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應強 張昊 張棟棟

摘要:港口企業生產活動多依賴大型現代化設備,一旦設備出現故障則很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因而設備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在提高設備安全性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形成有效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過程和手段,基于風險管理原理研究港口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標準。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port enterprises depend on large-scale modern equipment, once the equipment fails, it is likely to lead to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dden dangers of equi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equip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form the effective process and means of equipment security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port equipment security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standards.
關鍵詞: 港口設備;安全風險;分級管理
Key words: port facility;safety risk;administration by different grades
中圖分類號:U69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6-0074-03
0 引言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經濟高速發展,相應的交通運輸行業空前繁盛,港口作為運輸網絡的神經中樞,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港口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其生產作業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隱患。隨著吞吐量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對港口功能升級的深層要求[1],港口業務更加依賴大量現代化設備來完成貨物中轉,而且由于港口作業過程多涉及大型設備,作業流動性和移動性強,各環節人員連續作業,容易出現交叉作業的情況,若設備故障則很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因而港口設備的安全性對于港口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尤為重要。
企業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是實現企業設備安全風險管控的一個關鍵過程和手段。因此基于風險管理科學原理形成的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標準,為構建實現信息分享與處理、提升工作的系統性和規范性的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統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支撐。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1.1 國外研究現狀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企業強調運用風險管理科學和系統管理科學的原理來開展企業設備安全風險管控。1992年美國職業安全健康安全局(OSHA)發布的過程安全的管理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基于風險管理原理的設備完整性(Mechanical Integrity)管理。歐美等發達國家企業普遍運用風險管理科學原理和技術,在設備生命周期過程中對企業生產系統中的設備運行開展危險源辨識,識別設備在生產系統運行中的設備本體安全風險和系統安全風險及相關危險源,在此基礎上,在設備生命周期過程中考慮設備安全風險的管控。
1.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企業在設備專業化管理方面,一直比較側重于設備的經濟和技術管理,對設備的安全管理相對欠缺。實質上設備的技術管理包含著設備的安全管理,但要在設備技術管理中體現出設備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將安全管理自身的風險管理原理和方法有效融入設備的技術管理中,且要體現在設備設計、制造、采購、安裝、使用、運行、監測、維修、改造、更新等全壽命周期過程中。而我國大多數企業缺少這方面的能力和經驗。
我國企業對設備的專業化管理更多強調設備技術和經濟方面的管理,對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還處于經驗化階段。企業對設備安全風險管控多以經驗的方式,在設備的設計、采購、運行、監測、維修、報廢等過程更多的是對照法規、標準等識別設備安全風險和危險源,缺少運用基于風險管理科學原理和技術的系統化方法;沒有建立完善的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因此,基于風險管理科學的原理和方法,開展設備安全風險管控,建立完善的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過程,進而形成有效的企業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對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針對天津港集團化的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模式、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技術標準、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核查標準、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統,開展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為形成港口集團公司有效的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過程和手段,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2 港口企業設備安全風險管控系統的研究開發
