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摘要]目的 分析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阻型胸痹心痛的療效。方法抽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診的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患者96例,隨機分為A組和B各4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B組患者的心絞痛評分高于A組患者的(t=9.25,P<0.05)。結論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具有顯著療效,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關鍵詞]瓜蔞薤白半夏湯;滌痰湯;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
[中圖分類號]R25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86.02
在現代的醫學中,冠心病范疇中包括胸痹心痛,若患者沒有及時予以治療,則容易發生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西藥治療冠心病,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是容易導致患者病情反復發作。據有關研究報道發現,在中醫辯證學的基礎上使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具有顯著效果,本文對此展開討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診的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96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48例。A組男女比例為25:23,年齡55至70歲,病程在2至10年;B組男女比例為9:7,年齡55至65歲,病程在2至8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P>0.05)。
1.2治療措施
所有患者在住院后進行吸氧治療,此外A組患者予以傳統的西藥治療,即美托洛爾1.25 mg,2次/天,阿司匹林100 mg聯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天,還需要進行單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25 mg+二丁酰環磷腺苷40 mg的靜脈滴注,待患者的病情初步穩定后將單硝酸異山梨酯注射液25 mg改為服用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40 mg。B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瓜萎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藥方含有甘草6 g,瓜萎、薤白、膽南星、半夏均為10 g,陳皮、枳實、石菖蒲均為15 g,竹茹、黨參、茯苓均為20 g;若患者胸悶癥狀較為嚴重,可以適量加入丹參、延胡索;若患者出現困乏,可以加入適量黃芪,茯苓劑量改為10 g;對于納呆便溏患者,增加豬苓、山楂、雞內金均為10 g。1劑/天,早晚煎熬溫服。兩組患者均進行1個月的治療。
1.3評定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心絞痛評分,應用中醫癥狀評分對患者的療效進行評價。
1.4統計學分析
并錄入軟件SPSS 21.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絞痛評分
治療前,A組、B組患者心絞痛評分為(90.45±8.12)分、(89.87±8.56)分;治療后,A組、B組患者心絞痛評分為(62.12±5.9)分、(71.56±6.45)分。結果可知: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絞痛評分沒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絞痛評分均有所改善,且B組患者的心絞痛評分高于A組患者的(t=9.25,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的中醫癥狀評分
A組患者的胸痛、胸悶、心悸以及身體困乏評分為(1.67±0.45)分、(1.59±0.32)分、(1.60±0.23)分、(1.28±0.20)分;B組患者的胸痛、胸悶、心悸以及身體困乏評分為(1.0l±0.26)分、(1.06±0.31)分、(1.03±0.19)分、(0.52±0.1)分。結果可知:A組患者的中醫癥狀評分均高于B組患者的(t=8.80、8.24、13.24、23.55,P<0.05)。
3討論
胸痹心痛一般表現為胸部悶痛、身體困乏以及心悸等癥狀,傳統的中醫學認為胸痹心痛癥的發生是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誘發的,其可以劃分為多種類型,例如氣虛血瘀型、痰濁鼻祖型等。其中,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據現有的文獻研究顯示,瓜萎薤白半夏湯和滌痰湯加減有助于胸痹心痛患者的康復,該藥方能強化患者的心肌收縮能力,保護患者的心肌細胞等。
在本次研究中,A組患者進行傳統的西藥治療,B組患者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施予瓜萎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減治療,發現:B組患者的心絞痛評分高于A組患者的(P<0.05);A組患者的中醫癥狀評分均高于B組患者的(P<0.05)。可以說,瓜萎薤白半夏湯和滌痰湯加減對痰濁閉阻型胸痹心痛癥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