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楊冪主演的《扶搖》播出,有人認為是從仙俠劇變成了宮斗劇;7月,《延禧攻略》開播,典型的宮斗劇;8月初,陳坤倪妮主演的《天盛長歌》播出,雖是權謀劇,不乏宮斗內容。而最新消息,由周迅、霍建華、董潔等主演的電視劇《如懿傳》也于8月20日播出,這應該是典型的宮斗戲。從《甄環傳》開始,宮斗戲層出不兇,而近期,又掀起一個高潮。對于宮斗戲,大家會不會膩味?
膩了有用嗎?
從《甄繯傳》始,內心來說,并不喜歡這種宮斗戲,記得當初鄭曉龍導演說過,“《甄燎傳》要表達的是對于清官中爾虞我詐的批判。”但是,給人的印象是,爾虞我詐恰恰成為該劇的最大看點,也就是曲里拐彎、勾心斗角的宮斗戲吸引了很多觀眾。如果說,宮斗戲能成為電視劇目前熱門的一個種類,那推波助瀾者,《甄撩傳》有極大的功勞。
影視劇的劇情需要有不斷的沖突才能勾住觀眾不斷往下看,所謂豪門恩怨劇、宮斗戲就是因為沖突明顯而占據優勢。但是宮斗戲最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方,就是不斷反映人的灰暗一面,宮中的人需要不斷算計才能活下去,善良的人在宮斗中往往成為弱者,只有心狠手辣的人才能成功。也許這是歷史上封建社會后宮的一些現實,但是放大這種實情,難免讓觀眾心理得到暗示,終究是有問題的。
《金枝欲孽》《步步驚心》,一部部宮斗戲,主人公的生活確實步步驚心,包括現在正在播出的《延禧攻略》,里面的人你防著我,我防著你,從起床到睡覺,每天的生活都充滿詭計。也許有些觀眾喜歡看主人公與人爭斗的睿智和決斷,但是我不太喜歡,因為覺得這種生活真的太累。
不就是一部電視劇嗎,何必認真,可能會有人是這樣認為。而我以為電視劇也應該有其屬性,弘揚什么,批評什么,至少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宮斗戲格局很小,總是后宮那些唧唧歪歪的事,鄭曉龍導演的《羋月傳》就不一樣,格局更大,羋月面對的是一個國家,要一統江山。看完《羋月傳》,你佩服她的奮斗精神、不屈意志,給人振奮的感覺。而看完一些宮斗戲,你難道想學習主角的那些“心眼”?
膩味不膩味宮斗戲可能是個人的看法,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這幾部宮斗戲作為電視劇的質量來說,是不錯的,像《延禧攻略》,劇情、服化道方面都到了一定的水平,相信《如懿傳》也會很好。宮斗劇拍攝資金充足,仍然是市場的寵兒,你說,你就算膩味,有什么用?
□平沙
再不瘋狂就掛了
最近熒屏可稱無熱劇,于是轉戰網絡“還是那一套”的“宮斗劇”借機火爆起來,一部《延禧攻略》再次讓曾經紅極一時的宮斗劇殺了個回馬槍,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不,另一部由周迅、霍建華、董潔、鄔君梅等明星參演的網播宮斗劇《如懿傳》也正在播出。
以前本人對宮斗劇,像《甄嬛傳》《步步驚心》等并不感冒,但這次閑極無聊的一次網絡點擊卻讓自己溜溜地將《延禧攻略》窮追了50多集,不曾放掉一集,引來同事的嘲笑——行不行啊,一個大老爺們兒緊盯后宮嬪妃之間的勾心斗角,真的有意思嗎?
呵呵,你愛笑不笑,你不看,其中的那點兒意思你咋知道有沒有意思?我就覺得至少有以下三個意思。
其一,這次于正擔任監制及總制片的《延》劇可謂充滿誠意,服道化可謂精細考究,場景雖然就是皇宮各個宮殿,但也是場景養眼,演員扮相不凡。就算片中穿插的植入廣告“小劇場”也是拍攝得認認真真,不知是不是首創,但演員對廣告盡心盡責的演出也算誠意滿滿,我甚至非常期待“小劇場”廣告的插播,這挺有趣兒的。
其二,《延》劇劇情雖然一如既往地“殘酷”,好在多是后宮惡人得到悲慘結局,主人公草根宮女魏瓔珞一路憑借智慧扶搖直上,即將平步青云,這正是大多數觀眾的共同心聲,這又和過往的純粹后宮嬪妃間的你死我活宮斗有所區別,似乎這里有著觀眾自己的夢想,這與當前很多草根選秀電視節目有著不少的相似,這種“草根奮斗成功”的劇情發展很接地氣,無疑讓宮斗劇附加了平民屬性,而這種附加價值的黏性“吸粉”作用絕對非常巧妙,契合了觀眾的內心訴求。
其三,《延》劇女主魏瓔珞其實外貌并非驚艷,演員表演功底也絕非令人過目不忘,但正是這種不完美的“天生瑕疵”反倒更加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年輕的魏瓔珞為了一個既定目標可以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做各種不合宮中規矩之事,這與現代年輕人的做事方式頗為相近,那種“再不瘋狂就老了”的心性與劇中魏瓔珞那種“再不瘋狂就掛了”的步步驚心也有著幾許相似,如今年輕人的冒險與激進其實不就是對夢想的不斷追求與嘗試嗎?
