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硯淼



如今,創新創業已成為助推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各地創客空間、孵化器、創業小鎮也像雨后春筍般紛紛生發成長。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零到壹”創業小鎮坐落于福州市倉山區,2015年8月創立,占地38畝,總建筑面積達46000平方米,可接納創業團隊300家以上,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以上。
借助獨特的地理優勢,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先后獲得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福州市創業創新示范中心等多項稱號。孵化中心致力于打造“0-1”“1-N”全生命周期創業服務生態基地,功能空間根據創業階段不同需求劃分,搭建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企業總部樓為一體的接力式產業培育生態鏈條模式,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滿足各階段的項目需求。截罕2018年6月,共容納創業企業(項目)145個,其中臺資企業58家;創業就業人數達2000人以上,其中臺灣創、就業人數112人。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A區為企業總部樓,主要是對臺窗口及IPO階段項目總部。一方面為企業提供資源對接,另一方面以企業本身作為資源,帶動初創項目。
B區主要服務初創企業,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IPO路演大廳,集百家之長服務初創團隊。
C區規劃主要服務于擴張階段項目,配有人才交流中心、天使營、創業營基地。通過天使營形成社會資源聚合,在幫助項目成功融資的同時保障項目健康、平穩發展。創業營則可以為各階段創業項目提供全面、有效、有針對性的培訓教育。
孵化中心與車庫咖啡共同成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投資天使基金,為孵化中心創業項目提供天使輪融資需求,基金重點投資落戶在福州的兩岸創業項目。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以服務創新創業為宗旨,為兩岸創業青年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創業服務平臺,入駐剛隊以科技類、互聯網類創業企業為主。已引進北京車庫咖啡孵化器、臺創星秀、零到壹加速器、紫藤青創孵化器(省級互聯網孵化器)等知名眾創空間和孵化器。
孵化中心注重活動交流產生的影響力,定期舉辦產品和項曰的發布、展示、路演及其他形式的創業活動聚合,促進溝通和交流;利用大學的教育資源和培訓資源,以理論結合實際的培訓體系為依托,搭建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幫助企業升展宣傳、信息、投資等各種資源拓展在內的綜合性創業服務,線上線下相結合;針對初創企業亟需解決的資金問題,依托平臺吸引優質創業項日,再通過聚集天使投資人、投資機構,為創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整合政策、市場、產業、人才、金融、信息等創客資源,讓資源和更多的產業和團隊進行數據對接。
2017年3月1日,零到壹創業學院在孵化中心成立,福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秘書長謝芙蓉受聘成為創業學院第一任院長。創業學院將為海峽兩岸創業青年提供優質的創業輔導培訓和人才培訓等資源,引入先進的CVC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激發青年群體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提高創業人的核心能力,進而提高創業的成功率。課程覆蓋創業意識輔導、企業與商業基本知識、團隊組建與磨合、企業深度調研、商業模式調整與優化、商業計劃書和創業融資等。
據悉,在孵化中心的發展歷程中,涌現過許多典型的孵化案例。
“早范”是福建樂吃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全資互聯網品牌,專注于打造以早餐文化為核心的互聯網早餐平臺,致力為上班族提供早餐線上點餐服務,希望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通往健康、高氣質生活的“綠色通道”。“早范”提供早餐的線上預訂,解決早上通勤時問緊張的白領們難吃早餐的問題。每天還會推出一款特色早餐,讓用戶天天都能吃到不一樣的早餐。2016年3月6日,“早范”正式在福州城區寫字樓覆蓋,未來也將進一步加大在福州市公共辦公區域、軟件園、大學城、汽車城、工業園區等的覆蓋率。
福州庫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的成功案例之一。庫拉科技致力于3D打印技術的研發、應用、普及、推廣是專業從事3D打印創新創客教育研究的技術型企業,其核心團隊在3D打印應用及創新教育領域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結合兩個領域的優勢,庫拉科技研發3D打印創新創客教育課程,開辦針對青少年的3D技術培訓班,提供包括3D建模、3D掃描、3D打印和學科知識結合、創新思維、科技應用等在內的全套3D技術體驗課程。已在包括楊橋、倉山少年宮,黃山小學和倉山萬達在內的福州多個地區設立了兒童培訓網點,并與孵化中心合作成立“3D打印智造中心”。
孵化中心在立足本地的基礎上,和國內其他創新創業助推機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已舉辦創業相關活動近百場。包括創業分享秀、黑馬訓練營、黑客馬拉松、Demo Dav項曰路演、創業對接會、亞馬遜AWS主題研討會等。通過舉辦不同形式的創業活動,促進資源交流,幫助創業青年更快了解市場,積累人脈資源。
在促進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方面,孵化中心還與臺灣高雄青創育成中心簽定戰略合作協議,成立由臺灣高雄青創在祖國大陸設立的第一家眾創空問一一臺創星秀。孵化中心聯合高雄青創育成中心,在臺灣舉辦大型政策宣傳、項目對接會,對有意愿來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項目進行篩選及預孵化,再將優質的青年創業項目輸送往高雄青創在大陸的眾創空間。通過閩臺兩地眾創空間、孵化器的合作,攜手幫助創業青年快速梳理項目、組建團隊、對接資源與人才,減少臺灣青年赴大陸創業的風險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