在貿易談判中十分關鍵,因為歐盟清楚其在基本農產品的生產上不具有競爭力,而其長期以來的地理標志產品已經創造了許多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重視的高端產品。歐盟自己產品以及歐盟以外的國家的產品的名稱在歐盟市場上得到了保護,理所當然地,歐盟也希望在國際市場上保護這些地理標志。
2015年1月,歐盟公布的TTIP信息清單中包含了一份關于知識產權和地理標志的提案文件。盡管所發布的信息十分有限而且相對籠統,但從中能夠了解歐盟委員會的談判立場,以及歐盟進行知識產權談判的一般政策原因。
關于TTIP中地理標志的實施,歐盟進一步提出了6個具體目標:(1)保證適當的歐盟地理標志保護水平的規則;(2)針對濫用歐盟地理標志采取行政執法措施;(3)建立地理標志保護清單并通過協定進行直接保護(清單中包括歐盟地理標志名稱和美國地理標志名稱);(4)對某些特定的理標志名稱給予特定的保護;(5)對于在2006年簽署的歐盟美國葡萄酒貿易協議附件二中包含的17個歐盟葡萄酒名稱給予專門的額外保護;(6)保護更多的歐盟地理標志烈酒名稱。
歐盟在2016年3月所公布的TTIP提案中包含了地理標志附件清單,其中包括大約200種受保護的食品和農產品,包括肉類和奶酪,水果和蔬菜,葡萄酒和烈酒。
由于美國方面很少發布官方立場文件、談判清單或者談判草案,美國的官方談判立場較難確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唯一公開提供的官方聲明表示,他們“試圖獲得適當的承諾,以反映美國和歐盟共享的高水平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目標,并維持和加強在知識產權問題上的聯合領導力;以及在強有力的保護和有效知識產權的執行措施下,為推動和捍衛美國創造者,創新者,企業,農民和工人的利益而提供的新機會”。
歐盟和美國對地理標志的不同處理方式,導致雙方在TTIP談判期間就是否以及如何保護這一知識產權產生分歧。雖然歐盟明確提到了地理標志的重要性,但美國對這一議題的態度缺乏較大熱情,并將協議的其他方面放在優先地位。
許多美國食品制造商認為歐盟保護其注冊地理標志是為了壟斷某些食品和葡萄酒術語的使用,是貿易保護主義形式的一種。根據美國的商標保護模式,這些奶酪名稱是通用的,而美國不保護被認為是通用的地理術語。
另外,第三國市場上的地理標志保護使美國所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化。歐盟與加拿大、韓國、南非等國家以及其他一些國家之間近年來締結了一系列貿易協定,在條款中對地理標志提供了全面的保護,這將極大影響美國對第三國的產品出口。
《全面經濟和貿易協定》(簡稱“CETA”)是歐盟與加拿大之間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于2016年10月簽署,目前仍然有待歐盟及各國立法機構批準才得以正式生效。其中關于地理標志的規定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加拿大對145個歐洲的地理標志給予保護,對21個與在加拿大已經使用的名稱相沖突的地理標志名稱予以保留。
加拿大與歐盟達成的CETA協議表明了保護地理標志對歐盟經濟利益的重要性。筆者認為,采用類似于CETA中對地理標志保護的方案來解決TTIP中的歐盟與美國之間的分歧是TTIP談判的可行方向。加拿大在歷史上采用的地理標志保護模式與美國類似——商標法保護,即加拿大傳統上反對歐盟的地理標志保護方法。盡管雙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妥協,但是CETA達成的地理標志解決方案實現了加拿大和歐盟之間的雙贏。因此,美國可以在TTIP中采用類似的解決方案作為可行的模型。
從協議中可以看出,加拿大承認了歐盟提出的要求,但同時雙方達成了數項例外規定。從該協議中看出,歐盟在地理標志問題上絕非拒絕任何讓步,歐盟愿意與地理標志保護程度相對較低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國妥協,達成例外條款。總體而言,歐盟在TTIP中提出的關于地理標志保護的要求與它在其他雙邊或多邊FTA談判中所提出的要求相一致,其中包括歐盟與新加坡、韓國等國的FTA談判。
作為接受歐盟高標準的地理標志保護要求的交換,歐盟給予FTA談判國的一些產品便利的歐盟市場準入機會。因此,若美歐在TTIP上達成一致,歐盟也必定向美國提供一定的貿易便利,如歐盟與其他國家達成的FTA中的便利,包括農產品進口便利化、降低產品關稅、簡化進口單證要求等等。美歐在2006年簽署的《貿易與葡萄酒協定》便有類似的妥協:美國同意歐盟追回數個葡萄酒地理標志名稱,而歐盟則打破以往的標準,允許進口用美國葡萄酒制造方法制成的葡萄酒。
若TTIP以CETA協議形式達成地理標志保護,美國不僅能夠獲得來自歐盟的一些例外讓步,而且美國的地理標志保護總體程度將提高。這將使美國重新審視產品“本土化”的重要性以促進美國本土企業的發展。由于地理標志保護程度提高,許多原本被視為通用的產品名稱無法繼續使用,這將促使美國本土生產商創新研發出本土產品而不是復制歐洲現有的產品,從而提高美國本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比如,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等盛產乳制品的地方可以發揮地方優勢,制造以及上市本土奶酪。因此,在TTIP談判中若美國能夠提高其地理標志保護程度,從長遠角度看可以提高美國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徹底擺脫對歐盟地理標志的依賴。
總之,盡管美國與歐盟對地理標志保護的態度以及模式有所差別,但雙方都認同地理標志的保護要達到推動和保護創造者、創新者、企業、農民和工人的利益,促進經濟增長。歐盟雖然對地理標志保護的態度堅定,但是在雙邊協定中愿意做適當的妥協。美國可以將焦點集中在協商對美國而言影響最大的地理標志名稱上,通過達成相應的例外條款來緩和美歐之間的保護分歧。應該說,TTIP中關于地理標志的談判雖然艱難,但是絕非無法達成共識。
編輯|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