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宇(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啟蒙運動產生于17世紀至18世紀后期,它既是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斗爭的延展,也是一場思想和精神上的解放運動。在啟蒙運動思潮強大的影響下,整個歐洲在科學、文學、音樂等各個領域的發展也受其影響,特別是在藝術風格上轉變為了古典主義,音樂開始向人們反映社會狀態,鋼琴演奏也從以往靜態的巴洛克風格變得更加積極有活力。歐洲古典主義樂派在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出現了許多優秀的音樂家,莫扎特就是其中一個特別的存在,他創作出大量優秀的歌劇、交響樂等,從而確立了他在歐洲音樂史上的地位。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是古典主義時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樂創作涉及到了音樂的各種題材,從協奏曲到歌劇再到交響曲,無一不流傳后世,它們明顯的向世人展現了莫扎特對各種音樂體裁的熟練把握。眾所周知,一個作曲家的創作與當時社會的背景密不可分,在歷史潮流的推動和不斷創新的作曲技巧的共同作用下,啟蒙運動時期成為莫扎特音樂創作的高峰期。今天要分析的就是啟蒙思想影響下創作出的作品《費加羅的婚禮》中的選段《求愛神給我安慰》。
《費加羅的婚禮》是一部喜歌劇,它講述了年輕仆人憑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敢與風流的貴族老爺智斗并贏得這場較量的故事,它諷刺了歐洲當時封建主義的愚昧無知,贊揚了底層人民的機智。在1786年,莫扎特完成了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并在5月1日于維也納國家劇院親自指揮演出。莫扎特對歌劇有著一種特別的理解,啟蒙思想中的理性思考使他認為音樂具有獨立的情感表達能力,他用自己豐富的音樂才華向我們展示了一部帶有階級意義的作品。多樣的音樂織體和細膩的創作手法,使觀眾耳目一新;扣人心弦的劇情和復雜的人物關系,使這部作品經久不衰,它所展現出的中心思想與啟蒙思想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從側面諷刺了封建貴族的愚昧與無知,反對由出身決定的階級身份,提倡思想自由。在這一場平民與貴族的較量中啟蒙運動思想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求愛神給我安慰》是第二幕第一場伯爵夫人出場時演唱的一首詠嘆調,伯爵夫人一邊自己守在空大的房間里一邊唱出這首歌曲,丈夫對她的冷漠使她十分傷心,但她的心中卻仍然向往著愛情,只好虔誠的對愛神唱出她的祈求。

譜例1.
這首詠嘆調(譜例1)是一首4/2拍,降E大調的作品,從作品的名字中就可以感受到淡淡的悲傷,歌曲的開頭用非平行二段體充分體現出了莫扎特典雅,細膩的創作風格,右手平緩的在中音區彈奏連續的十六分音符,渲染了安靜、舒緩的情感,旋律沒有太大的起伏,充分體現出伯爵夫人滿懷愁思,壓抑在心中的苦楚卻無人傾訴的情緒。

譜例2.
歌曲最后的結束部分(譜例2)是伯爵夫人的最后一次吶喊和懇求,鋼琴伴奏部分所運用的節奏型與開頭部分十分相似,左右手的交替彈奏,將情緒向前推進,突顯出伯爵夫人內心的迫切感。她唱著“讓我丈夫回到身旁,或者讓我死亡”,表現出她對丈夫深切的愛戀,只要丈夫回到身旁她愿意放棄一切。
伯爵夫人在整部作品的地位不可或缺,是她在推動這段劇情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伯爵夫人的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輝,身為貴族的她從未向仆人表現出鄙夷的神色,她用愛包容,人與人的理解從而達到人人平等,這一中心思想是啟蒙運動從文藝復興借鑒而來的思想,這一思想在這部歌劇中的伯爵夫人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費加羅的婚禮》是世界各劇院上演的頻率最高的一部作品,它充分反映出了莫扎特渴望自由,想要得到人們的認可,在《費加羅的婚禮》這部作品中,每一個人物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或缺的,莫扎特通過他的音樂創作使每一個人物都在這部作品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想要通過歌劇中反映出來的社會現象,來告訴世人,只要抱著堅定的信念,就一定會戰勝黑暗的道理。在啟蒙運動這個大背景下,無疑,莫扎特是和人民大眾站在一起的,他通過詼諧、幽默的創作手法抨擊了庸俗的封建思想,展現了音樂的獨特魅力。雖然他的一生很短暫并且頗受挫折,但他仍然用自己的音樂才華征服了聽眾,受到了世人的認可,給我們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經典,也讓所有人都記住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