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貴 薛 寒 高鐵柱

近幾年,在蔬菜生產中出現大量、頻繁地使用各種化學農藥來控制病蟲害發生的現象。由此破壞了菜田生態環境,天敵種群衰弱,病蟲產生抗藥性。并形成惡性循環,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因此,生產無公害蔬菜,要以健身栽培為基礎,優先采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科學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項防治技術發揮綜合效益。
1.選用優良抗病品種:各種蔬菜都有針對重要病害的抗病品種,但兼抗多種病害的品種較少,所以應根據當地生態環境和病蟲害發生的情況,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蟲能力及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豐產品種。抗病品種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
2.嚴格育苗場地和栽培場地的清理與消毒: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清除殘株及爛葉,這些殘留物是病蟲的傳播媒介,應嚴格清理和消毒。溫室大棚還可以在春、秋茬間休閑時期利用太陽熱土壤消毒,殺滅土壤中病菌。
3.適期播種:選擇適宜的播期,可避開病蟲發生高峰期,從而減輕病蟲危害。大白菜早播,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均嚴重,晚播病害輕,但包心不實。選擇合理的播期,既可減輕病害,又可獲得高產。番茄早定植,植株提早進入成齡抗性階段,可減輕病毒病危害。所以要根據當地氣象預報和蔬菜品種特性,選擇適宜播期。
4.合理輪作、間作、套種:合理輪作能調節地力,防治土傳病害。如茄果類、瓜類(除西瓜)、豆類蔬菜三年輪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早疫病危害。綠葉菜類(菠菜、芹菜、茼蒿等),在無嚴重發病地塊可適當連作。合理采用不同蔬菜間作、套種,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可減少蔬菜病蟲害的發生。
5.深翻曬垡整地,施足腐熟有機肥:深翻將土表的病殘體埋到深土層,將地下病蟲翻到地表,使其受到天敵的啄食或嚴寒凍死,降低越冬病蟲基數。深翻還可使土層疏松,有利于根系發育,提高抗病能力。施足腐熟的有機肥,不但可以提供蔬菜生長需要的各種養分,還可改善土壤結構,避免漚根,減少病蟲害發生。
6.改進栽培方式,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做好肥水管理,摘除老葉,及時整枝打杈,高畦結合地膜覆蓋等等,有利于改善田間小氣候,這些措施都會利于作物生長、不利于病蟲發生。
1.嫁接防治土傳病害:瓜類、茄果類嫁接可有效防治瓜類枯萎病、茄子黃萎病、番茄青枯病等多種病害。如采用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黃瓜防治枯萎病效果可達95%以上,同時還可兼防疫病、白粉病,增產效果非常明顯。
2.應用銀灰色反光膜驅避蚜蟲:銀灰色反光膜透光率為15%,反光率≥35%。反射光中帶有的紅外線對蚜蟲有驅避作用。可采用鋪銀灰膜和田間及棚室通風口處掛銀灰膜條的辦法驅避遷飛傳毒蚜蟲,減輕病毒病的發生。
3.利用害蟲趨黃性誘殺:蚜蟲、溫室白粉虱、美洲斑潛蠅等害蟲有趨黃性,在田間懸掛黃板,大小為20cm×30cm,涂上機油,或懸掛黃色粘蟲膠紙,或設置黃盆,均可誘殺這些害蟲。
4.設置防蟲網:蔬菜防蟲網是人工構建的隔離屏障,在棚室通風口或整棟棚室上覆蓋防蟲網后,基本上能阻止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多種害蟲及傳毒昆蟲的進入,從而減輕病蟲害。
5.田間安裝頻振式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是利用昆蟲對光、波、色、味的趨性,引誘害蟲撲燈,并通過高壓電網觸殺,使害蟲落袋,從而達到消滅害蟲和壓低蟲源的目的。頻振式殺蟲燈可誘殺小地老虎、金龜子、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煙青蟲、菜螟、豆莢螟等多種害蟲。頻振式殺蟲燈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清刷高壓電網和清洗捉蟲袋,殺蟲高峰期1~2天清洗一次,才能起到更好的誘蟲效果。
6.利用溫湯或干熱處理種子,殺死種子上的病菌,要掌握好溫度與時間的組合:同一種蔬菜不同品種的種子耐熱力不同,要選對種子安全而又能殺死種子內部潛伏病菌的溫度與時間的組合。沒有把握要先作試驗,確定安全有效的浸種溫度和時間,才能實際應用。一般瓜類、茄果類蔬菜的種子用55℃溫水浸種10~15分鐘;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種子用40~45℃溫水浸種10~15分鐘。浸種水量要充足,水溫要均勻,浸種時要注意翻動。
7.利用害蟲天敵防治蟲害
利用和保護害蟲天敵對防治蟲害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減少農藥用量,不污染蔬菜和環境,有利于保持生態平衡。如在溫室大棚內釋放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釋放赤眼蜂防治菜青蟲、煙青蟲、棉鈴蟲。
1.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是生產無公害蔬菜的首選藥劑:生物農藥是利用生物資源開發的農藥。它一般在環境中較易降解,其中的不少品種具有靶標專一的選擇性,使用后對人畜和非靶標生物相對安全;某些生物農藥的作用方式是非毒殺性的,包括引誘、拒避、拒食、絕育、感染等,例如用阿維菌素可有效防治小菜蛾、美洲斑潛蠅、紅蜘蛛等抗性害蟲;用抑太保、蘇云金桿菌均可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等害蟲;用農抗120可防治瓜類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用多抗霉素防治灰霉病、葉霉病等真菌病害;用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白菜軟腐病等細菌病害;用83增抗劑、弱毒疫苗N14、抗毒劑1號均可防治番茄、甜(辣)椒病毒病。
2.合理使用化學農藥,講究施藥技術:當采用以上措施無法有效控制病蟲害時,也應及時合理使用限定化學農藥。要對癥下藥,適時防治,合理混用,交替輪換用藥。對農藥的施用,必須嚴格控制用藥次數,用藥量,遵守采收安全間隔期,以延緩病蟲產生抗藥性,控制農藥的殘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