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普洱茶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關鍵因素研究

2018-09-20 05:53:06張黔生劉卓慧傅紅
價值工程 2018年26期

張黔生 劉卓慧 傅紅

摘要:作為地理標志性產品的普洱茶,因其產地區域、品種、加工工藝的不同而產生了較大的價格差異,個別企業開發了自己的普洱茶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力圖保護自己的品牌。如何構建普洱茶的可追溯系統并有效實施,目前尚缺乏清晰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成果。從可追溯系統的構成特征出發,基于“結構-行為-績效”的分析范式對普洱茶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關鍵因素進行分析,提出通過在種植-生產-銷售-監管各個環節,建立長效機制對普洱茶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實施管理,加強消費者對普洱茶質量安全的信心,提升政府的監管能力,為保護普洱茶品牌起到重要作用,實現“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打造千億云茶產業”,促進云南省茶農增收、茶企增效、財政增收的目的。

Abstract: As 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Pu'er tea, because of its origin area, variety,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have a greater price difference, individual enterprises to develop their own Pu'er tea quality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trying to protect their own br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traceable system of Pu'er tea and it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clear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result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ceability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of Pu'er tea based on the "structure - behavior - performance" analysis paradigm, and puts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 - term mechanism through planting - production - sales - supervision The management of Pu'er tea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to strengthen consumer confidence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u'er tea, to enhance the government's regulatory capacity, to protect Pu'er tea br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hieving "polished Pu'er tea flagship", "build 100 billion cloud tea industry"to promote the tea farmers in Yunnan Province, tea efficiency, the purpose of fiscal revenue.

關鍵詞:普洱茶;可追溯;SCP范式

Key words: Pu'er tea;traceable;SCP paradigm

中圖分類號:F3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6-0062-05

0 引言

普洱茶作為云南特有的地理標志產品,是以在云南省某些適宜其生長的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通過發酵后制作成的散茶或緊壓茶。目前現存的普洱茶主要包括陰涼通風處存放的自然發酵和使用渥堆技術人工發酵兩種。普洱茶作為茶飲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極負盛名的傳統歷史名茶之一,伴隨著馬幫文化廣為傳播,其久遠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加上普洱茶的多種保健功效,受到了茶葉愛好者的推崇。這也使普洱茶名播海內外,享譽盛名,已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茶類之一,目前普洱茶品牌價值已達60億元。

然而,隨著普洱茶產業的發展以及涉茶人員的不斷增加,普洱茶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不同山頭、不同樹種、不同加工工藝都使得普洱茶價格產生了很大差別,這使得普洱茶的競爭,聚焦在品牌和質量兩個方面。“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食品安全法》的頒布與相關法規的推動實施、涉茶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建設、茶葉生產領域質量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以及涉茶產品日常質量安全監管等政策措施的制定,為普洱茶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如何將各個環節的標準、體系、政策進行有效、合理地鏈接,構建出普洱茶質量安全可追溯管控的科學體系,需要普洱茶產業鏈上的各方共同努力。

1 相關理論及研究現狀

在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過程中,由美國哈佛大學的梅森(Mason)、貝恩(Joe S.Bain)、謝勒(Scherer)等人提出了產業組織理論分析模式是結構(Structure)、行為(Conduct)和績效(Performance),理論界稱為SCP理論范式。該模式的基本涵義是,產業市場結構對企業在市場中的行為起決定作用,而企業采取的市場行為又對企業市場運行在各個方面的經濟績效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企業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變化也會引起市場結構發生一系列變化。新制度學派SCP范式的經濟邏輯是,組織結構以明確行為邊界為目標,通過內隱的激勵與約束機制誘導行為主體的經濟行為;理性行為主體在不同的約束條件下實現各自的帕累托改進,出現不同的經濟行為和資源配置狀態,并最終產生不同的經濟績效[1]。

Mamati G.E(2004)的研究發現肯尼亞茶葉產業作為最重要的農業產業,其成功管理經驗在于通過搞好企業大茶園,集中力量發展農戶小茶園的政策,同時對茶葉產業的各個組織結構及其內部機構進行改革,強調不同組織對茶葉產業的組織與協調作用,提升茶葉產業的競爭優勢[2]。Armstrong E. Khoza(2006)認為馬拉維的茶葉產業要取得發展,必須嚴格按照國際市場茶葉質量標準進行生產,勞動者的素質也必須以此為導向,上漲的燃料和電力價格及非關稅壁壘是小規模茶農面臨著的主要問題,因此,小規模茶農必須組成相應的協會才能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3]。

