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杰
玉米空桿現象在北方春玉米種植區發生較為普遍,危害較重,已成為制約玉米產量提高的重要障礙因素之一。一般玉米田塊因空桿減產5%—10%,嚴重地塊減產可達20%以上。為此,我們經過多年的試驗、示范,取得了一些收獲和經驗,現將玉米空桿產生原因及防控技術總結如下。
1、密度過大,通風透光不良。玉米是喜溫作物,如密度過大,則田間郁蔽,光照強度減弱,光合產物減少,導致單株穗數減少。另外,植株間的互相遮蔽會引起雌穗花絲發育不良,不能很好授粉。
2、水分供應不合理。生育過程中遇高溫干旱,特別是拔節到抽穗期過分干旱,會使玉米提前抽出雄穗,而雌穗花期延遲,影響正常授粉,造成空桿或缺粒。此外,如果土壤水分過多(土壤濕度大于田間持水量80%以上),根系發育受阻,呼吸、吸收和合成功能不能正常進行,影響養分的吸收和運輸,不利于成穗。
3、病蟲害。一是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玉米螟的為害,破害玉米雌穗組織,消耗植株體內的養分,阻礙莖葉養分向雌穗輸送,影響穗的發育形成。二是灰飛虱傳播的玉米粗縮病,可直接導致玉米植株畸形而不能抽穗,或雌穗畸形而不能正常授粉結實。
4、營養物質比例失調。據測定,每生產100kg玉米籽粒,需吸收 N 素 2.5—4kg,P2O50.8—1.5kg,K2O1.6—3.8kg;三要素的比近似3:1:3。如氮素供應充足而缺磷或鉀,則造成植株葉色濃綠,莖葉繁茂,體內糖代謝受阻,葉及莖桿內的糖分增加,轉運給雌穗的糖相應減少,使得雌穗因營養不足而不能發育成果穗,形成空桿。此外,缺硼、鋅會使玉米植株花器發育受阻,不能正常受精,導致植株生長萎縮,輸導系統失調,最終形成空桿。
5、營養物質供應不足。玉米吸肥力強,需肥量大。玉米一生營養期長,生物量大,若營養物質供應不足,就會增加空桿率。如氮素供應不足,則會造成葉綠素形成減少、光合作用減弱、植株體內碳水化合物減少,不能滿足果穗分化期間對營養物質的要求,使得果穗發育不良或不發育。

1、選用良種。根據本地具體情況選用豐產性好、品質優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品種。經過近幾年實踐證明,較抗玉米粗縮病,適宜本地推廣種植的穩產高產品種主要有吉東38、翔玉998、天農九、先玉335等玉米種。
2、種子處理。播前用種衣劑拌種,有較好的殺蟲和滅菌作用。
3、測土配方施肥。
堅持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相結合,堅持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相結合的原則。采用玉米一次性深施肥技術,就是在老垅溝深穿一犁,將配方肥料氮磷鉀配合式為30-12-14,50kg/畝,條施與壟溝內,兩犁合壟,使化肥在土層下16cm處,播種時應用磷酸二銨5kg/畝做口肥。
噴施葉面肥。可采用0.2%磷酸二氫鉀與1%尿素液進行葉面噴施,每周1次,每次每hm2750—900kg,連噴2—3次,以延長葉片功能期,促根壯桿,滿足穗分化對養分的需求。
4、合理密植。要根據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品種特性、栽培水平等因素來確定玉米的種植密度,不宜過密。
5、合理灌溉。玉米是一種需水較多的植物,拔節到抽穗開花田間持水量須保持在65—70%;孕穗到灌漿須保持在70—80%。如土壤持水量低于這一水平,就要及時灌水。
6、防治病蟲草害。防治大、小斑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防治玉米螟可選用赤眼蜂、性誘劑、白僵菌、高壓汞燈和化學農藥顆粒劑等生物、物理和化學防治技術;除草劑選用廣譜低毒、低農殘、短殘效的品種,為提高除草效果,除草劑在每公頃兌水45公斤的基礎上進行全田壟面噴灑,做到無漏噴、不重噴。