2.1 企業生產安全風險管理過程原理
企業生產安全風險指的就是企業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依據風險管理科學原理,要控制企業生產安全風險,首先要識別企業存在哪些生產安全風險(可能發生哪些生產安全事故)。并且還要進一步識別可能導致生產安全風險的因素。
從安全專業角度,將可能導致生產安全風險的因素稱之為“危險源或危險(危害)因素”;將識別安全風險和危險源的過程,稱之為“危險源辨識”。就是說企業通過危險源辨識,識別其存在的生產安全風險(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和危險源(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因素)。進一步依據風險管理科學原理,企業在危險源辨識工作基礎上,還要評估生產安全風險程度,確定風險可接受性和控制措施效果。這個過程稱之為“風險評價”。企業通過風險評價,評估生產安全風險程度,確定風險可接受性和控制措施效果,還要考慮生產安全風險控制的后續措施。
2.2 港口企業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標準治理現狀
天津港企業的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在科信部的引領下開展的,集團科信部相關人員督促基層公司科設部對設備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檢查基層公司的開展情況。一般情況下,設備檢查可分為點檢和定檢(定期檢查)。點檢主要是根據日常檢查標準和要求,通過人體感官(聽、看、觸、嗅)和簡單的檢測方法對設備狀態進行檢查;定檢是依據計劃和檢查間隔的規定,按照檢查標準,通過人的感官和檢測設備對設備狀態進行的更全面的檢測[2-3]。設備的點檢和定檢是參考設備使用說明書、同類設備技術信息、設備歷史技術資料、工藝過程要求并結合可靠性分析、使用經驗等確定檢查內容和標準。
目前港口在設備隱患排查過程中進行過程性動態控制,即發現隱患、整改隱患、復查驗證、再發現隱患、再整改隱患、再復查驗證,以保證隱患排查能夠持續改進。集團公司設備管理部門對在基層公司的設備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開具書面報告,經雙方確認、簽字后,正式下發。基層公司接收到檢查問題報告后,需及時采取整改措施,并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將整改措施上報至集團公司設備管理部門。集團公司設備管理管理部門對公司上報的整改措施進行驗證。
由于天津港企業的所屬公司中設備種類較多、自動化程度較高,設備隱患排查的主要途徑是集團公司檢查以及基層公司安監部門督促科設部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且由于隱患排查的內容多是憑借法律法規以及相關人員的從業經驗,因而就導致了在實際的設備檢查或故障診斷中檢查不徹底、不全面,不能有效的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另外,集團公司對基層公司的設備隱患排查流程大多是采取開具書面報告的形式,因而不能及時迅速的反饋隱患排查信息。
3 企業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標準的開發
研究天津港集團設備安全隱患分級管理模式。基于風險管理原理和可靠性原理,對天津港集團設備本體安全隱患的發生規律和后果狀態進行研究分析,確定天津港集團設備本體安全隱患分級管理的基礎原則。基于系統安全和管理體系原理,結合天津港集團化的設備管理體系的特點,研究分析天津港集團設備安全管理缺陷隱患的分級管理的基礎原則。
3.1 企業設備本體安全隱患分級管理的基礎原則
針對天津港集團的規模、生產設備特點、集團公司層面設備管理的相關資源,考慮港口集團總體集團化管理的戰略定位,通過梳理港口集團原有設備管理方面集團公司層面與基層公司層面的任務分工、職責、接口,考慮港口集團設備方面的危險源辨識結果,研究確定了天津港集團化設備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原則為“總體的戰略管理;重點方面的操作管控”。
基于風險管理科學原理和安全工程學原理,事故(accident)是由系列因果事件所導致。在導致事故發生的系列因果事件中,包含著不期待事件(incident)。而事故和不期待事件是由相關因素(hazard),危險源或危險危害因素所導致的,因而事故的控制就包含了三個層面:
①通過控制危險源,防止不期待事件發生。②通過檢查,發現和消除初始和相關中間不期待事件。③對于接近事故發生的不期待事件或正在發生過程中的事故,稱之為緊急情況,需要采取應急措施。在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領域,將通過檢查,發現和消除初始和相關中間不期待事件的過程,稱為“隱患排查治理”。
上述原理如圖1所示。
系統的危險源辨識過程提供了上述事故控制的全部信息。隱患排查管理需要形成系統的隱患排查標準,系統的隱患排查標準要基于系統的危險源辨識過程的信息來形成。而要形成企業分級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模式,必須基于風險管理原理和可靠性工程原理,研究分析設備安全隱患對事故發生的作用程度、隱患自身出現的概率、隱患可能導致事故后果的嚴重度這幾方面因素,確定各個設備安全隱患的排查頻次,在此基礎上確定企業分級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模式。
概括起來,天津港集團設備本體安全隱患分級管理的基礎原則如下:
①天津港集團各基層公司是設備本體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對本公司的設備本體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負有主體責任;
②各基層公司應對本公司的設備開展系統的危險源辨識,并基于危險源辨識結果,形成系統的設備本體安全隱患排查技術標準;
③各基層公司應對設備本體安全隱患的發生規律和后果狀態進行研究分析,并基于研究分析結果,形成公司崗位分級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標準;
