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長軍
[摘要]目的 分析探討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應用的相關研究。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間所收治的80例腹外疝疾病患者,其中男患者50例,女患者30例。采用擲骰子的方式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無張力疝修補術,觀察組患者進行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手術后住院時長;對比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人數以及復發人數。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患者進行手術后住院的實踐都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的復發人數以及發生并發癥的人數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腹外疝疾病患者采用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生并發癥和復發的人數,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無張力疝修補;手術;腹外疝
[中圖分類號]R65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61.02
在外科疾病中,腹外疝是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這種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是逐漸增加,而治療腹外疝通常都是使用手術治療的方式來解決,而在外科中最基本的手術就是疝修補術。在治療腹外疝疾病史,使用傳統手術其復發概率在10%~15%之間,而復發性疝術受其再復發性的概率借更加的高,最高可達30%的復法率。而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就彌補了這一缺點,其是利用不吸收的高分子材料來永久的修復缺損。本文主要是改進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應用進行了相關探討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間所收治的80例腹外疝疾病患者,其中男患者50例,女患者30例。采用擲骰子的方式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觀察組40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范圍在34.6~78.4歲,其平均年齡在51.5歲;在這些患者中,20例為直疝,60例為腹股溝疝。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無張力疝修補術,其主要的方法就是在患者平臥的狀態下,對患者進行連續的硬膜下麻醉。并且在患者腹股溝韌帶上方2 cm處做一長度為3 cm左右的平行切口。并且切開患者腹外斜肌鍵直至內環,使得筋膜以及睪肌分離,找到疝束,并結扎。修剪補片,并將補片放置在腹橫筋膜前,剪開近內環口處的補片,使其包繞精索,并固定補片。觀察組患者進行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其主要方法是對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在恥骨結節的地方做一個約4 cm的切口,暴露外環以及恥骨結節,并切開腹外斜肌鍵膜,分離斜肌鍵膜內面。將補片放置在腹直肌后間隙,在肋和內斜肌與腹直肌上不放置,并且在下端固定,在補片周片進行固定縫合,逐層關閉。
1.3觀察指標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主要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在手術后的住院時間等指標,并且記錄統計兩組患者復發以及發生并發癥的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觀察所獲的兩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f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患者進行手術后住院的實踐都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的復發人數以及發生并發癥的人數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在外科疾病的臨床治療中,腹外疝疾病時比較常見的,由于患者的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缺損的部位并且向體表凸向所引發的疝就是腹外疝。傳統的疝修補術后,需絕對臥床休息3天,3周后方可進行輕度活動,且常出現下肢不能完全伸直,行走時彎腰,否則切口疼痛難忍。而疝環充填式無張力修補術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由于無張力,下肢及腰部活動不受影響。研究調查發現,在兒童以及青壯年中,斜疝的發病率較高,而在老年人群中,直疝的發病率較高。在臨床內環不閉鎖的條件下,新生兒很容易出現先天性斜疝。而引發大部分后天性斜疝的主要原因就是腹壁局部強度變低從而導致患者腹腔內臟器比較容易穿過以及患者內環擴約的作用逐步減弱等。筆者體會:(1)手術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特別是第一例手術。(2)對于有腹壓增高因素存在者,要及時解除,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便秘。術后反應輕,恢復快,無嚴重并發癥,因此,合并內科疾病者,只要無絕對手術禁忌,均可采用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通過實驗證明,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住院的時間明顯高于觀察組,并且在手術后,對照組的復發人數以及發生并發癥的人數都明顯多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腹外疝疾病患者采用改進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生并發癥和復發的人數,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本文編輯: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