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史軒
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的日益嚴重,我國對養老機構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視,養老機構的建設不僅緩解了我國老年人生活的壓力,而且為我國經濟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基礎。不過目前的養老機構,因其自身運營模式的不健全,使其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影響了社會經濟效益的增長。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很多的養老機構不斷的對其建筑設計的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提升企業運營的效率。而以高效運營為建筑策略的設計方式是目前興起的一種新型方式,利用全新的設計視角,在滿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前提下,提升了企業管理與運營的效率。文章就以現今養老機構建筑設計的重要意義為出發點,試圖找出提升養老機構運營效率的主要措施,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養老機構;運營效率;建筑設計;措施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志碼:A
老齡化現象是現今世界發展中最為國家和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我國現今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數量的13.26%,我國正處于發展中國家的階段,老齡化的過分增長,使得我國提前進入了未富先老的階段,嚴重地影響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
1 養老機構建筑設計的重要意義
我國社會的建設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老一輩革命家的努力,而隨著國家的發展建設,生活質量的提高,老一輩革命家也在逐漸老去,為了回報這些老革命家為我們的生活做出的貢獻,應加強對其老年生活的改善,使其擁有更加舒適且幸福的晚年生活,因此隨著我國養老政策的逐漸完善,相關單位應大力進行養老機構的建設,為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相應的保障。
2 養老機構建筑設計與運營之間的關系
2.1 交通流線組織的暢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流上的頻繁交叉現象的發生,從而提升企業交通的利用率,進而加強建筑的使用效率,提升資金的利用率。
2.2 通過建筑機構空間布局的合理規劃和設計,減少工作人員行走的距離,在老人出現問題時,護理人員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達到并相應的解決,進而提升整體的護理效果。
2.3 通過對服務空間以及建筑面積的合理規劃,使其具有更好的視覺性,為護理人員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3 提升養老機構運營效率的建筑設計措施
3.1 場地的合理規劃
3.1.1 交通規劃。交通的順暢通行是提升工作效率以及運營效率的基礎。因此,在實際的規劃過程中,首先應對建筑中各機構的出入口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結合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相應的分化配置,達到專口專達的目的,同時使各出口與城市之間的交通運輸進行有效的連接,避免場地內不同交通流線的交叉,保證機構場地內流線“順而不穿、通而不交”。另外,養老機構內人們的行動速度相對比較緩慢,在交通的構建上,應將人員和車輛進行有效的阻隔和劃分,做到互不干擾,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老年人在出行中的安全,還可以保證車輛通行的順暢,進而提升運營的效率。
3.1.2 景觀規劃。在進行養老機構機關設計時,首先,盡可能不要使用過為茂密的灌木建筑群,以免影響工作人員的觀察視線;其次,針對老年人身體孱弱這一特性,其環境的建設應多以安靜、閑適的氛圍為主;再次,跌倒會造成老年人身體上的嚴重傷害,因此在建設中,要在室外區域安裝相應的監控設備,便于對老人進行合理的看護工作。最后,空間視線的通透性是確保老年人外出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一些可以延展視線范圍的植物。另外,在進行景觀規劃時,還應結合季節變化的特征,選擇適合花卉進行栽植,同時在花卉的選擇上,注意不要招惹過多的蚊蟲,以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除此之外,對于戶外運動景觀的設計,要結合場地的情況,以及老人的需求,合理的規劃運動的設施以及運動的環境,提高老年人健康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減少居住過程中的孤獨感。
3.2 護理工作的人性化設計
3.2.1 單廊設計。此設計主要是為了提升居住空間的通風效果。通常使用的方式為:將居住的空間進行并排有序的組合,并將護理站作為走廊的中心點,向兩側不斷地延伸。此方式的優點在于: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強視線的通透性并使居住的空間朝向保持最佳的方位等,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運用在中小戶型的養老機構建設中。而對于大型的養老機構建設來說,可能會造成護理站人員由于距離太遠而無法對老人提供有效服務等問題的發生。
3.2.2 回廊設計。此設計主要是將老年人居住的空間分布在周圍,將護理站以及走廊設置在中間的方式來實現的。其優勢在于,可以平均劃分每個老人到護理站之間的距離,將護理人員的服務效率進行均衡的劃分,這同時也是提升運營效率的主要措施。不過其缺點在于,造成一些老人居住地空間環境不會太好。結合目前設計的內容來看,大多養老機構的建設都是以半環繞護理站的方式對老人居住的空間進行規劃的,在護理站的后面會設置一個相應的房間,供護理人員進行合理的休息,以此來降低護理人員與老人之間的距離,提升了服務的效率以及護理的質量。
4 人性化細節設計與運營效率之間的關系
4.1 標識系統的設計與作用
4.1.1 情感化標識。標識系統主要為老年人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幫助,通過不同的標識意義,為老年人做出相應的指導,從而確保其目的性的達成。和普通的建筑物相比,養老機構中設置的標識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在養老機構當中老年人較為熟悉的物品,比如說具有特色的家具組合以及落地鐘等都可以將其作為識別系統,這也成為對老年人進行方位指示的線索。在標識系統建設時,應確保其被放置在比較明顯的位置上,以便于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指示線索。
4.1.2 多層次標識。此標識的建設主要針對一些具有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而設置的。在實際的設計當中,部分簡單的標識系統對于一些具有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而言,往往找不到目的地,所以就需要設置多層標識系統,以此引導老年人到熟悉的空間當中。
4.2 色彩的使用及作用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身體機能也會相應地進行退化,其中感覺機能的退化會對老人與外界的溝通能力產生一定的制約性,導致其對周邊的事情缺乏應有的熱情,久而久之,會使其心理產生相應的孤獨感和寂寞感。在這個過程中養老機構的室內色彩的良好選擇,能夠對一些感覺機能退化的老人進行撫慰,驅除生活不便給其帶來的孤獨感。
4.3 加強護理服務的專業性和系統化
現階段,我國的養老機構的建設類型比較單一,對護理工作的職責劃分也缺乏相應的明確性。養老機構在老人的接收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建筑設計的功能性,進而導致護理工作出現諸多的問題,使得機構不得不增加相應的護理人員來確保服務的效率。不過,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養老機構建設的不斷優化,將會對養老結構的類型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劃分,明確不同機構中服務對象的不同情況,提升整體的護理效率以及護理質量。例如,將老人護理機構與癡呆老人護理機構進行單獨的規劃設置,將機構的形式進行更為詳細的劃分。另外,還可以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對機構建設的設計模式進行相應的改變,在確保護理質量基礎上提升機構的運營效率。
結論
總而言之,通過高效運營的方式作為養老機構的建筑設計理念,既可以保證老人擁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還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務的質量,進而為企業的運營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希望本文所述可以為我國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并通過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提升養老機構建設的合理性,減輕我國老齡化發展的壓力。
參考文獻
[1]李云云.養老機構高效運營的建筑設計策略[J].中國科技投資,2013(A10):178.
[2]羅正浩.高效運營背景下養老機構建筑設計中的關鍵問題芻議[J].城市建筑,2014(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