國內對產業組織的研究起步較晚,且國內的研究多集中在工商業產業組織,對涉農產業組織的系統研究很少,僅有在制糖、啤酒業、茶產業方面有少量的研究。周應恒、杜飛輪(2004)運用產業組織理論中哈佛學派的 SCP 范式,分析我國茶飲料行業的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4]。王陽(2006)以四川省名山縣茶葉產業為例,立足于提高名山茶葉產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依據農業產業化理論、供應鏈管理理論和農業產業鏈管理理論,在對名山縣茶葉產業進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剖析了茶葉產供銷的整個鏈條,探尋了茶葉生產(以茶苗生產為起點)、流通、銷售等鏈條之間的問題所在,探討了影響名山茶葉產業績效的因素[5]。蘇祝成(2001)在SCP框架中引入文化因素作為外生變量,分析了茶產業組織結構和績效的關系[6]。

由于普洱茶在云南省的農業發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對云南省農業經濟的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本文希望在對國內外SCP理論下茶產業發展文獻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用產業組織理論中經典的SCP范式,即“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理論分析框架對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組織進行深度分析,對普洱茶產業在市場結構、從事普洱茶交易的經營主體的市場行為、所產生的市場績效等方面,對SCP框架下的普洱茶產業質量安全進行分析,從而能夠提出對云南普洱茶產業能更好更快發展的措施和對策,在更大程度上促進云南省茶農增收、茶企增效、財政增收。

2 云南普洱茶產業現狀

2.1 云南普洱茶產業發展現狀

普洱茶作為云南的地理標志性農產品,各級政府對此進行了大力扶持,提出以打造“千億云茶”為目標,通過轉方式、調結構、抓質量、拓市場、增效益等方式,統一協調,不斷推進云茶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挖掘普洱茶產業的發展潛力,持續不斷地推進普洱茶產業在云南安全健康、穩中向優的發展。目前為止,云南省普洱茶的年均產量已達13萬噸,年增幅為4%。2016年開展的全國茶葉公共品牌評選,普洱茶的品牌價值達到了57.09億元,較2015年增長1.4億元,增幅為2.6%,品牌價值位居全國第三,被評為“最具品牌傳播力品牌”。2017年全國茶葉公共品牌評選中,普洱茶品牌價值6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云南普洱茶在連續六年實現量價齊增后,2015年產量趨于穩定,受互聯網和微店商拉動,終端產品比例有較大提升,高價位茶有所回落,消費型茶葉逐漸占據市場主導地位。2016年的普洱茶市場,柑普、橙普、菊花普洱等部分普洱茶風味產品受到青睞,標志著各種茶類協調發展,普洱茶品飲方式多樣化延展初現端倪。

茶農、茶葉企業(茶廠或茶葉公司)、茶葉經銷商等構成云南省茶葉主要的經濟主體。云南省是產茶大省,參與茶葉種植與初制的農民較多,茶葉收入是茶農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比如在布朗山、南糯山、賀開等主要茶山,茶農總收入的60%以上來源于茶葉收入,在布朗山老班章村茶葉收入甚至占到茶農總收入的90%以上。茶葉種植以農戶為主,近年來在政府領導和市場推動下還出現了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葉生產基地等,對促進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2 云南普洱茶產業組織現狀

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組織模式主要以農戶松散型種植為主,其間茶葉種植者與加工企業(加工者)的聯系緊密性不高,生產者整體組織化的程度不高,沒有形成規模。目前種植者的經營模式主要有“公司+基地+農戶”、“一體化”模式、“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公司+供應商+農戶”模式等四類主要方式。隨著茶區新一代茶農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運用,以微信、淘寶等平臺為主的“互聯網+微店商+茶農”模式正在崛起,拉動了古樹茶、名山茶、小產區茶的物聯網銷售,普洱茶消費呈現出來的“小批量、多元化、多受眾”趨勢,在擴大了普洱茶影響力的同時,也擠壓了精加工茶企和實體店,與此同時,一些“期權交易”和“眾籌模式”也在進行中。