□畢明
魏瓔珞的宮女成長記
讀過一些清宮的史料,知道在紫禁城內的宮女們的命運其實是十分艱辛而且幾乎不由自己支配,潛在的厄運隨時都會因為一句話、一個做不到位便惹了主子不悅,更倒霉的日子就開始了,甚至是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不過,最近看了電視劇《延禧攻略》,不僅推翻了之前的認知,還對人生產生了新的認識——原來,只要努力打拼,命運,真的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劇中的魏瓔珞,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她的宮女成長記,那簡直就是一本熠熠生輝的經典的教科書。
一個十來歲的女孩,被選人宮中,很多人的理想無非就是尋著個不錯的主子,盡心伺候著,主子滿意,自己平安,趕明兒服役期滿,讓主子受累給找個好人家嫁了,自己的一生也就圓滿了;萬一要是讓皇上相中了,那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所以,抱著這樣理想的宮女,其實很多人都過得挺悲催的——主子是不錯,可遭人陷害,那自己就得舍身救主;主子要是兇惡,那早晚得替主子擋槍。
這一點,她們遠比不過瓔珞姑娘的“志存高遠”,雖同是宮女,但魏瓔珞并沒有成為頭牌宮女的志向,也沒有攀附皇室的野心。她算是正兒八經的“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在紫禁城里,要么成為一名職業賭徒,要么成為職業偵探。
記得清廷后宮是嚴禁賭博的,可瓔珞卻嗜賭成性,而且越賭越大:孔雀羽線被偷,她用動物的皮毛蒙混過關,她賭的是皇后不會生氣;身為宮女,瓔珞持刀刺傷過皇后的弟弟、御前侍衛富察傅恒,她賭的是富恒不計較也不會告訴姐姐;她怒懟高貴妃、怡親王、和親王,最后,懟到了皇上,她就賭對方拿自己沒辦法。結果,她賭贏了,這可比足彩、福彩,各種彩中五百萬難多了。
此外,一個小小的宮女魏瓔珞,卻如同福爾摩斯、狄仁杰附體,將宮中一個個奇案、冤案、懸案一一破解。興致來時,她自己設計案子,卻讓整個紫禁城無頭緒線索可尋。哈哈,魏瓔珞當什么妃子啊,做個皇宮的護法才是最適合她的位置。
你說,歷史上會有這樣的宮女嗎?
□李雄峰
宮斗不只在清朝
說起宮斗劇的歷史,可謂由來已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武則天》《少女慈禧》等“女帝”故事初見宮斗端倪,接著《孝莊秘史》開啟秘史系列,直到2004年《金枝欲孽》橫空出世,堪稱宮斗劇鼻祖。漸漸的,宮斗劇有式微之勢,于是另辟蹊徑,《宮鎖心玉》《步步驚心》的火爆引發穿越宮斗劇的熱潮。再到《甄嬛傳》,宮斗劇重登高峰,這才有了《如懿傳》《延禧攻略》等一系列作品,看似市場仍很廣闊,其實很難有什么新意。
說白了,后宮女人們在一起,無非是姐妹情深、翻臉無情、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皇帝要么是深深款款,要么是渣男一枚,還有一眾相關人士,宮女、太監、護衛、御醫……恩怨情仇,摻雜其中。要想出彩,只能一個比一個新、奇、特。《金枝欲孽》里妃子和太醫、侍衛談戀愛,《甄環傳》中皇帝接連被戴上綠帽子,到了《延禧攻略》,開始反著來,女主角成了“黑蓮花”,“打怪升級”所向披靡,而宮斗劇里常年不招人待見的皇后則成了與皇上擁有甜蜜愛情、性格溫婉體貼的好人。真不知道再往下發展下去,宮里還能斗成什么樣。
說實話,挺心疼清朝皇帝的,別的朝代,除了唐朝之外,大部分在屏幕里還有點隱私。而清朝呢,前廷后宮那點事兒被影視劇拍了個底兒掉,尤其是雍正和乾隆,《還珠格格》《宮鎖心玉》《步步驚心》《甄嫘傳》《如懿傳》《延禧攻略》……四爺和他的兄弟們以及乾隆和他的后妃們,早巳深入人心,甚至每部劇之間的人物關系、歷史人物的真實故事、后宮妃嬪們的花容真顏,全都能輕易查到。于是,被頻繁塑造的人物開始朝“千面”發展,同一個皇帝,在這部戲里風流無比,另一部戲中就情有獨鐘;同一個妃子,在這部戲里柔情似水,另一部戲中就心狠手辣。直把人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一個才是“歷史真相”。
其實,老圍著大清朝那一畝三分地打轉的宮斗劇早就讓人看膩了,宮斗不只在清朝,電視劇也不只有宮斗。現實題材,諜戰懸疑,情感倫理……這么多的領域,近些年出過什么好戲?與其一窩蜂地扎進故紙堆里刨東刨西,還不如抬頭看看現實世界。別算在宮斗劇里能活幾集了,好好算算能給這個社會留下什么好東西吧。 □程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