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評價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如果李彥宏離開百度,公司所受的影響是70%;如果馬化騰離開騰訊,公司所受的影響是50%到60%;如果馬云離開阿里巴巴,公司所受的影響大約只有30%。
1998年,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一起注冊成立了騰訊公司。不久又增加3名股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5名創始人約定:各展所長、各管一攤。2008年,馬化騰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在2005年開始找職業經理人跟我們搭配。5個創始人都在找接班人,都在進行‘雙打配合。目前產品上我們還有太多東西沒有做好,因此,我暫時還沒有退休的打算。不過在合適的情況下,我將專注于自己擅長的方面,交權給職業經理人打理。”“有些公司的‘老人,有職業經理人沒有的優點,你放棄其實是很浪費的。”
不過,像阿里巴巴一樣,一些創始人陸續離開了。2007年,曾李青離職,成為“終身榮譽顧問”。2013年,陳一丹卸任騰訊首席行政官,留任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榮譽理事長。2014年張志東退休。2016年11月,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被問到何時卸任時,馬化騰和網易創始人丁磊相視一笑。丁磊說:“我還是很年輕啊,才40多歲。”馬化騰說:“我們公司人才的厚度還是足夠的,交接班壓力并不明顯。不會讓某個人決定一個業務的生死。”
丁磊和馬化騰都是1971年10月出生的人,至今也才47歲,都是董事長兼CEO。不過,“游戲產業最具影響力人物”劉熾平、“微信之父”張小龍等騰訊的非創始人高管已經是行業內炙手可熱的人物。媒體在討論馬化騰的接班人時,他們都是備選。前提是他們都不離開騰訊。
今年50歲的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2007年左右就想過退休了。當時,百度已在美國上市兩年。“我很理想地認為上市以后我基本上就可以退休了,所以我只需要管3個人,一個是CTO、一個是COO、一個是CFO,但2007年底,這3個人全都離開了:CTO出去創業了,CFO出了點事故,COO決定退休。”
2013年3月的一次會議上,UT斯達康創始人吳鷹問李彥宏什么時候退休,李彥宏說:“我會慢慢退下去。我管事的比例永遠是越來越小的,慢慢就退下來了。”2017年1月,“美國硅谷職位最高的華人”陸奇擔任百度COO 的消息成了各大媒體的頭條。李彥宏當時講道:“對于一個公司最大的挑戰并不是外界環境的變化或者說什么競爭,而是有沒有一個好的團隊。”他對陸奇十分信任,稱其基本可以承擔百度所有業務。但今年,陸奇離開百度的消息就像他去年加入時一樣刷屏。至今,李彥宏還兼著CEO。當然,百度還有總裁張亞勤這樣的明星職業經理人。他會是百度的陸兆禧或張勇嗎?
美國谷歌、亞馬遜等公司與中國的幾大互聯網企業一樣,也成立于上世紀末。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在2014年接受采訪時稱:“我已經有繼任計劃,所有高管都有機會。”谷歌在2001年就聘請職業經理人埃里克·施密特擔任CEO。2017年12月,施密特也退出一線,轉為技術顧問,當時還發推文感慨:谷歌再也不需要大人來監護了。如今,阿里巴巴、騰訊也已經是世界級的企業,市值躋身世界前十,緊跟亞馬遜、谷歌之后。由于互聯網的快速更迭,其傳承來得比傳統企業早了許多。李嘉誠可以在90歲宣布退休,但誰也不會認為馬化騰、李彥宏能干到白發蒼蒼。傳承是這群互聯網驕子真正的驚險一躍,它將決定誰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