3 云南普洱茶產業SCP分析

3.1市場結構分析

3.1.1 市場集中度分析

采用集中率CRn來衡量普洱茶市場的集中度。

式中Xi表示行業內第i位生產企業(或農戶)的普洱茶產量,一般取4或8,X為行業內全部生產企業(或農戶)的普洱茶產量。在本文的研究中n取4,經濟學家貝恩根據市場集中率的大小,將產業的市場結構進行了劃分。

①種植茶葉產量的集中度分析。

以2015年為例,云南省茶葉種植產量合計為365,840,500公斤,產量最大的四個州市是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保山總產量為303,584,200公斤,則2015年茶葉種植產量的集中度CR4為82.98%。由此可知云南茶葉種植產量市場處于“高集中寡占”結構,表明云南省茶葉種植的集中度較高,尤其這四個州市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②產品差異化分析。

茶樹品種是茶葉生產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茶園的良種化、多樣化是茶葉生產的一個方向,名優茶的開發不僅可以增加茶農收入,滿足市場需求,而且還可以有效地緩解大宗茶效益下降帶來的負面影響,保證茶葉總體效益的穩步提高,而且,無性系良種茶園占有的比例是衡量茶葉生產水平的重要指標。目前,云南省茶葉種植的無性系良種中適制普洱茶的茶樹品種中國家審定品種2種;授權植物新品種保護品種3種;省級審定品種3種;云南省州(市)級認定品種包含2種,在茶類多樣化方面相較于總體茶類處在中等水平,這個和其品牌知名度相比還有提升空間。

3.1.2 普洱茶生產加工產品

普洱茶產品在近幾年的銷售過程中,伴隨著市場需要,其外包裝的形式也出現多樣性,目前市場上的普洱茶外包裝形式主要有:散裝茶、緊壓茶(主要是有壓制成餅狀的餅茶、方形的方茶和磚茶、碗狀的沱茶等)、袋泡茶、普洱茶的液態飲料、濃縮茶與速溶茶、加入玫瑰花等的花香型普洱茶以及相關的含有普洱茶的食品,普洱茶食品是近幾年市場上出現的產品,主要是將普洱茶采用超細研磨技術加工成細粉后,再添加到食品中制作成餅干、糕點,以此可以提升食物中氨基酸、蛋白質等的含量,讓消費者從“飲茶”向“吃茶”的方向發展,提高普洱茶的接受度。總的來說普洱茶產品形式對各個茶企來說差別不大。不同茶廠推出的普洱茶產品系列及名稱有所不同,且差別較大,而且相同茶廠不同年份產品也有所差異。

3.1.3 進入和退出壁壘分析

①進入壁壘分析。

進入壁壘是影響市場結構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本質是先行進入的企業在其產業內對其他剛進入或可能進入的企業相比產生的某些相對優勢,這些因為先行進入而產生的優勢對其他企業而言,使得這些新生企業或潛在進入的企業在競爭中會遇到更多的不利因素,與此同時卻對已經進入的企業產生保護作用。本論文從種植(含初加工)、生產(含儲存)、銷售三個環節的資金、技術和行政法規方面對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的進入與退出壁壘進行分析。

1)資金方面。

農戶是茶葉種植的基本單元,每位農戶種植的茶葉面積從幾畝到幾十畝不等,這些土地屬于農戶自有,茶葉苗木多來自于自采種子或直接播種,使用的肥料多為農家肥,這樣的種植規模通常較小,且種植技術也相對粗放;萎凋、殺青、日曬等使用的工具比較簡單,因此需投入的資金少。

茶葉生產企業進入資金主要包括廠房,開展機械化、連續化作業時所需要購買的先進茶葉制作機械設備,在引進茶葉生產線方面,對廠房、物料倉儲的要求也更高,這就使得茶葉生產企業于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進行更多資金投入;同時,在開展大規模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還要采購大量原料以及與原料相匹配的輔料,比如:茶葉包裝所需材料等,同時在能耗、企業員工的報酬等伴隨物價上漲而不斷增加,在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投入上合計可達上百萬元甚至千萬元或更多。這些茶葉的大型工廠或現代企業組織,其進入的資金壁壘是有一定高度的,主要也體現在一些大型的茶葉精制企業。

