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瓊 周婷
摘要:近年來國內外關于卓越教師的研究已成為熱點問題,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卓越教師培育理念、培育標準和培育模式等方面。但是綜合來看,基于“生態”視角、“精準培育”層次來研究職業院校卓越教師培育問題是一個全新的視域,也將產生新的學術思想和觀點,同時也為職業院校卓越教師培育提供實踐經驗和啟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excellent tea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come a hot issue. 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excellent teacher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standards and cultivation models. However, comprehensively,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precision cultivation" level is a new perspective. It will also generate new academic ideas and viewpoints, and it also provide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關鍵詞: 職業院校;卓越教師;精準培育;生態管理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outstanding teachers;precision cultivation;ecological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6-0280-02
0 引言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干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可以見如何培育大量的卓越教師成為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因此,對國內外“職業院校卓越教師精準培育研究動態”進行梳理,有著獨特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目前,國內外對卓越教師的研究較多,通過CNKI檢索外文文獻顯示1961-2017年以“Quality Teacher”為題395篇,“Excellent Teacher”為題22篇,以“Super Teacher”為題2篇,從“Ecology”角度進行分析文獻數量為0篇;通過CNKI檢索中文文獻顯示以“卓越教師”為題的文獻數量從1991-2017年達到621篇,研究“職業院校”“卓越教師”的文獻2篇,而從“生態學”角度研究“卓越教師”的文獻數量卻為0篇。從已查閱文獻分析,國外對卓越教師的研究起步較早,主要集中在對卓越教師內涵、關鍵特征、教師工資等方面的研究;國內對卓越教師研究有70%的研究都集中在2014年以后,可見近兩年卓越教師的研究已成為熱點問題,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卓越教師培育理念、培育標準和培育模式等方面。
1 國外研究動態
1.1 對卓越教師內涵的研究
國際上主要從卓越教師的價值取向、工作能力、自身特質、專業知識等幾個方面對卓越教師的內涵進行詮釋。美國的海基曼、維基等(Hilgemann,Vickie,1991)認為應該從師生關系、同事關系、教學能力、專業知識、工作熱情等12個標準去分析卓越教師的內涵。英國的道娜森、格瑞漢姆(Donaldson,Graham,2004)認為卓越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愛崗敬業、熱愛和尊重學生、靈活的教學方法等主要品質。納智潘、蘇潘(Nachiappan,Suppiah,2012)等人認為教師學習環境、成長條件、教學方法、教學經驗、自己的理想、家庭的支持、管理與合作能力等都是卓越教師應具備的內在特質。
1.2 對卓越教師主要特征的研究
美國學者弗德曼(Feldman,1976)認為熱愛教育事業、愛護學生、鼓勵學生、專業知識豐富、講授方法好等是成為一名卓越教師的主要特征;肯·貝恩(KenBaiia,2005)則認為,卓越教師應該具有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課外學習和思考問題、以學生為出發點、為學生創造多種學習實踐機會等特征。1987年美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NBPTS)指出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上進心、追求成功、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高水平的教學改革能力等是一名卓越教師應該具有的關鍵特征。
1.3 對卓越教師薪資待遇的研究
國際上普遍認為提升教師薪資待遇是吸引卓越教師的基本保障。英國從2003年開始,每年發布一次《學校教師工資和條件法》,該法律會非常詳細的列舉出各種類型教師的工資待遇標準。韓國的金一靜(Ee-gyeong Kim,2008)等通過對教師的薪資待遇進行分析,提出優化教師薪酬體系、提升薪資標準化、薪資評價公開化和科學化等建議。艾倫頓(Ellington,MJ,2005)指出給卓越教師增加工資待遇是防止他們流失的非常可行的建議。
2 國內研究現狀
2.1 對卓越教師培育理念的研究
黃正平(2011)提出教師教育應當是培養未來優秀教師的精英教育,教師教育精英化是國際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是時代發展的應然取向和社會進步的現實訴求。陳勇(2013)認為追求卓越是伴隨著教師專業發展過程始終的一種專業追求的理想境界。周先進等(2016)提出“職業院校教師如何建構自己可持續發展的專業目標和價值認同,是教師自己能否成長為卓越教師的內生動力,教師在建構自己的職業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個體差異性,并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優化設計”。
2.2 對卓越教師培育標準的研究