④依據“天津港港口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關鍵過程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確定的“總體的戰略管理、重點方面的操作管控”的天津港集團化的設備安全風險管控模式,集團公司重點針對港口大型機械防風裝置、港口機械防火、大型港口機械鋼結構、固定機械技術狀況及安全裝置、流動機械技術狀況及安全裝置、港口設備定置與文明生產、鍋爐設備、供電設備、中央空調機、通信設備、裝卸工屬具、船舶做重點項的安全隱患排查。
3.2 港口集團設備安全管理缺陷隱患的分級管理的基礎原則
依據我國安全生產法規,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包括企業出現的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安全管理缺陷三個方面。因此,企業設備安全隱患除上述涉及的設備安全隱患事件(具體體現形態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外,還包括企業設備安全管理缺陷隱患。
企業設備安全管理缺陷隱患,是基于風險管理科學原理、系統管理科學原理,而形成的企業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的過程要求,來進行系統排查。
概括起來,天津港集團設備安全管理缺陷隱患的分級管理的基礎原則如下:
①天津港集團各基層公司作為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應在本公司構建完善的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
②基層公司負責對本公司設備安全管理缺陷隱患做系統的排查治理;
③集團公司對基層公司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的構建,做總體的戰略指導;
④集團公司對基層公司的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進行重點方面的核查。
4 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關鍵過程研究的成果
4.1 研究提出設備安全風險管控制度體系架構
基于上述改進現有設備管理制度體系在設備安全風險管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的解決方案,以及研究確定的天津港集團設備安全風險管控模式“總體的戰略管理;重點方面的操作管控”,也即是“全面管理;分級組織;重點監控”的原則,研究提出如下天津港集團設備安全風險管控制度體系架構:
①總體戰略管理:制訂《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設備管理規定》,作為天津港集團設備管理總則性文件。制修訂《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裝卸生產設備管理規定》、《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供電設備管理辦法》、《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供熱、制冷設備管理辦法》、《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通信設備管理辦法》、《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照明設備管理辦法》,作為天津港集團單項種類設備管理的指導性文件。
②重點方面的操作管控:一方面針對設備生命周期特定環節制訂一些需要集團公司層面重點操控的管理制度,如《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設備招標采購管理辦法》等;另一方面針對安全風險程度高的“重要設備”制訂一些集團公司層面的操控管理制度,如《裝卸工藝、工屬具管理規定》等。
4.2 建立設備隱患排查標準數據庫
設備安全隱患排查信息系統的數據庫信息可在集團層面劃分為兩類,一是集團公司的檢查標準數據庫管理系統,二是基層公司的參考標準數據庫管理系統。集團公司的檢查標準是對公司不同級別的檢查人員制定的設備安全檢查標準,當集團公司分管總裁、部室長或業務科室人員去基層公司進行設備安全檢查時,需參考集團公司的檢查標準中的相應條目。基層公司的參考標準是各基層公司在設備隱患排查時需要遵循的技術標準,集團公司檢查時也可以進行參考。
針對天津港集團的生產設備特點,研究確定了分類劃分15種典型生產設備子系統和部件的系統識別各種設備危險源的技術路線和運用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FMEA)的危險源辨識方法。基于確定設備危險源辨識技術路線和方法,形成具體展開設備危險源辨識的分析表格。選擇了7家基層公司作為試點企業,運用研究確定的設備危險源辨識技術路線和方法,對15種典型生產設備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取得了系統的設備危險源辨識結果。基于15種典型生產設備的危險源辨識結果,構建了天津港集團設備危險源信息數據庫框架模式。最終,基于風險管理科學原理和方法,結合15種典型生產設備的危險源辨識成果,制訂了天津港集團設備危險源辨識技術標準。
5 結論與展望
本文基于天津港企業的基本概況和設備隱患排查治理現狀,并分析了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天津港企業實際,開發了基于系統危險源辨識結果的設備本體隱患排查標準和基于風險管理原理、管理科學的PDCA原理的設備安全風險管控體系核查標準,為企業的隱患排查工作提供了方向,為構建信息系統的隱患排查標準數據庫提供了系統原理和方法的支撐。
由于企業設備安全風險及危險因素信息量巨大,需要對設備進行隱患排查的方面眾多,紙質檔案的存檔和人工統計隱患排查信息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企業的生產實際需求,因此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不僅能夠增強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過程中涉及數據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快捷傳輸信息、規范管理過程,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故在之后的研究中主要研究企業風險管控的信息化。
參考文獻:
[1]賈大山.港口經濟和港口“十一五”發展形勢與對策[J].港口經濟,2006(04):22-25.
[2]張虎.翻車機平行軸減速機維護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1):105.
[3]袁紅霞,常孝坤,郭羽,慶,丁繼東.狀態監測技術的應用與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0):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