茶葉銷售商進入資金主要包括店鋪租用(無自有店鋪的)及內部裝修,銷售產品采購,泡茶器具等資金投入,因此對于規模較小的銷售茶室和茶企來說,進入壁壘較低,而對于規模較大的茶葉銷售商,還會存在廣告宣傳等費用,資金壁壘較高。

2)技術方面。

云南從事普洱茶種植的茶農,幾乎家家掌握制作曬青毛茶以及毛茶初制技術,這些技術有的略顯技術粗糙一點,因而在普洱茶的初始加工方面其技術壁壘不高。

在建造標準化和現代化的大型普洱茶加工廠房方面,現代大型茶葉加工企業通常采用的是具有現代加工工藝和技術的機械設備,同時也配備了現代化的茶葉檢測與分析設備。這些工藝和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就需要一大批技術骨干和管理骨干,所以,現代化的普洱茶加工企業,其技術壁壘還是比較高的。伴隨著普洱茶加工產業的不斷發展和人民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各種普洱茶深加工產品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普洱茶的品質、品種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這就使得普洱茶的技術壁壘會逐漸增高。

普洱茶銷售企業需要有懂管理的管理人員,同時需要培訓一批具備一定的銷售技巧和技術、泡茶技術、普洱茶相關知識的銷售人員等,有的大型銷售企業還要求有市場分析人員,隨時關注、掌握市場形勢,對市場大數據進行分析,以改變企業的銷售策略、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3)行政法規方面。

國家、地方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在監管茶葉種植、生產制定的相關政策和法規性條款,如: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橋頭堡”戰略部署,茶農需保護茶園地理標志,進行無公害、綠色、有機茶園認證;茶企須通過SC、食品安全管理體系、HACCP認證等門檻,對于茶農和普洱茶生產企業會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這樣就形成了普洱茶進入的行政法規壁壘。一般情況下,這樣的行政法規,其壁壘作用一般是中性的,也就是說在某些時候它的作用可能會表現的是進入壁壘增加,但有時又可能會表現為讓進入壁壘降低。比如隨著《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的國家標準出臺,云南省對普洱茶的原料基地、相應的生產企業、產品的市場流通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監管,并逐步建立起了產前、產中、產后的系列標準體系以及與之配套的農產品質量管控可追溯制度,表明政府十分重視普洱茶評價、檢測、溯源中心及普洱茶傳統加工工藝標識,建設步伐加快,對茶葉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政策、法規、措施將提高茶葉種植、生產的進入壁壘。但是為提高茶葉的組織程度、科學技術水平,提升茶葉市場競爭力,也為國家的扶持創造條件,使之逐步走上規模化、科學化生產,政府和各茶業協會通過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提供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如云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快云茶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建設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實加強領導,增加投入,為云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和保證以及各項培訓技術的提供等,這時的行政法規表現為降低進入壁壘。

普洱茶流通市場更加重視質量、品牌,《食品安全法》、《茶葉交易市場建設和管理規范》、《茶葉市場經營管理規范》等都對茶葉銷售商的行為提出了嚴格的管理規定,因此,在茶葉流通領域的行政法規一般表現為較高的進入壁壘。

②退出壁壘分析。

退出壁壘在產業組織理論中通常是指企業在從某個產業市場選擇退出時所遇到的諸多阻礙因素,這些障礙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沉淀資金、資產中的無形資產以及國家的行政法規壁壘。作為產業結構重要組成部分的產業退出壁壘,其對產業集中度以及產業競爭程度均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決定作用,這對產業的市場結構一樣具有比較大的影響。本文從種植(含初加工)、生產(含儲存)、銷售三個環節的沉淀資金、無形資產和行政法規方面對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的退出壁壘進行分析。

1)沉淀資金。

對于茶葉初制加工的茶農來說,加工場所基本都在自家家里,且生產設備簡單,一般自購兩臺左右的殺青鍋、揉捻靠手工,因此投資規模小,沉淀的資金較少,一般比較容易退出。

對于生產企業,由于需要標準化、規范化、清潔化的生產和儲存設施、設備,引進先進的加工機械、檢驗檢測設備乃至建設成套生產線,這樣就需要大量固定資產投資。由于茶葉加工機械的專用性較強,如果一旦退出本行業,這些設備很難在市場上轉讓,大多數只能報廢。再加上大量的技術人員培訓費、購銷網絡建設等費用,導致現代大型茶葉生產企業的資金退出壁壘較高。

