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
About Film
2045年,人類生活的現實世界一片混亂,生產和生活處于崩潰的邊緣。人類將生活的希望寄托于虛擬現實的游戲世界。游戲天才詹姆斯·哈利迪創造了“綠洲”——一款能讓人們逃離糟糕現實的游戲。人們沉迷于“綠洲”的幻夢,玩家能成為任何他想成為的樣子。哈利迪在臨終前,宣布自己在游戲中設置了一個彩蛋,找到這枚彩蛋的人就能成為“綠洲”的管理者并且獲得巨額財產。想要找到這枚彩蛋,玩家必須先在游戲中集齊三把鑰匙,而尋找鑰匙的線索就隱藏在哈利迪的人生故事中。
真心熱愛“綠洲”游戲的帕西法爾、艾奇、大東、修、阿爾忒彌斯五人踏上了尋找彩蛋的征途。與此同時,大資本家諾蘭·索倫托的“IOI組織”想不擇手段地拿到“綠洲”的控制權,統治整個游戲世界。哈利迪留下的彩蛋究竟是什么?得到彩蛋,人類生活的現實世界會變好嗎?
Real story
在小說《頭號玩家》中僅僅提到了VR(虛擬現實),在科幻層面沒什么新創意。但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卻把這本二流小說拍成了一部卓越的電影,從科技和人性兩個層面升華了這本小說。在電影中,斯皮爾伯格設置了對“虛擬與現實的區別到底在哪里”的思考。電影中死去的“綠洲”創始人哈利迪把自己的意識導入虛擬世界成為了一個AI,在虛擬世界中繼續存在。這個理念非常前衛,涉及腦機接口的研究和AI是否應該具有靈魂和智慧的問題。這也是優秀科幻電影的一大特征:對人生終極問題的思考。本期想談的是《頭號玩家》中的科技創意——VR和AR(增強現實)技術、無人機、光場。
VR和AR技術
電影中提到的VR眼鏡(虛擬現實設備),以及和VR眼鏡配套搭載的力反饋系統(電影中能感應虛擬世界中的觸覺的服裝)在現實中已經真實存在,只是體驗還沒有影片中呈現的那么好。很多朋友都在商場體驗過讓人頭暈目眩的VR頭顯游戲吧?VR眼鏡屬于封閉視覺,所以一般都比較笨重。但未來的VR眼鏡也許會是納米級的,可以直接連接在人類的視覺神經上。
其實,除了游戲行業外,VR、AR在很多領域還有應用,比如用于增強人的感官。人的視力局限性很大,美軍“全球鷹”無人機的攝像機可以在數千米高空識別地面上恐怖分子的面部,而人眼則很難看清幾十米開外的事物。增強視覺的方案之一就是AR眼鏡,現在微軟的AR眼鏡HoloLens就是采用外置攝像頭采集現實世界的光學數據,并和電腦制作的虛擬影像混合,實現增強現實的。沿這個思路出發,理論上通過外置攝像頭,AR眼鏡可以讓人看到千里之外的場景,也能看到微觀世界。結合物聯網和大數據,AR眼鏡還可能實現許多奇妙能力,比如看到無線電信號等人眼不可見的電磁波。
無 人 機
影片中對無人機技術的展示非常內行:一開始無人機在貧民區送外賣,這些外賣無人機都具有面部識別功能,可以用來尋人和控制人群。
無人機(包括無人車)搭載了各類環境感應系統,比如毫米波雷達、高分辨率攝像頭等,實現面部識別的功能就是小菜一碟。我們需要了解的其實是無人機的另外一個特性:數據的云端共享。自動駕駛車輛為什么不會相撞?因為它們共享同一個云端數據庫,云端數據庫中的每輛車都知道其他各車的位置,可以相互配合。而一架無人機可以識別在送外賣途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輛車,并把數據上傳云端。分布在整個城市的許多無人機同時上傳的數據使得云端可以描繪出反映這個城市所有角落的每一個人在干什么的軌跡圖。
光 場 技 術
“綠洲”中的哈利迪影像資料館,就是男主角每次想要尋找線索時都會去的地方,它所應用的技術叫作光場技術。影片中,哈利迪的人生故事在影像資料館里呈現為可以隨意移動攝像點和變換視角的錄像?,F實中光場技術的實現有很多方式:有的是將從各個方向真實拍攝的圖像和虛擬構造的3D信息進行數字化保存;有的是用足夠多的攝像點完全采集現實空間的光線并投射出來。也許在未來,整個地球可以只錄一條光場錄像,內容是地表以上一千米內的所有光場內容,永遠錄下去,不斷上傳到云端。每個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載和自己有關的內容。你可以回看完自己一生的長鏡頭,一秒鐘都不落下。
Future Science
不過,這部涉及大量當下科技熱點的電影,卻沒有提及近期非常熱門的技術——區塊鏈。影片中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在“綠洲”游戲里,人們在這里競爭、交易、工作,這樣全球化的社會組織,最后卻交給了幾個孩子管理,這其實是存在很多弊端的。
如果未來的大型游戲是做在區塊鏈上的,那么游戲的管理規則就會鎖在區塊鏈上而不可修改,并由區塊鏈自動執行而非人治。貨幣系統,道具等級、數量都是鎖住的,任何人包括游戲的開發者也不能隨意修改。目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非常快,一些互聯網公司已經在開發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產品。相比于星際旅行、人體超能等主流科幻題材,在《頭號玩家》這部“新科幻”電影中,正在發展的科技第一次超越了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