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 201324
飛機采用三套獨立的液壓系統,每套液壓系統都配置主泵、備用泵、蓄壓器、自增壓油箱、油濾組件及控制閥等,為飛機的飛控系統、起落架系統等提供液壓能源[1]。飛機液壓系統如圖1所示。
機上系統地面功能試驗是飛機總裝后對飛機系統件、成品件進行的一系列試驗,對飛機進行技術要求符合性檢查,驗證裝機后各方面的功能,是保證飛機安全性的重要過程。
起落架系統機上功能試驗包括飛機試飛前起落架收放試驗、機輪剎車試驗、前輪轉彎試驗等。試驗程序的正確、合理、有效是整個試驗順利完成的保證。長期以來,功能試驗都是依靠測試人員的經驗來進行,人為因素較多。解決方法往往是按相應的故障隔離程序,用替換法逐步隔離出故障件,最終確定故障的具體位置。這樣做無法實現故障的在線監測,對內部故障也不易察覺[2-3]。若遇到故障排除手冊中沒有的程序,往往無法快速得到解決,浪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耽誤總裝進度。筆者就此對起落架收放系統進行仿真研究與常見故障分析。
起落架收放系統由正常收放系統和應急系統組成,正常收放系統控制采用人工操縱、電氣控制和液壓作動的形式,由液壓系統提供壓力。
起落架收放通過起落架收放手柄進行人工操縱,起落架收起或放下由位置作動控制組件PACU1和PACU2控制,PACU1和PACU2接收起落架收放手柄及安裝在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上位鎖、下位鎖、緩沖支柱等處的接近傳感器信號,經過邏輯運算,控制起落架選擇閥電磁鐵的通電、斷電狀態,從而接通起落架收起或放下油路,完成起落架的收放動作。起落架收放系統組成框圖如圖2所示。
前起落架的液壓原理如圖3所示。駕駛員操控手柄控制電磁閥工作。手柄扳至放下位置,電磁閥的左線圈通電,放下管道與壓力管道相通,收起管道與回油管道相通,前起落架液壓缸的活塞桿縮進,前起落架放下。放好后,手柄回中位,電磁閥斷電,切斷來油,收起和放下管道都與回油路相通,放下位置由帶溢流閥的液壓鎖和放下鎖保持。手柄扳至收上位置,電磁閥的右線圈通電,收起管道通油,打開液壓鎖,然后油液進入液壓缸,使活塞桿伸出,打開放下鎖,收起前起落架。收好后,手柄回中位,前起落架由收上鎖保持在收上位置。管道中單向閥用于防止其它部分工作時,回油壓力傳入起落架收放部分而引起該部分自動工作。
基于AMEsim仿真軟件的Sketch模塊[4-6],從液壓系統庫中選取元件模型,建立起落架收放系統模型。圖4所示為起落架下放狀態模型。

▲圖2 起落架收放系統組成框圖

▲圖3 前起落架液壓原理
完成系統模型搭建后,仿真的關鍵是起落架收放系統元件的參數設定,需要著重關注的是驅動泵、蓄能器、收放作動筒及其參數。
驅動泵選擇恒壓泵模型,工作特性為:

▲圖1 飛機液壓系統

式中:V 為排量,L/r;p 為壓力,MPa;P 為功率,kW;n為轉速,r/min。
蓄能器忽略熱交換,工作特性為:

動態模型取絕熱過程,m為1.4,c為常數。
系統中電磁閥采用三位四通閥模型,前起落架的收放作動筒選擇雙腔單桿液壓缸模型,主要參數均參照需求進行設置,系統的其它部件也可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圖4 起落架收放系統下放狀態模型
根據起落架模型,對起落架部件的工作特性進行仿真,以了解其工作狀態。在仿真時間為0~3 s時,仿真結果如圖 5、圖 6、圖 7所示。

▲圖5 起落架無桿腔速度仿真結果
由圖5可見,上位鎖打開后,起落架逐漸達到最大開啟速度,隨著氣動激勵變化,速度逐漸發生振蕩并達到穩定。

▲圖6 驅動泵出口壓力仿真結果

▲圖7 驅動泵出口流量仿真結果
由圖6、圖7可見,驅動泵的出口壓力和出口流量隨起落架負載而變化。
正常運行的飛機,其起落架收放系統故障主要包括收放作動筒故障、零部件磨損和液壓系統故障,功能試驗中經常出現的故障集中在接近開關和控制線路。
飛機起落動作次數多,收放作動筒的工作較為頻繁,工作負荷較大,若收放作動筒內的液壓油壓力過大,或密封元件與筒壁發生摩擦產生變形,會使收放作動筒的連桿彎曲或發生滲油等故障。
液壓動力不足會導致起落架收放時間過長[7]。一旦液壓輸出壓力不足,優先活門會停止向收放系統供油,以保證飛控系統正常運行[8]。當液壓輸出壓力足夠時,優先活門方能正常向收放系統供油。另外,起落架選擇閥故障會導致起落架收放系統故障[9-10]。
起落架收放系統中常見的零部件故障有減振柱、收放鎖及接近傳感器故障等。
(1)減振柱故障。起落架減振柱需要有足夠的油壓,當油壓不足時會造成減振柱偏軟,進而導致收起時無法上鎖。如果減振柱偏軟,在風阻作用下,減振柱內筒會縮進外筒,使內筒鎖銷與上位鎖鎖扣位置發生偏離,出現上鎖故障。
(2)收放鎖故障。起落架的頻繁收放會使收放鎖機構的螺桿和襯套發生嚴重磨損,從而發生故障[10]。
(3)接近開關故障。這一故障主要出現在起落架收放系統的總裝功能試驗中,常見故障包括接近傳感器故障、傳感器信號不一致等。傳感器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傳感器損壞、傳感器標靶故障、傳感器安裝位置偏差過大、傳感器線路故障、位置作動控制組件故障等。
定期檢查液壓系統的活門管道、控制桿,定期檢查組件的壓力,必要時進行更換。定期檢查液壓管道是否扭曲或堵塞,檢測分析轉動連桿等部件是否損壞,一旦發現堵塞或損壞,要及時更換。
定期檢查收放作動筒的壓力和密封情況,以及磨損彎曲現象,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更換收放作動筒,防止出現滲油。
定期檢查起落架電磁閥、回油接頭單向閥,以及液壓收放系統的密封性,檢測回油管道的回油壓力,并定期更換飛機液壓油。
筆者對飛機起落架收放系統做了簡要概述,對其工作原理、工作回路進行分析,并建立了仿真模型。應用AMEsim軟件建模仿真原理搭建了起落架收放系統仿真模型,并進行了參數設置。
分析了起落架常見故障及原因,并制訂了應對措施。應重視起落架收放系統結構,定期檢查和維護。
筆者的仿真結果對起落架收放系統的總體設計、功能試驗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以方便系統的參數優化。另一方面,仿真技術的發展將對飛機各領域研究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