劉利平等(2012)提出卓越教師培養的現實意義,然后指出新時期卓越教師的標準是必須具有為人師表的人格風范,必須具有健全的民主法治觀念,必須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必須具有良好的研究能力,必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備的知識結構。李巍(2015)在其論文中認為,新形勢下的卓越教師標準應當是全面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師德與健康的人格、反思能力與創新意識、對待學生的親和力。王利華(2018)從專業標準體系、社會實踐要求、合作能力等三個方面建構我國的卓越教師評價標準體系。
2.3 對卓越教師培育模式的研究
賴志群等(2006)認為全程教育實踐培養模式的理論基礎為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和社會學理論;教育實踐活動應貫穿師范生四年學習過程始終。宋原(2013)論述了福建師范大學以國家教師專業標準為導向,改革教師教育課程;同時,結合自身學校實際建構的“三階段六層次”的旨在提高師范生教學能力的教育實踐培養模式。周明星(2016)在其著作中構建了鄉村卓越職教師資培育3D模式,即三界協同(政界、業界、學界)、三雙共生(雙導、雙校、雙能)、三維系統(技術、教術、學術),并提出了獨特的培育路徑和發展策略。
3 國內外研究述評
上述國內外研究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借鑒和思想營養,但還存在不足:第一,尚缺生態視角研究。國內外能夠查閱的文獻中沒有任何文獻是從生態視角對卓越教師培育問題進行研究的,因此急需從生態管理學的高度來加以研究。第二,尚缺精準層次研究。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中從精準層次對卓越教師培育問題進行研究尚為空白,因此急需對職業院校卓越教師培育問題進行深入和精準的分析。第三,尚缺實證方法研究。國內外大部分研究都是從定性的角度研究,停留在理論層次,缺乏對卓越教師培育全面深入的實證分析。今后繼續從生態視角、精準層次、實證方法創新職業院校卓越教師培育問題。
職業院校卓越教師教育屬教師學的一個分支,它應存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大多比較零散,缺乏一定的理論色彩和生態特色。因此,關注職教卓越教師精準培育的生態內涵、生態現狀、生態關鍵因子和生態機制構建,一方面理清卓越教師生態理論,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理論體系;另一方面以探究職教卓越教師精準培育生態關鍵因子的提取、培育生態實現路徑、發展策略為突破口,從根本上提高現行職教卓越職教師資培育活動的成效,對于豐富職業院校教師教育理論、促進職業教育學科建設有著獨特的理論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明星,周先進,高涵,聶清德.鄉村卓越職教師資培育導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何美,周南照.科學教師專業標準與評價體系:美國卓越教師發展的目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陳永明等,著.教育領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愛德華.希爾斯(美).教師的道與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5]肯貝恩(美).如何成為卓越的大學教師[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Donaldson,Graham. Excellent teachers are not photofits:Comment[J].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Scotland, 2011(3).
[7]Donaldson, Graham.Excellent teachers ]are not photofits: Comment[J].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Scotland,2011(1).
[8]Nachiappan, Suppiah; Andi, Hari Krishnan; Subbramaniam, Sunder; Veeran, Velayudhan P K. Factors that Motivates the Teacher Trainees of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Possess an Excellent Personality through Hermeneutic Analysis Method[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2).
[9]Ee-gyeong Kim ,You-Kyung Han, Jung-shin Park.Teachers' salaries in Korea, 1985 to 2007: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J].KED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2008(7).
[10]Ellington, M J .Riley wants higher pay for excellent teachers[N].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2005,(10).
[11]黃正平.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關于教師教育精英化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12]陳勇.“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背景下高師院校生命教育的思考與探索[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1).
[13]周先進,劉青青.職業院校卓越教師如何培養[N].光明日報,2016-08-02.
[14]賴志群等.高師全程教育實踐培養模式[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6(1).
[15]劉利平,朱廣東.淺談卓越教師的標準及其培養路徑[J]. 教育教學論壇,2012(5).
[16]李巍.探討卓越教師的標準及其培養路徑[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
[17]王利華.中英兩國卓越教師評價標準比較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