銷售企業由于培育了一批專業普洱茶銷售人員,而且對于銷售店面的裝修、設置費用較高,一旦退出,這些投入資金基本無法回收,因此,對于較完善、較大的銷售企業資金退出壁壘較高。

2)無形資產。

茶農、茶葉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交流學習,有的甚至經過專業培訓獲得的茶葉種植、生產和銷售技術,一旦不從事茶葉生產方面的工作轉而進入其他行業,現有的技術等便不適用。同時茶葉生產和銷售企業還會存在品牌樹立、廣告等相關方面的費用損失,所以,無形資產退出壁壘低。

3)行政法規。

對于茶農、茶葉生產和銷售企業退出而言,由于對行業及社會的影響不大,加之茶業也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因此退出的行政法規壁壘都低。

3.2 市場行為分析

3.2.1 價格行為

普洱茶的價格取決于生產成本和消費需求,生產成本決定價格是基礎,需求決定價格是企業出于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對于茶農來說,成本一般包括生產資料如種子、肥料的投入以及人工種植、采購、初制成本;對于茶企,成本一般包括收購、加工、儲存以及運輸、銷售成本,除了這些成本之外,茶葉產品銷售的地理特征對茶葉價格有很大的決定作用,由于云南地域比較大,受到陽光、溫度、土壤的影響,不同山頭的普洱茶口感和營養價值不同,大樹茶、小樹茶和臺地茶的價格差異巨大。一些名寨、名山頭的古樹茶、陳年茶,在當地有一公斤過數萬元的。“紅酒論酒莊,普洱講山頭。”這是業內較為認同的一種說法,說明山頭對普洱茶的價值有很大決定作用。

需求決定價格,普洱茶需求下降也會導致其價格下降,在2015年,我國普洱茶出口3284噸,同比下降3%,出口銷售均價同比下降了9.9%,僅為10.42美元/千克。此外,普洱茶市場往往針對飲品、藏品和禮品等不同的普洱茶用途制定不同的價格。

銷售方式影響銷售價格,電商的出現改變了普洱茶的市場格局,因為其快捷便利直接面向消費者使得茶農、茶企直接將茶賣給消費者成為現實。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很多茶農、茶企開始選擇在大型電商平臺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店鋪,或是通過微信、微博這樣的社交平臺開設微店,而且這種電子商務銷售模式越來越普遍,在我們通過對300多位普洱茶種植、生產、銷售者的調查得到,通過電子商務模式將普洱茶直接賣給消費者的比例為0的占比是16.13%,5%以下的占比是22.58%,5%-15%的占比是41.94%,15%-30%的占比是16.13%,30%以上的占比是3.22%。由于茶農、茶企直接面向消費者,從而減少了一些流通、店面租賃費等,導致消費者買茶更便宜,因此普洱茶的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價格存在差異。

3.2.2 產品策略

在品牌方面,云南普洱茶通過做強做大企業品牌,全面打造茶基地、云南品牌茶企體系化走市場,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都推動了普洱茶公共品牌的成長。

在產品組合與創新方面,柑普茶的出現成為陳皮產業與茶行業新的增長點。“對于目前陳皮產業與茶行業從業者而言,柑普茶為企業轉型升級、謀求新發展提供了方向,也迎合了現今消費者的需求,在口感和功效上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例如:陳皮與普洱茶相配,兩者相得益彰,具有行氣健脾,健胃消食等功效。早年陳皮只用于膳食,用量很少,現結合云南普洱茶,制成茶飲,其陳香顯著,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因此柑普茶的市場份額逐年提升。從銷售數據看,普洱茶在加拿大非常有潛力。針對加拿大市場,中國應制定一個戰略推廣計劃。現在普洱茶是一個比較熱的話題,而且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非常關注普洱茶的功效,因此普洱茶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和推廣。

