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重添 路飛飛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
專利法第22條第5款規定,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現有技術的公開方式包括出版物公開、使用公開、和其他方式公開,其中,專利法意義上的出版物是指記載有技術或設計內容的獨立存在的傳播載體,并且應當表明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其公開或出版的時間。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互聯網證據在專利審查以及無效宣告中日益頻繁地出現,但在實際審查中,由于互聯網證據易修改、易滅失,申請人經常以此質疑互聯網證據的真實性和可用性,因此,在互聯網證據的公開時間以及真實性認定方面存在諸多爭議,已經成為當前知識產權領域的研究熱點。
專利審查工作是法律工作,需要專利審查員從法律角度出發,依法行使審批權力,本文從法律中證據的證明力出發,通過補強證據以及證據之間的關聯性,判斷互聯網證據的有效性。
補強證據規則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證據證明力判定規則,它萌芽于歐洲古代宗教法中的證人數量規則,形成于18 世紀。一般認為,補強證據規則的含義,是指為了保護訴訟參與人的權利、防止錯誤認定案件事實,法律規定和訴訟制度要求在運用某些證明力顯然薄弱的證據認定案件事實時,必須有其他證據補充說明或輔助作證其證明力,用以加強其他證據證明力的證據即為補強證據。
所謂證據的證明力,則是指證據所具有的內在事實對案件事實的證明價值和證明作用,又稱為證據的可信性或可采性。通常情況下,補強證據本身能夠在證明力上對主證據產生補充的作用,兩者之間形成證明力上的相互支撐聯系;補強證據與主證據必須指向相同的證明對象,兩者之間在證明力上是補強和被補強的相互關系。
具體到專利審查中,由于互聯網證據的易修改特點,證明力通常不足以讓申請人信服,申請人以此為理由質疑互聯網證據的真實性和可用性,導致審查員比較被動。筆者認為,通過合理使用補強證據原則,可以有效增強互聯網證據的證明力,進而在專利審查中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案例1】一種基于級聯二值編碼的圖像匹配方法(申請日:2014年4月29日)
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級聯二值編碼的圖像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驟S1,利用基于多個哈希表的哈希查找方法對圖像中的候選特征點進行粗篩選,得到候選特征點的候選子集; 步驟S2,將所述候選特征點的候選子集映射到高維漢明空間;步驟S3,建立漢明距離-數據地址的哈希表;查詢所述漢明距離-數據地址的哈希表,從而得到最佳匹配特征點。
審查員通過檢索,發現申請人2014年在國際會議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以下簡稱CVPR)上發表了一篇論文《Fast and Accurate Image Matching with Cascade Hashing for 3D Reconstruction》(會議召開時間:2014年6月24日),審查員登錄到CVPR2014的官方網站,發現在互聯網上 http://www.cvpapers.com/cvpr2014.html記錄了該論文,“CVPR 2014”的鏈接頁面內有“Changelog(更新日志)”鏈接,點擊之后可以看到2014年4月28日的更新日志,其中有該對比文件的名稱、PDF鏈接、作者和所屬單位,其中PDF鏈接即該對比文件全文內容。審查員據此認定對比文件的公開時間為2014年4月28日,評述本申請不具備新穎性。
然而,申請人并不認可審查員檢索到的互聯網證據,申請人認為,雖然在更新日志中標注了日期,但是沒有證據證明該論文《Fast and Accurate Image Matching with Cascade Hashing for 3D Reconstruction》的公開日也是該2014年4月28日,而確切的是在會議當天(2014年6月24日)才公開了上述論文,因此申請人堅持認為該論文的公開日是2014年6月24日。
為了補強證據,審查員進一步咨詢了CVPR2014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在官方網站上查找郵件地址,通過郵件詢問日志記載的日期是否可以為公眾所知,并獲得對應文章,得到組委會工作人員的答復如下:
Hi Mr.Fu
It looks like the paper was hosted on the author’s website. Given the change log,it should be the case that the paper was available to anyone on that date.
Best, Gray
答復的內容大致為“該論文看起來被保存在作者的網站上,根據更新日志,情況應當是該論文在當天可以被任何人獲取”。為了防止申請人質疑郵件是審查員杜撰的,審查員根據組委會工作人員的答復進一步檢索證據。
根據該網站RSS菜單中的論文發布詳細記錄信息,可以確定該論文的公開時間。在CVPR 2014發布該論文的頁面(參見圖1)上可以看到RSS菜單,RSS是簡易信息聚合的縮寫,是某一站點和其他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信息發布與傳遞的方式,該網站使用RSS技術發布論文,點擊該RSS菜單可以進入論文發布的詳細記錄信息,其中可以找到該對比文件的推送日期(參見圖2),為“2014 年4月28日,7:00:00”,明確給出了該對比文件的RSS發布更新時間,在該條記錄中有圖形鏈接(箭頭),點擊該圖形鏈接可訪問該對比文件的PDF全文(參見圖3)。

圖1

圖2

圖3
該RSS發布記錄頁面上的所有條目均有鏈接至文件全文的圖形鏈接,該條發布記錄所鏈接到的網址為:www.nlpr.ia.ac.cn/jcheng/papers/CameraReady-CasHash.pdf,該網址是該對比文件的第一作者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NLPR)上的個人網站。該事實與CVPR組委會工作人員的答復相互印證。因此,可以認定本申請的第一發明人將論文直接存儲在所在單位的個人網站上,并于2014年4月28日以RSS方式公開在該CVPR網站上,該對比文件的網絡證據公開時間為2014年4月28日,早于本申請的申請日,可以作為現有技術證據使用。最終,本申請被駁回。
案例1中,針對申請人對于對比文件1的公開日期提出的質疑,審查員通過補強證據,與CVPR組委會的工作人員溝通,來證明該文獻的公開時間,由于CVPR組委會工作人員與本申請無利害關系,因此其答復可以佐證該文獻的公開時間;事實上,由于CVPR組委會工作人員答復屬于個人意見,并非是官方答復,審查員進一步補充證據,最終得到“本申請的第一發明人將論文直接存儲在所在單位的個人網站上,并于2014年4月28日以RSS方式公開在該CVPR網站上”的結論,該結論與CVPR組委會工作人員的答復相互印證,進一步增強了互聯網證據的證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