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夢霏
摘要:在介紹信息時代特點的基礎上,從硬件和軟件兩個角度,結合我國會計課程實施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信息時代會計教育面臨的主要挑戰。本文針對信息時代的需要,提出了會計課程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時代;會計專業;研究
前言:
在信息科學技術不斷涌現的新時代,教育部門正在進行課程理念的改革。由于高職學生的特殊性,在職業教育中更加重視會計職業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社會實踐能力的體現。在信息時代,真正的會計專業人才必須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網絡環境,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面對新的挑戰,如何有效地開展職業教育會計工作進行了探討。
1信息化與信息化時代
信息化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并被翻譯成英語傳播到西方。信息社會和信息社會的概念在70年代被西方社會廣泛使用。信息技術的表達一直是國內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如一些學者認為信息化是一種計算機、通信和網絡技術的現代化,有些學者認為信息化是從物質生產主導的社會向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社會的發展過程。其他學者認為,信息化是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演進的過程。1997,第一屆全國信息化會議將信息化和國家信息化定義為:“信息化是指培養”,是以智能工具為代表的發展新生產力,使其造福社會的歷史進程。國家信息化是指在國家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農業、工業、科技等領域,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國防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快國家現代化進程。系統是建設國家信息網絡,促進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信息技術和產業,培養信息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政策。信息化時代的概念則最早來源于托夫勒的觀點,即認為第三次產業革命是信息革命,其代表性象征為“計算機”,主要以信息技術為主體,重點是創造和開發知識。隨著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衰落,人類社會正在向信息化時代過渡,跨進第三次產業革命,其社會形態是由工業社會發展到信息社會。
2信息化時代中職會計專業面臨的挑戰
2.1信息技術對中職會計專業的挑戰
信息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同時,通過新課程改革的改革,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將會計電子化、自動化、全球化作為基本發展目標。這就把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和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會計課程必須立足于培養適應企業發展的會計人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分析會計信息、解決信息會計問題的較強能力。中職學生要掌握和熟練運用各種軟件技術和硬件設施,通過有效、準確地處理和分析大量會計信息問題,獲取有價值的會計知識。
2.2會計創新對中職會計專業的挑戰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成為會計專業課程改革的主要動力,為傳統會計專業課程增添了新的教學方法。為了獲得過去無法實現的潛在能力,它將成為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新課程改革下,從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現狀來看,中等職業學校會計課程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綜合素質。然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教學中必然面臨新的挑戰。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應該能夠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被社會所利用。在信息時代,我國各城市的會計專業人員在招聘人才時,更加注重會計人員對企業財務信息管理的深入認識。為了提高企業在競爭市場環境下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有效地解決會計電算化中一直存在的孤島現象。從我國會計信息的發展來看,我國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對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中職會計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教學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3.1.1特色專業課的設置比例較少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畢業生的崗位能力不強。選修課很少。學生的專業知識有限,與市場所需的技能和知識脫節。
3.1.2實訓課時少,實踐性教學不足
會計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會計理論,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實踐教學的缺失將導致學生缺乏優秀的職業能力,就業和創業能力薄弱。
3.2教材偏重理論,缺乏完整系統的實訓教材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模擬信息的使用已有多年,偏離了現行的會計制度。畢業后,學生很難滿足會計崗位專業技能的要求。將影響學生技能的提高。
3.3教學模式長期不變,教學內容嚴重滯后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市場導向和企業化人才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傳統的注射式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總是處于被動地位。教學內容嚴重滯后于專業崗位對技能發展的要求,不能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培養學生能力的課程沒有專業特色,這不利于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4信息化時代中職會計專業建設對策
4.1加強中職會計教育硬件建設
只有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育的硬件建設,才能更好地創造一個高效、現代化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中等職業學校要加強基礎建設的硬件條件。例如,利用信息技術設施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多地實踐鍛煉;加強遠程教育設施建設,讓學生通過遠程網絡教學重點解決會計難題;建設數字圖書館,使學生能夠在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更廣泛地了解與會計有關的信息和知識,建設中職學校校園網和校園廣播等。學生可以通過更便捷、快捷的方式獲取相關的會計專業信息。使中職學生更好地通過信息網絡掌握相關會計知識,滿足學生的需要。
4.2加強中職會計教育軟件建設
根據信息網絡時代的特點,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育的軟件建設:一是加快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課程改革。教師應根據現有的教學資源,擺脫原有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重新整合會計教學內容。創建一種具有信息化特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把信息時代所學到的會計知識應用到信息時代的發展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運用所學到的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職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加強中等職業會計教育的硬件和軟件建設。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信息網絡下的科學技術進行教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應以學生為真正的會計教學主體,高度重視學生會計能力的培養。為我國培養真正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萬弢.高職高專會計教育:培養目標與現狀分析.財會月刊,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