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是推進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必要措施,不僅能夠顯著提高社會居住水平,更有益于國民經濟發展。因此必須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混凝土澆筑技術是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點,混凝土澆筑過程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的整體品質。這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在明確混凝土特性與澆筑過程的基礎上,做好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選擇、攪拌與運輸,最終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技術。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5 文獻標志碼:A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與城市化建設戰略的深入推進,建筑施工開始大量興起,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也在實踐中得到了持續精進,但是因工程施工技術缺陷或操作不恰當而引發的建筑工程質量問題仍層出不窮,建筑工程品質成為現階段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對于當代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施工材料,且混凝土結構是整個建筑工程的主體。一方面,混凝土澆筑直接決定著工程質量,另一方面,混凝土澆筑效果也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建筑的完整性、統一性與耐性。基于此,建筑施工企業必須高度重視混凝土澆筑工作,科學使用澆筑技術,以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1 建筑施工混凝土澆筑概述
1.1 混凝土的概念與特性
混凝土,顧名思義,是一種同時包括多種原材料的混合物。縱觀當前我國普遍適用的混凝土類型,其主要由水、水泥、砂石和其他摻和材料等根據特有的比例配置而成,混凝土是我國建筑施工工程的主要材料。對比其他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可以發現,混凝土具有如下3個方面的特征:首先,原料豐富且價格低廉。混凝土拌制所需要的原材料十分常見,材料易得且價格較低,這不僅有助于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亦有益于減少工程施工成本。其次,混凝土性能穩定,不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需要經過長期的過程,但是混凝土性能穩定,不會因為時間原因而改變自身特性,同時,混凝土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不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與抗壓性,環保耐用。這是混凝土能夠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本質原因。
1.2 混凝土的澆筑施工
混凝土澆筑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核心環節,其主要是指根據工程實際與施工需求合理設計混凝土配置比,并嚴格按照配置比進行集膠料和水泥的完全混合、攪拌,最終把配置好的混凝土材料澆筑到工程建筑的特定位置。
2 建筑施工混凝土澆筑的前期工作
2.1 澆筑材料的準備
根據建筑工程建設標準與工程等級,針對性地選取能夠滿足工程需求的材料。澆筑材料的準備是混凝土澆筑正式施工前的重點任務。第一,設計人員在對建筑工程施工方案進行設計時,應十分明確地標注出不同施工環節所需要的混凝土質量標準。第二,施工人員應根據施工方案采購配置混凝土混合料的多種原材料、施工機械等。通常情況下,構成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傻子、砂石以及水等。第三,經過一系列的抽樣檢測,掌握各種原材料的性能,從而保證原材料符合工程建設標準與質量規范。這是提高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采購人員在選購原料時應細心比較不同商家的材料質量以及價格,盡量選擇誠信度高、規模大且有過合作記錄的原材料供應商。
2.2 混凝土的攪拌
混凝土作為一個由多種材料相互配比所形成的混合材料,其性能和質量必將受到原料搭配比例的影響。因此,在準備好質量合格的各種原材料后,施工人員應科學設計混合比。同時,為了保障混凝土澆筑結構體的質量滿足建筑工程要求,必須嚴格規范骨料、水泥、砂石和添加劑在混凝土配置時的添加順序,并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完成攪拌工作。混凝土的攪拌應注重氣候、空氣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必須根據天氣情況制定工作計劃。若空氣中含水量較高,則可能會導致攪拌中的混凝土材料中的含水量超標,所以必須加強水分子的檢測,靈活調整水分的添加計量,從而確保混凝土配比與設計配比相一致。
2.3 混凝土的運輸
通常情況下,在混凝土攪拌完成后,應及時將其運送到具體的施工現場。我國多使用移動泵或托泵來運輸混凝土,此種方式簡單直接、耗時較短,且能夠保持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的均勻性。運輸工作的順利完成有賴于運輸器械的質量,因此,必須在正式運輸之前仔細檢查運輸工具,確保托泵或移動泵能夠靈活運轉。另外,必須提前準備好重足的泵機,以避免運輸過程中發生突發情況。在混凝土正式運輸之前,還應用潔凈的水清洗運輸設備,以確保管道的通暢。
3 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澆筑技術
3.1 全面分層澆筑技術
全面分層澆筑技術是目前我國廣泛使用的建筑施工混凝土澆筑技術。與其他施工技術相比,該方法主要運用在建筑施工面積小且從距離較短的一側開始施工等情況,需要指出的是,在開展第二層澆筑時,應嚴格按照第一層的建筑順序進行再次澆筑,且始終以此類推。
3.2 分段分層澆筑技術
與全面分層澆筑技術相比,分段分層澆筑技術多適用于建筑施工面積較大、澆筑層較薄且澆筑長度較長等情況。在混凝土澆筑強度大、施工地點的混凝土攪拌機無法實現施工要求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分段分層澆筑法。該種澆筑技術的第一步是建筑混凝土底部位置經過工程規定的時間要求和距離要求之后,方可開展第二層的澆筑工作。
3.3 余面分層澆筑技術
當施工建筑的距離高于厚度的3倍時,即應該使用余面分層澆筑法。在使用該種技術進行澆筑工作的時候,只需要澆筑一次混凝土就達到頂部,可能會產生一個坡度大約是1︰3的混凝土斜面,而通常是從混凝土的澆筑層下方開始進行混凝土振搗過程,繼而向上移動,確保澆筑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對于澆筑面積較大的建筑工程,為嚴格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澆筑斷裂等質量問題,必須采取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首先,必須使用符合質量標準的原材料,為保證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可以添加適量的外加劑,舉例來說,把粉煤灰添加到低熱的硅酸鹽水中,再添加到混凝土里等。其次,能夠適量增加澆筑面積,同時降低澆筑速度和厚度,結束澆筑工作后,要盡快清理污水,應嚴格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進行第二次振搗。最后,根據具體的施工澆筑情況,靈活開展混凝土溫度的測量工作,確保溫度在合理范圍內。
結論
綜上所述,作為建筑工程施工應用技術的重要內容,混凝土澆筑技術的高低對建筑施工的質量至關重要,但是由于其發展并不成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因此,國家應加大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科研和資金方面的支持,促進澆筑技術的新發展。同時,對于施工企業來說,也應該成立相應的技術部門,實時監督指導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工作,切實提高澆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效率。
參考文獻
[1]楚大平.論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J].中國外資,2013(11):230.
[2]楊廷學.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9):108-109.
[3]張鴻雁.淺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的要點[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3(8):78-79.
[4]潘美環.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