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佳



摘 要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力不斷增強,大量的外資涌入中國。截至2016年,外商在中國直接投資金額已達到97.5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外商直接投資無疑給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同時也影響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框架。我們應根據中國實際國情,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讓其發揮最大的效益。
關鍵詞 FDI;產業結構;服務業;投資環境;跨國并購
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即對外直接投資。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其的定義,FDI指一國的投資者將資本用于他國的生產或經營,并掌握一定經營控制權的投資行為。也可以說是一國或地區的居民實體在本國或本地區以外的另一國的企業中建立長期關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對之進行控股的投資。這種投資即涉及兩個實體之間最初的交易,也涉及二者之間以及不管是聯合的還是非聯合的國外分支機構之間的所有后續交易。FDI是現代的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就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簡要分析。
一、外商直接投資在國內發展現狀
1.從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額總體呈上漲趨勢,并且上漲金額也是遞增的。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中國,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了強有力的保證。中國經濟快速融入世界主流經濟體系,從而又會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呈現出正反饋趨勢。
2.從外資來源來看,在2015,來自亞洲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在總金額中占主導地位,而來自非洲的直接投資金額占比最小。然而在2016年,來自亞洲的外商直接投資比例下降約5.12%但仍占最大比率,同時來自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嶼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也出現大幅下降,而來自其他地區的金額分別呈不同比率上升。
3.從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結構來看,2015年,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主要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但在2016年,第三產業得到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增長約158.12%,而第二產業金額卻稍有下降。
二、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1.服務業投資將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重心
從2015年到2016年,服務業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超過100%,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呈現大幅度增長,并且外商直接投資的相關項目增加到1463個,相比2015年增加100余個。我國是新興的服務外包承接國,目前通過承接外包吸收外商投資的數量還不是十分大,但在不少大中城市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外商投資企業,特別是由于我國未來將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巨大的IT市場,在信息產業鏈專業分工和市場競爭的影響下,我國通過承接服務外包吸收外商投資的前景是大有期望的。
2.跨國公司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目的將發生變化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跨國公司的投資大部分為資源尋找型和市場尋找型。而之后,效率尋找型和戰略資源尋找型成為了全球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特別是在競爭十分激烈的技術和資本密集型工業制造業和信息密集型的服務業上,全球跨國并購類外商投資大幅度增加。
然而由于我國的土地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現狀,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多是以新建企業為主地所謂“綠地”投資,這類企業按期性質是歸為資源尋找型和市場尋找型。這一結果說明雖然我國利用外商投資的絕對值很高,但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上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近20多年來,中國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資數量不斷增加,在質量上也不斷提高,形成了一定的量與質的規模效應,按照外商直接投資性質轉變原理,已具備了向效率尋找型轉變的基本條件。同時,只要中國國內企業兼并收購法規完善,戰略資源尋找型外商直接投資樹膠也將大幅提高。
3.投資環境及相關制度都將更加適合外商直接投資
中國對外改革開放是從東部沿海地區開始的,東部沿海地區利用其現有的地理優勢、基礎設施和良好的經濟基礎,已經吸引了進入中國的絕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東部地區由于其固有的優勢仍然將會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地區。但隨著全國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投資地點的選擇將不斷西進,深入中國內陸地區。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投資軟環境的改善和產業配套條件的完善。
4.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情況下,跨國并購成為我國吸引外資的新形勢
近年來我國已初步建立了跨國并購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外資以跨國并購方式進入我國提供了比較透明的法律環境。根據2004年的一個統計,外資在華共完成2141個跨國并購項目,占實際吸收外商投資的40%。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預計今后跨國并購在我國吸收外資中將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新形式。
為進一步優化外資結構,促進中國經濟更加均衡、安全的發展,中國要以提高外資質量為著力點,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實現利用外資高質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