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存
[摘要]目的 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腹部手術患者4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各20例患者。其中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參照組則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以及腸胃功能平均恢復時間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腹部手術后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腹部手術;粘連性腸梗阻;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69.02
目前,粘連性腸梗阻仍然是外科腹部手術后易發生的并發癥之一,那么術后做好預防措施是避免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的關鍵,而在我國臨床中主要采取常規護理干預,但護理效果不明顯。綜合護理干預有效降低腹部手術患者在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幾率,有助于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的康復。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在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腹部手術患者4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參照組:2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在(46.2±6.24)歲,其中脾破裂3例,腸穿孔2例,胃部手術8例,闌尾炎手術2例,膽道手術5例。觀察組:20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齡(44.32±8.26)歲,其中脾破裂6例,腸穿孔4例,胃部手術3例,闌尾炎手術4例,膽道手術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主要給患者補液,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衡,禁食等基本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參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其具體方法如下:(1)保持患者半臥位體位,指導患者做呼吸運動,一日兩次;同時幫助患者轉換體位,做床上適應性訓練。(2)鼓勵患者早期下床運動,引導患者床邊站立訓練,一日四次。(3)對患者腹部進行按摩。(4)采取中藥護理,口服粘連緩解湯,每日三次,連續服用一周。(5)堅持術后泡腳,水溫保持在38度左右,一日兩到三次。(6)飲食護理,給予患者可助消化的流質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飲食以清淡為主。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以及患者腸胃功能恢復時間,做臨床數據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對比
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為10%,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術后腸胃功能平均恢復時間比較
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后腸胃功能平均恢復時間為(8.12±1.24)h,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是外科腹部手術后比較常見的術后并發癥之一,不僅會引起患者全身性生理紊亂,還會導致患者的腸胃功能發生變化,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粘連性腸梗阻仍然是外科腹部手術后易發生的并發癥之一,那么術后做好預防措施是避免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的關鍵,而在我國臨床中主要采取常規護理干預,但護理效果不明顯。將綜合護理干預有效應用到腹部手術后對患者粘連性腸梗阻預防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幾率,縮短患者腸胃功能的恢復時間,臨床護理效果極為顯著。
綜上所述,在對行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預防過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概率,縮短患者腸胃功能恢復時間,有值得推廣的價值。
本文編輯: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