在產品規格方面,普洱茶的同質性比較高。因為普洱生茶主要是餅茶、散茶、瓜茶、沱茶等居多,在重量方面多為357g/每餅,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云南七子餅茶。同時,個別400g、千克餅普洱茶也有。普洱熟茶和生茶的產品規格類似,內包裝方面也都是采用棉紙。傳統的七子餅茶多采用竹筍的葉子進行包扎,而普洱茶的現代外包裝多數采用紙盒、或大型紙筒,近幾年也有一些鐵盒和易拉罐使用在普洱茶的包裝中,基本上各大普洱茶生產企業都有專門用于禮品套裝的普洱茶。

3.2.3 促銷策略

伴隨著互聯網以及手機APP的廣泛使用,許多消費者都會通過網絡進行產品購買或者獲得產品信息。在這種局面下,普洱茶行業就需要改變促銷策略,不但要進行傳統的廣告促銷策略,更要利用網絡進行宣傳。并且,在促銷策略中做好公共關系的利用。這里的公共關系指的就是在銷售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的人員,如經銷商、企業外部人員、消費者等構成的聯合體。

在廣告促銷方面,一般來說生產規模較大、資金實力較強的企業會選擇廣告策略,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廣告宣傳費用投入,聘請著名知名人士擔任茶葉品牌的形象代言人,通過多種宣傳推廣渠道以及市場良好的口碑快速有效地提升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在網上促銷方面,在一些網站發布宣傳信息、建立微信公眾號、參加一些博覽會、制作企業簡介及產品宣傳冊等宣傳,在知名電商平臺設立網上專營店等。在集合促銷方面,如飛機場、服裝店、加油站、旅游景點等地方與其他產品或服務搭配銷售。

3.3 市場績效分析

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宣傳并深入執行《云南省有機茶生產技術規范》,切實提升有機茶生產的標準化水平。按照《全國標準茶園創建活動工作方案》《農業部茶葉標準園創建規范》的要求,在30個縣(市、區)組織開展茶葉標準化創建,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切實加強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從業人員技能水平。

目前,全省有茶葉初制所(廠)8000多個,精制廠1000余家,銷售商家1萬多戶,全省年精深加工能力達28萬噸,增6%;精制率達75%,提高了1.5個百分點,全省茶葉精加工水平再上新臺階。近年來,一些大型藥企相繼介入云南省茶業領域,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新產品如速溶茶、茶粉、茶膏、茶飲料、保健茶品等開發取得新進展,產品結構也在不斷的優化。

4 SCP框架下的普洱茶質量安全分析

4.1市場結構下的普洱茶質量安全分析

隨著茶企規模、數量的不斷擴展,茶農種植品種繁多,生產加工形式、產品系列名稱豐富多樣,使得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的差異化發展較為明顯,并且由于普洱茶產業涉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特殊性,導致了普洱茶產業的進入和退出壁壘可高可低,這些都對普洱茶做好、保證質量安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在普洱茶日益多樣化、擴大化發展的同時,不忘初心,以質保量,實現普洱茶可持續發展是普洱茶供應鏈上各方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4.2 市場行為下的普洱茶質量安全分析

行為導致結果,普洱茶產業采取什么樣的價格行為、產品策略、促銷策略必然導致普洱茶收益的不同,而在對多個方案進行選擇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能給個人或者家庭帶來效用最大化的方案。通過分析發現如今普洱茶的價格不僅受成本和需求的影響,還與普洱茶產自何地有很大的關系,這樣便會伴隨著摻雜摻假現象的出現;一味的追求品牌效益,失去了樹立品牌本身的價值;生產質量安全的普洱茶似乎不是重點,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通過廣告、網上宣傳和促銷等來擴大銷量的方面,忘記了作為涉茶者最本真的目的,這就是為什么現如今可追溯成為茶產業最熱點話題的原因之一。

4.3 市場績效下的普洱茶質量安全分析

利潤最大化、技術進步與創新是整個普洱茶產業所追求的目標,從當前普洱茶產業取得的利潤收益及普洱茶種植、生產等技術上來看,云南省普洱茶產業發展越來越具優勢并擁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是往往在利益驅動下會出現制假、售假的行為,因此在保證茶葉質量安全方面還應重點抓好優勢基地建設、茶園管理控制、茶廠優化改造、茶葉清潔化加工、茶葉質量可追溯、兩端質量檢測等六方面關鍵控制技術。

5 結論及建議

5.1 結論

茶企規模、數量的不斷擴展,茶農種植品種繁多,各茶廠生產加工形式、產品系列名稱豐富多樣,生產普洱茶規模較大的企業進入和退出壁壘都較高,初制茶農和規模較小的企業進入和退出壁壘綜合表現較低;云南省普洱茶的價格除了由成本和需求決定外,還與其產地有很大關系,以電子商務來進行普洱茶的銷售模式正在迅速發展,普洱茶產品組合與創新成為了普洱茶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出口比較優勢下降;普洱茶生產技術取得很大的進展,以上這些都對普洱茶產業的質量提出了嚴峻挑戰。

5.2 建議

5.2.1 種植生產環節

確保源頭產品質量對于整個普洱茶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首先,加強產地環境監控,積極建立生態化茶園。一方面,應該做好產地環境監控工作,保證茶園周圍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確保茶園不被相關廢水、廢氣違規排放的工業企業所污染,不存在水土流失等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植樹造林強化茶園生態建設,提高茶園生態系統的免疫力,從而抵御病蟲害侵擾。其次,對于普洱茶茶葉農藥殘留、微生物、重金屬超標等問題要進行嚴格把關,可以適時對涉茶農戶進行科學種植、初加工等技術培訓和財政補貼,以樹立茶農質量意識,提高優質茶葉的種植和產量。

5.2.2 產品加工環節

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在普洱茶的生產加工方面會產生推動作用。我們在創新技術的同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對普洱茶在加工、新品研發與技術創新方面的力度,加速普洱茶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從而實現對普洱茶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除此之外,還要按照質量標準來規范生產,通過各種標準認證,為自身贏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以市場需求確定普洱茶產業發展方向,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要素配置,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充分發揮茶農和合作社在茶葉生產環節、企業在加工營銷環節的主體作用,積極打造“種植-加工-終端市場”的產業鏈。

5.2.3 銷售環節

在以茶葉交易中心、茶葉批發市場、茶城、網上商城為重點,搭建多元營銷網絡,進一步提高普洱茶市場占有率的同時,確保普洱茶質量安全。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大量的數據分析以洞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從而能夠尋找到普洱茶更多的消費者。通過大數據找到普洱茶的真正消費群體、找到適合的市場營銷方式,改變現階段的不足之處。對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我們鼓勵其走品牌之路,但對于行業眾多企業來說,不要盲目去豎立品牌大旗,先煉好內功再說。即使要豎旗的話也先從特色品牌開始,不要一來就追求規模品牌。

5.2.4 其他環節

強化政府在制定和實施普洱茶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責,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首先,相關部門要積極開展對話與合作,構建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普洱茶質量標準體系;其次,對標準加強宣傳和貫徹執行;最后,構建監管體系,充分發揮相關協會和機構的監督協調職能。

參考文獻:

[1]何一鳴,羅必良.產權管制、制度行為與經濟績效--來自中國農業經濟體制轉軌的證據(1958-2005年)[J].中國農村經濟,2010(10):14-15.

[2]Mamati G.E. LIANG. Yuerong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Kenyas Tea Industry [J],Journal of Tea,2004(01):41-44.

[3]Sforizi,F.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nd theNew Italian Economic Geography[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4):440-447.

[4]周應恒,杜飛輪.我國茶飲料業的產業組織分析[J].產業經濟研究,2004(02):53-58.

[5]王陽.名山茶葉產業鏈研究[D].成都:四川農業大學,2006.

[6]蘇祝成,童啟慶,黃祖輝.茶產業組織結構與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2001.

[7]惠志斌.企業IT風險管理的體系構建與實現路徑[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194-198.

[8]王曉敏,胡兵,凌禮.服務主導邏輯下服務質量評價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J].軟科學,2017,31(3):111-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六月婷婷综合|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婷婷六月综合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亚洲欧美极品| 免费高清a毛片|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日本免费a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流白浆视频|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99精品视频| 999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小视频|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国产欧美网站|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精品国产网|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人在线| 伊人激情综合网|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电影|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资源站|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欧美色伊人|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欧美国产三级|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欧美性色综合网| 欧美成人日韩| 91偷拍一区| 中文字幕 91| 性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黄色成年视频|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久草视频精品|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亚洲第一成网站|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国产精品播放| 午夜福利网址|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999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